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一年來,武山縣委、縣政府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目標,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和“3341”項目工程為總抓手,團結帶領全縣人民,同心同德,開拓進取,搶抓機遇,奮發有為,開創了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為了鼓舞民心士氣,堅定發展信心,為全面加快小康社會建設進程營造濃厚的氛圍,從即日起,縣信息中心推出“2015·精彩回眸”系列報道,全面深入展示武山縣一年來的工作成效。
向中心聚焦 為大局聚力
——2015年武山縣組織工作綜述
事業成敗,關鍵在黨。2015年,武山縣組織工作緊扣縣委中心任務,全面適應從嚴治黨新要求,緊緊圍繞脫貧攻堅新任務,重點抓深化、難點抓突破、亮點抓推廣、載體抓創新、基礎抓規范、整體抓提升,為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緊扣主題:全面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
作風正則事業興。一年來,縣處級黨員干部把嚴的態度、嚴的標準、嚴的措施、嚴的紀律貫穿專題教育全過程,以嚴促深入、以嚴求實效,確保了專題教育扎實有效推進。
![](/Files249/BeyondPic/2016-1/7/1431703177876108-1431703177902689.jpg)
——以專題黨課啟動開局。武山縣委書記索鴻賓同志堅持以身作則,親自主持黨課輔導報告起草工作,為全縣領導干部講授了一堂富有感召力、說服力、穿透力的專題黨課,并以此啟動開局專題教育。其他縣處級黨員領導干部及時跟進,為包聯鄉鎮和分管單位黨員干部講授專題黨課30場,2800余人次參加。同時,各基層黨組織書記圍繞“三會一課”制度的落實,普遍開展了黨課教育,讓廣大黨員干部接受了一次“三嚴三實”教育。
![](/Files249/BeyondPic/2016-1/7/1433053305795635-1433053305801740.JPG)
——以學習研討筑牢根基。緊緊圍繞每個專題學習內容和研討問題,原原本本精讀規定篇目,聯系正反典型深刻反思,創新方法提升效果,縣四大組織開展集中學習52次,研討交流24次,達到了學深悟透、自我凈化、以知促行、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時,嚴格落實研討材料“三審核一備案”制度,組織編印學習資料活頁27期,防止學習研討散光跑題。
![](/Files249/BeyondPic/2016-1/7/1451909503027839-1452068923317319.jpg)
——以嚴實精神解決問題。堅持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思想擺進去,深入查找“不嚴不實”問題328條,通過建立問題和責任清單,即知即改275條。同時,堅持把省委巡視組反饋問題、教育實踐活動尚未整改問題、精準扶貧等重點工作存在問題納入其中,用工作實效體現學習研討成效。
![](/Files249/BeyondPic/2016-1/7/1444783635517636-1444783635545726.JPG)
——以專項整治提高效果。集中開展了領導干部“為官不為”、黨政機關“庸懶散軟”、基層組織“三多”問題、信訪積案化解等“4+4”集中專項整治活動,先后約談、通報、問責黨員領導干部42人,查找 “庸懶散軟”問題7200多條,整改6970多條,清理合并撤銷各類牌子、臺賬、評比28類(項),化解信訪積案7件。
聚焦中心:保障引領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組織工作歷來是為黨的中心工作服務的。一年來,武山縣組織工作緊扣脫貧攻堅這個中心任務,精準發力,保障引領,全力推進精準扶貧向縱深發展。
![](/Files249/BeyondPic/2016-1/7/1451909503027839-1451909503221280.jpg)
——加強領導力量。成立了由縣委主要領導牽頭的精準扶貧工作指揮部,組建了由常委、副縣長任正副組長的11個職能組室,建立了縣級領導包片、包鄉鎮、聯系貧困村的責任制,各鄉鎮成立了精準扶貧領導小組和精準扶貧工作站,一次性配齊了鄉鎮精準扶貧工作站站長,形成了強有力的精準扶貧組織領導體系。
![](/Files249/BeyondPic/2016-1/7/1451909503027839-1452068924043176.jpg)
——整合人力資源。制定實施《精準扶貧干部人才支持計劃》,選派315名干部到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和科技特派員,將97名大學生村官調整到貧困村任職,實現了貧困村第一書記、大學生村官或鄉鎮大學生干部、科技特派員、雙聯干部和干部聯系貧困戶“五個全覆蓋”。同時,舉辦駐村幫扶工作隊等各類培訓班8期, 培訓下派干部1800余人次。開展“爭做五種表率、助推精準扶貧”主題活動,充分發揮黨代表在精準扶貧中的作用。
![](/Files249/BeyondPic/2016-1/7/1451909503027839-1452068924067266.jpg)
——夯實基層基礎。著眼把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全面推行黨建引領保障精準扶貧“八種模式”,先后成立1026個產業型黨小組,培養1100多名黨員致富能人,選拔356名致富能人擔任村組干部,引導227個機關黨組織與村黨組織結成共建對子。制定《貧困村綜合服務中心建設方案》,新建改擴建村級綜合服務中心110個,修繕23個,實現了貧困村綜合服務中心全覆蓋。
