武山縣始終把雙聯行動作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強大抓手和有效載體,常態化運行、縱深式推進,雙聯與扶貧融合聯動取得實效。
今年以來,武山縣以被評為“全省雙聯行動與扶貧攻堅行動融合聯動示范縣”為契機,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目標,聚焦“六大任務”,突出“六個精準”,實現了雙聯行動與精準脫貧深度融合、互進互促。截至9月底,各級聯村單位共幫辦實事658件。
針對貧困群眾基礎條件滯后的問題,武山縣財政投入1000萬元,實施了53個貧困自然村的道路沙化、硬化工程,加強農村安全飲水后續管理,加快推進33所農村學校“改薄”、54個村衛生室、33個村級綜合文化中心建設,扎實開展10個精準扶貧農民合作綜合服務社試點工作,不斷夯實發展基礎,有效改善了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
富民產業培育是雙聯和精準脫貧的關鍵舉措。今年以來,武山縣扎實推進渭河川道區設施棚改造工程,在半干旱適宜區推廣放大“菜—糧—油”兩年三熟高效種植模式,發展架豆、菜瓜等正茬和復種蔬菜4萬畝。大力實施特色產業“五個一”增收工程,加快推進10萬畝高效旱作農業、10個千畝優質果品基地、10個標準化養殖場、100個農村電商服務點、100家標準化農家樂建設,不斷完善“蔬菜主導、多業并舉”的多元富民產業體系,帶動貧困群眾持續增收致富。前9個月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達5371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2.65%。
武山縣扎實開展“大走訪、回頭看”活動,全縣192個雙聯單位按照“走村不漏戶、戶戶見干部”的要求,迅速深入全縣344個村開展“大走訪、回頭看”活動,采取入戶走訪、談心交流、民意調查等方式全面掌握群眾就學、就醫、就業和用水、用電、行路、住房等生產生活方面的困難和訴求,認真排查扶貧貸款、危房改造、矛盾糾紛、影響社會和諧穩定、干部作風不實等問題。同時,結合重陽節傳統節日,積極開展“送溫暖聯民心”活動,走訪慰問農村孤寡老人、“三留守”人員、長期患病和智障人員等特殊困難家庭,使黨群干群關系進一步融洽,雙聯行動和脫貧攻堅融合聯動取得了顯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