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五年的探索與創新繽紛交錯,成就了武山縣的華麗蝶變。五年的發展與變遷波瀾壯闊,演繹著武山人民的昂揚斗志。縣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縣委團結帶領全縣人民,風雨兼程,砥礪奮進,譜寫了武山發展史上的嶄新篇章。為進一步凝聚同心同德的精神和力量,提振決戰決勝的信心和勇氣,武山縣推出【聚焦黨代會】系列主題報道,細述五年來的滄桑巨變,勾勒未來武山的似錦前程。
![](/Files252/BeyondPic/2016-10/21/16101619028dc6b62c0d1410dc.jpg)
在10月16日召開的中國共產黨武山縣第十四次代表大會上,索鴻賓同志代表中共武山縣第十三屆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詳細總結過去五年工作,安排部署未來五年各項工作。
報告指出,帶領人民創造幸福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我們要始終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從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入手,辦好民生實事,盡心竭力為群眾服務、為群眾著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全面抓好“改薄”等教育工程,加快縣一中分校區、城關四小、五小、村級幼兒園等項目建設,促進城鄉教育資源均衡配置,抓好師資隊伍建設,加快標準化學校創建,逐步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推進各級各類教育均衡發展,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全面落實擴大就業和穩定就業的政策措施,抓好職業技能培訓,促進和引導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等群體就業創業,確保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大力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城鎮基本醫療、失業、最低生活、工傷、生育、新農合等保障制度,加強農村服務保障體系建設,加大規范化、標準化養老機構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力度,提高社會保障水平。持續加大公共財政向民生工程的傾斜力度,認真辦理惠民實事,下大力氣解決好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問題,努力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變成現實。
加快依法治縣進程。堅持把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貫穿于工作全過程,全面提高各級黨組織依法依規開展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健全完善黨委依法決策機制,加強法治政府建設,完善行政執法監督機制,建立健全決策科學、職責明晰、公開公正、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全面實施“七五”普法規劃,加強法治宣傳教育,不斷提高領導干部法治能力和干部群眾的法治意識,努力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環境,加快建設法治武山。
增強社會治理能力。全面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責任制,不斷完善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推進社會治理精細化。深入推進“平安武山”建設,加強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和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依法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的信訪工作,加大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力度,堅持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信訪問題,堅決糾正“信訪不信法”的不良傾向。全面落實各項防范措施,提高全社會防范和抵御災害能力。
提高社會文明程度。主動適應社會發展新變化和人民新期待,以弘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持續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抓好家風、校風、行風、民風建設,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倡導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提高全民思想文化素質。深入實施24字“人知人曉”工程,持續開展好“感動武山·十大道德模范”、“奉獻武山·十大杰出人物”、“武山勞模”等評選表彰活動,抓好先進典型的培育、推薦和宣傳工作,培育知榮辱、講正氣、作奉獻、促和諧的良好風尚。以村(社區)為單位,開展以“建好一塊宣傳欄、組建一支志愿者服務隊、開好一堂道德課、評選一批文明家庭”為主要內容的精神文明建設“四個一”工程,讓文明之花開遍武山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