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樹成蔭 碩果累累
——武山縣林果業發展側記
2015年,武山縣大力實施 “12345”林業生態建設計劃,大力發展林果業,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發展優質果業,鼓勵開展土地流轉,規模化發展武山林果業,一年來成果豐碩。(“12345”林業生態建設計劃即:實現一個目標,以加快建設美麗武山為目標;采取兩種方式,項目造林和義務植樹;實施三大工程,搞好“三北”五期防護林、天保工程、退耕還林三大林業生態建設工程;抓好四個重點,開展以城區綠化、農村綠化、道路綠化、荒山綠化為重點的城鄉一體化綠化;完成五大建設,把天定高速沿線打造成綠色生態長廊、把縣城至龍臺金水灣建成30公里生態長廊、把水簾洞至溫泉建成生態旅游長廊、把南部山區建成綠色森林公園、把南北淺山區建成優質果品示范園)
![](/Files249/BeyondPic/2016-1/27/1453638282243146-1453795133992733.jpg)
一是建設綠色通道,形成全縣道路綠化網絡。以公路綠化為切入點,按照結合新農村建設、結合農業產業化建設、結合鄉村道路建設的原則,建設覆蓋全縣的道路綠化網絡,完成了302公里行道樹栽植,同時完成了4條交通干道120公里的綠化,重點對四門至馬力、城關至沿安、山丹丁門至高堯主干道進行綠化,各鄉鎮共完成了182公里的鄉村道路綠化任務。
![](/Files249/BeyondPic/2016-1/27/1453638282243146-1453795134228977.jpg)
二是開展土地流轉,規模化發展果園。2015年共完成果園建設2.23萬畝。其中﹕蘋果0.62萬畝,核桃1.08萬畝,梨0.48萬畝,其它0.05畝。通過采取大戶流轉、鄉鎮組織群眾、扶貧整村推進、退耕還林、企業建園等形式,全年建成洛門牟坪、咀頭吳莊、山丹唐溝蘋果;城關令川、榆盤鐘樓、龍臺大莊、溫泉馮河、高樓葉兵、山丹劉屲核桃核桃等千畝點9個。2015年完成果實套袋8000萬個,黑膜覆蓋1500畝,病蟲害防治8.2萬畝,疏花疏果5.2萬畝,老果園改造0.2萬畝。
![](/Files249/BeyondPic/2016-1/27/1453638282243146-1453638285217192.jpg)
三是推行義務植樹,加快城鄉一體化綠化步伐。把義務植樹作為造林建園的開局任務,從3月20日開始,縣四大組織帶頭開展義務植樹,迅速掀起了全縣造林綠化高潮。全縣共栽植側柏、刺槐101.1萬株。共有28.8萬人次參加義務植樹活動。在義務植樹活動帶動下,城鄉一體化綠化取得新進展。
![](/Files249/BeyondPic/2016-1/27/1453638282243146-1453795134244900.jpg)
四是整合項目,打造天定高速沿線綠色長廊。結合實施“三北”防護林、天保工程,整合林業、農發等項目,高質量、高標準綠化天定高速公路沿線樺林片、鴛鴦硯峰片完成財政補貼造林0.4萬畝,在洛門水簾洞片完成2015年度三北防護林0.35萬畝。狠抓退耕還林補植補造,在洛門東西康、宋莊片,魯班溝楊場片,洛禮路沿線楊河片,城關黑溝片,完成退耕還林補植補造1.86萬畝。
![](/Files249/BeyondPic/2016-1/27/1453638282243146-1453795134338147.jpg)
五是把握機遇,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在全縣14個鄉鎮(沿安除外)的29個村,完成退耕還林1.5萬畝,其中經濟林0.68萬畝,生態林0.82萬畝。
![](/Files249/BeyondPic/2016-1/27/1453638282243146-145363828530344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