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武山縣鴛鴦鎮的李山村,是典型的“七山一水二分田”之地,特殊地貌制約了傳統農業發展,如何使地處干旱山區的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成為了困擾鎮村兩級的一大難題。“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利用退耕還林土地發展經濟作物——花椒”成為大家的共識。
“花椒種植成本低,耐旱易活、不費勞力、收入穩定,大家種植積極性都很高,加上政府在苗木、技術等方面的支持,花椒樹就是我們的‘搖錢樹’……”。說起花椒種植,在一旁不善言辭的朱茂生竟然也主動與筆者交談起來。貧困戶朱芳蘭一邊曬著摘下的花椒,一邊樂呵呵地算著今年的收入。“雖然今年花椒收成有所減少,但價格好,我家種的2畝多摘了200多斤,按當前的行情,收入有1.2萬元左右,靠賣花椒我家里供應著兩個在校大學生哩。”
近年來,鴛鴦鎮李山村充分利用土壤肥沃、日照充足的優勢,堅持把發展花椒特色產業作為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突破口來抓,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強化政策資金扶持,加強技術服務指導,全村花椒栽植面積達到1200多畝,預計產值達720萬元,使廣大椒農得到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花椒已成為該村名副其實的富民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