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居民的“快樂園”
——記全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城關鎮東關社區黨支部
東關社區位于武山縣城南濱河路,轄區面積4.8平方公里,現有居民小組16個,居民2345戶7387人,社區黨支部有黨員197名,社區工作人員10名。近年來,東關社區緊緊圍繞“服務居民、凝聚人心、優化管理、維護穩定”的總體思路,以抓實黨建、優化服務、改善民生、創建平安法治社區為抓手,逐步成為服務方便、辦事公正、公開透明的服務型社區。
完善工作機制,帶著責任做群眾工作。東關社區轄區面積大,流動人口多,管理難度較大。社區立足實際,大膽創新,從建強工作力量和創新工作機制兩方面著手,想辦法、出新招。對社區工作人員實行窗口分工負責、任務分攤完成、區域分片包干的“三分”工作機制。積極開展“一名黨員一面旗”行動,把社區197名黨員根據年齡特點、工作生活實際、服務特長劃為便民、綜治、文化、信息、勞務、經商6個服務黨小組,組織開展法制宣傳、科技培訓、健康義診、環境整治等志愿服務活動,受到了社區居民的普遍歡迎。
優化服務方式,帶著目標做群眾工作。東關社區始終將提升服務質量,千方百計為居民排憂解難作為社區工作的目標。設立了便民服務和文化活動2個中心,確定了2名專職管理員,全天候開放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將16類61項服務事項整合到社會保障、民政低保、廉租住房、信訪維穩、計劃生育、綜合事項等6個服務窗口集中辦理,公開了辦事流程;充分發揮服務、管理、教育、監督4項職能,暢通了民情渠道,專門開通了熱線電話、民情QQ群、個民情信箱、民情專欄,為每名辦事居民發放便民服務卡,讓居民“一次咨詢,二次辦成”,切實達到了讓居民少跑路的便民服務目的。
深化為民理念,帶著感情做群眾工作。社區一直踐行著關心居民冷暖、事無巨細的理念。針對外出打工人員較多的情況,社區幫助他們成立互助組,經常關心這些家庭。有的居民反映孩子學校畢業了找不到工作,社區就向他們解釋國家的就業和保障政策,打消了他們的顧慮。幫助生活極度困難的居民,申請低保補助、困難生活救助等,帶領社區工作人員經常到社區的殘疾、單親家庭幫忙料理家務。幫助下崗失業人員爭取貸款資金,組織參加創業技能培訓,實現了80多名下崗職工在早餐經營、家政服務、環衛工作、服裝營銷等行業實現了再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