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50/BeyondPic/2016-6/15/1465695007587703-1465695007633613.jpg)
6月14日,武山縣長馬勤學主持召開縣政府第40次常務會議。副縣長李菊霞、甘志國、唐玉芳、孫德銀、聶衛東、丁遲成出席會議,縣直相關部門、有關鄉鎮負責人及縣政府法律顧問列席會議。
會議學習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討論審議了《武山縣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實施方案》、《武山縣健康促進模式改革工作實施方案》、《武山縣關于促進慈善事業健康發展實施方案》、《關于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實施意見》和《武山縣“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進城入鎮安置實施方案》,聽取研究了渭北供熱站及供熱管網改造等有關事宜。
![](/Files250/BeyondPic/2016-6/15/1465695007587703-1465695007635653.jpg)
會議強調,《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的頒布實施,對于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經營者合法權益,規范旅游市場秩序,保護和合理利用旅游資源,促進旅游業持續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各鄉鎮和相關部門一定要高度重視,認真學習領會,深入開展宣傳培訓,強化旅游執法檢查,健全旅游統籌協調機制,完善旅游公共服務體系,不斷推動全縣旅游事業穩步有序發展。
會議指出,武山旅游資源豐富、種類齊全,啟動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對于全力推進我縣旅游資源的有機整合和各類產業的深度融合,推動旅游產業的全面提質具有重要意義。各單位、各部門要以創建活動為契機,搶抓機遇、順勢而為,努力把旅游業打造成為全縣的戰略性支柱產業,使其成為扶貧攻堅的重要產業支撐、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和提升武山知名度的重要載體。要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明確目標任務,抓好旅游基礎設施、旅游投資與消費環境和市場開發,組織開展多形式、多層次、多領域的旅游宣傳推介活動,不斷提升武山旅游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要聚焦全域旅游發展要求,做好“旅游+”的文章,切實推進旅游惠民,真正讓群眾從創建工作中得到更多實惠。
會議指出,慈善事業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弘揚社會道德、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舉措。各鄉鎮和相關部門要堅持政府推動、社會實施、公眾參與、專業運作,鼓勵支持與強化監管并重,促進慈善事業健康發展。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作用,廣泛宣傳慈善事跡,大力弘揚慈善文化,促進全社會關心、支持、理解慈善工作,鼓勵支持社會組織、經濟組織和成功人士參與慈善事業,推動慈善事業全面發展。要創新慈善方式,積極采用電子支付、網上銀行等現代手段,為群眾捐贈提供方便。要加強慈善組織管理,建立健全資金監管機制,確保慈善捐助來自于民、用之于民。
會議指出,在全縣范圍內推進健康促進模式改革,建立公共政策健康評估、健康資源整合優化及部門聯動促進健康機制,對減少患病人數,節約醫保費用,從源頭上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具有重要意義。相關部門要對各類健康服務資源進行整合優化,組織穩定的專業團隊,通過長期巡回體檢、生活方式干預、生活環境改善、健康習慣培育等方法和途徑,加強城鄉居民的健康服務和管理,實現“保健在家庭、小病在鄉村、大病去醫院”的目標,推動全縣城鄉居民健康素養整體提升。
會議要求,各鄉鎮和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增強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把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作為解決農村改革發展問題的一項重要任務,謀劃新思路,采取新措施,上下同心,迅速掀起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高潮。要因地制宜、科學發展,不斷提高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水平,全力抓好鄉村集體經濟和“三資”管理,切實盤活農村集體存量資產,壯大村級經濟發展,多渠道增加農民經營性收入。要認真開展調查摸底工作,逐村調查核實農村“三資”情況,掌握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現狀。按照一村一策的要求,理清思路,統籌安排,細化任務,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抓實、抓好、抓出成效。
會議指出,易地扶貧搬遷是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有力抓手,是一項艱巨的政治任務和難得的發展機遇,各鄉鎮、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堅持政府主導、群眾自愿的原則,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細化工作責任,全力抓好組織實施。要加強宣傳動員,鼓勵有意愿、有條件的群眾向鄉鎮和縣城轉移搬遷,妥善解決搬遷群眾的居住、看病、上學等問題,促進農民進城入鎮,統籌城鄉發展,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要嚴格執行政策規定,加強監督管理,統籌處理好搬遷安置和后續發展,推動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
會議強調,渭北供熱站及供熱管網改造是一項重大民生工程,事關群眾切身利益,對于保障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要意義,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全力推進,確保改造工程提速提質。要學習借鑒先進工藝,抓緊完成供熱管網鋪設和供熱設施維修改造工作,從根本上解決渭北區域供熱問題。要超前謀劃、科學規劃,結合310國道建設,統籌做好水、電、氣、暖、通信等地下管網的鋪設工作,避免重復建設和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