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49/BeyondPic/2016-4/25/1461136251936938-1461136251944215.jpg)
近年來,武山縣始終把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管理作為基層黨建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特別是針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城建化建設不斷加快,農村流動黨員不斷增多的實際,積極適應形勢變化,探索創新方式方法,強化對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進一步夯實了農村基層組織基礎。
![](/Files249/BeyondPic/2016-4/25/1461136251936938-1461136251975720.jpg)
一是認真調查摸底,強化動態管理。今年以來,結合黨員組織關系集中排查工作,各基層黨組織通過黨組織主動找、派人上門找、信函告知找、部門幫助找、依靠群眾找等“五找”方式,廣泛開展“組織找黨員、黨員找組織”活動,規范填寫《黨員名冊》、《外出流動黨員名冊》,詳細記載黨員聯系方式、身份證號碼和外出流動黨員流出日期、外出類型、外出流向、與黨支部聯系情況、是否有流出支部聯系人及聯系方式等,對排摸出的415名流動黨員做到了人頭清、基本情況清、流動去向清、從業狀況情、聯系方式清“五清”,為加強流動黨員聯系管理提供可靠依據。
二是加強溝通協調,規范組織關系。針對一些“口袋黨員”組織關系轉出后未到流入地黨組織報到,將黨員身份隱藏起來,將組織關系介紹信裝進口袋,自行留存,也不參加組織生活、繳納黨費等問題,一方面,我們對近年來轉出組織關系黨員逐一進行核實,對6名轉出未寄回執的黨員與流出地黨組織進行聯系確認,查找“口袋黨員”7人;另一方面,對14名長期外出打工、戶口遷移外地的在冊黨員,及時與他們聯系溝通,做好教育引導工作,督促其盡快轉移組織關系,參加居住地黨組織活動。同時,積極與人社、公安等部門協調聯系,通過社保、人口查詢等信息系統,查找確認停產企業黨員48名。
![](/Files249/BeyondPic/2016-4/25/1461136251936938-1461136251982361.jpg)
三是創新方式方法,抓好教育服務。創新組織設置,積極組建流動支部。按照“行業相近、便于管理”的原則,武山縣在蘭州、定西建立流動黨支部3個,龍臺籍流動黨員2007年在蘭州建立了流動黨支部,支部有流動黨員35名,并分3個黨小組,在龍臺鎮黨委的領導指導下,該支部積極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定期開展黨員組織生活;樺林鎮鮑灣村流動黨員在定西成立了流動黨支部,現有黨員7名。創新學習方式,加強黨員學習教育。四門、樺林、龍臺等鄉鎮充分運用微信等新型媒體,村黨支部探索建立了流動黨員微信群,對流出黨員實行網絡化管理,定期將支部活動安排、學習內容發送微信群,督促黨員及時查看學習,并要求每月反饋學習、外出情況。同時,縣委組織部把流動黨員納入年底走訪慰問對象,各鄉鎮采取郵寄問候信、召開座談會等方式,通報家鄉發展情況。這些舉措讓外出流動黨員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四是積極搭建平臺,做大做強品牌。在外流動黨支部積極發揮作用優勢,支持流動黨員在第二故鄉廣闊的舞臺上,開創一席之地,爭創一流業績。龍臺在蘭流動黨支部以發展物流貨運為立足點,不斷壯大物流市場競爭實體,先后鼓勵支持流動黨員成立物流貨運公司10多個,打造貨運物流品牌,形成了以蘭州為基地,輻射青海、新疆、寧夏、陜西、四川等省市的物流網絡,逐步開拓直達山東、福建、武漢、長沙、深圳等物流線路,為當地1500多名群眾提供了工作崗位,勞務產業成了當地群眾的鐵桿莊稼。樺林鎮鮑灣村流動黨支部書記鮑小軍,注冊資金9600萬元,創辦甘肅翔飛建設集團公司,在他的帶動下,支部黨員經常性開展談心談話活動,強化傳幫帶,鮑灣村及周邊黨員實現從體能型向技能型轉變,工種呈多元化、標準化格局,進一步提高了務工收入,讓每名黨員都真切感受到了支部的溫暖和關懷。
五是爭當致富先鋒,帶領群眾脫貧。鼓勵流動黨員回鄉創業。縣直相關部門積極開通綠色通道,為回鄉創業的流動黨員提供政策優惠和創業服務,全縣有340多名流動黨員回鄉后搞起了種植、養殖、建筑、運輸、加工等產業,帶領群眾共同脫貧致富。樺林鎮朱灣村流動黨員趙永平,注冊資金1000萬元,創辦了蘭州天益房屋建筑有限公司,他致富不忘相親,今年年初決定回鄉創業,投資260多萬元,以合作入股的形式,帶動家鄉群眾開展規模養殖,存欄達300頭以上;龍臺鎮大莊村流動黨員張小軍回鄉成立大莊農牧有限公司,并建成核桃園、梨園800多畝,帶領20多名群眾共同致富。鼓勵流動黨員參加村級換屆選舉。全縣已有110多名流動黨員當選村“兩委”成員,他們見識多、信息廣、能力強,已成為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骨干力量。鼓勵流動黨員回報家鄉。咀頭鄉咀頭村流動黨員張福昌,創辦了甘肅標鼎建筑安裝有限公司和武山盛龍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年輸轉就業當地群眾300多人,創收1000多萬元,先后出資136萬元支持村上基礎設施和教育文化事業;甘肅新捷達貨運有限公司經理、龍臺鎮陽屲村流動黨員王菩忠,號召本村在外流動黨員出資32萬元,實施了村內道路硬化和安全飲水工程,村上基礎設施條件得到較大改善。這些舉措進一步激發了流動黨員“在當地爭先鋒,為家鄉作貢獻”的熱情。(李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