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50/BeyondPic/2016-6/8/1464831222385150-1464831222393599.JPG)
6月7日,武山縣委副書記閆斌、縣政府副縣長孫德銀帶領縣農業局、畜牧局、蔬菜局、果業局等單位負責人深入樺林鎮調研指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工作。
調研組一行先后深入到樺林鎮趙坪種植專業合作社生態觀光果蔬采摘園建設現場和天局蘭天種植專業合作社蘋果種植基地,通過實地查看、聽取匯報等方式,詳細了解了樺林鎮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工作進展情況,現場協調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并提出了推進工作的具體要求。
調研組指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是“三農”工作的重點,是農業轉方式、調結構的具體內容,也是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業綜合效益的有效舉措,勢在必行。各鄉鎮要根據本地特色、市場需求和產業基礎,因地制宜調整產業結構,全力推進農業提質增效。
![](/Files250/BeyondPic/2016-6/8/1464831222385150-1464831222427450.jpg)
在樺林鎮趙坪種植專業合作社生態觀光果蔬采摘園,調研組強調,樺林鎮要把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作為今年全鎮農業工作的頭等大事來抓,以土地流轉為依托,以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為突破口,積極推廣“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帶動群眾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加快脫貧致富步伐。一要加強組織領導。鄉鎮牽頭,農業、畜牧、蔬菜、果業等相關部門配合,抽調精干力量,建立鄉鎮包村戶、部門包技術、共建示范點的包抓責任機制,進一步靠實責任,細化任務,確保各項工作任務有效落實。二要強化技術指導。要積極借鑒外地成功經驗,按照宜果則果、宜菜則菜、優質高效的發展思路,適度超前,高標準高起點做好示范園規劃。相關部門要嚴把果蔬品種和質量,加強栽植、管護等環節的業務指導,加大項目傾斜力度,配套完善水路電等基礎設施,切實將園區打造成集采摘觀光、休閑旅游為一體的多功能示范園區,培植鄉村旅游新亮點,實現農民土地效益倍增。三要適度規模經營。鄉鎮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積極引進有實力、有意愿的企業和個人,由企業和個人“唱主角”,鄉鎮全力配合,引導群眾有序流轉土地,建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匯聚形成新型經營主體示范片帶,采取“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等模式,千方百計推廣蔬菜、林果等集中連片種植,實現規模化、集約化、效益化。
調研組要求,農口部門要加強與各鄉鎮特別是天定高速公路渭河川道區鄉鎮的溝通銜接,理清產業結構調整工作思路,因地制宜發展設施蔬菜、優質高效林果等多元富民產業,逐步減少川道地塊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強力推動現代農業發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