![](/Files249/BeyondPic/2016-1/7/1446177939608837-1446177939614729.jpg)
——健全考評機制。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實績考核的主要內容,研究制定了《武山縣鄉鎮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經濟社會發展實績考核辦法》,對照“六個精準”的要求,對精準扶貧主要指標等五個方面的內容進行全面考核。考核結果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調整配備、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
![](/Files249/BeyondPic/2016-1/7/1451909503027839-1452068924237749.jpg)
樹好導向:努力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
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因素。一年來,武山縣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緊緊圍繞教育培養、選拔配備、監督管理等關鍵,全力推進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
![](/Files249/BeyondPic/2016-1/7/1451436235849635-1451436235861179.JPG)
——堅持用正確的導向激勵干部。緊扣好干部“五條標準”和“四用四不用”的用人導向,全年調整交流干部208名,配備空缺崗位65個,特別是圍繞中心工作、黨建工作成效使用干部,根據15個鄉鎮2014年綜合考核和2015年精準扶貧、基層黨建三項業績綜合排名,對35名優秀干部進行了提拔使用,將51名領導干部轉任到重要崗位,充分發揮了選人用人的導向性作用。
——堅持用嚴格的程序選任干部。注重發揮干部職工民主推薦、分管領導審查把關、干部監督聯席會議“集體會診”、紀檢部門廉政審查等四大作用,從嚴開展干部檔案、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廉政情況、計劃生育、機構編制、經濟責任審計、個人承諾、黨組織推薦資料等八項審查,全面靠實單位黨組織推薦、考察組考察、常委會決定等三大責任,嚴把編制管理、選任動議、民主推薦、組織考察、醞釀溝通、討論決定等六道關口,著力提高選人用人科學化水平。
![](/Files249/BeyondPic/2016-1/7/1429551582551245-1429551582674458.jpg)
——堅持用發展的眼光培養干部。大力選拔優秀年輕干部,采取不設門檻推薦的辦法,將103名優秀年輕干部納入組織視野,提拔35歲以下干部37名,安排9名機關優秀年輕干部到鄉鎮任職,對138名中青年干部進行了集中培訓。積極探索加強鄉鎮年輕干部隊伍建設的途徑,通過推行“記臺賬、曬工作、爭積分、比貢獻”、駐村住夜等經驗,有效促進了鄉鎮干部隊伍建設與管理。
![](/Files249/BeyondPic/2016-1/7/1449740336048964-1449740336186411.jpg)
——堅持用從嚴的標準監督干部。著眼于把干部管理監督嚴起來,對10個單位進行了綜合分析研判,完成了158名“一把手”和新任干部的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工作,消化超職數干部11名,交流重點崗位領導干部12名,開展離任經濟責任審計21人,完成部管干部檔案審核1130卷,集中保管因私出國(境)證件45 本。注重干部身心健康,制定了干部保健實施意見,成立了干部保健委員會,舉辦了干部保健專題講座。
![](/Files249/BeyondPic/2016-1/7/1436359971540637-1436359971550864.jpg)
——堅持用創新的理念用好人才。依托武山蔬菜科技示范園,建成了五位一體的蔬菜產業人才培訓中心,舉辦蔬菜產業人才培訓班15期,培訓800多人。借助2015中國天水·武山蔬菜博覽會平臺,開展了一系列人才交流互動活動。積極實施急需緊缺人才引進計劃,引進教育、衛生等急需緊缺人才40名。選派20名骨干教師到偏遠山區支教,選派100名縣級醫療機構醫師到鄉鎮衛生院開展醫療服務。
大抓基層:扎實推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一年來,武山縣始終把基層黨建作為基礎性、根本性、保障性工作來抓,緊緊圍繞市縣基層黨建工作會議精神和王銳同志、索鴻賓同志點評意見抓落實、促整改。
![](/Files249/BeyondPic/2016-1/7/1433424176119096-1433424176188974.JPG)
——健全機制抓黨建。積極推行 “三包三聯”責任制,縣鄉村層層簽訂黨建目標責任書,并建立問題清單和責任清單,形成了縣委常委會定期研究黨建、縣委書記經常部署黨建、黨員領導干部包抓指導黨建的工作機制。建立每月一次工作例會、每季度一次專項督查、每半年一次現場觀摩、每年一次述職評議的“督、比、述、評”機制,將抓黨建與干部選任、評先選優、經費撥付“三掛鉤”,開展專項督查16次,下發整改通知46期,約談、調整鄉鎮黨委書記、副書記30人,形成了大抓黨建、大抓基層的濃厚氛圍。
![](/Files249/BeyondPic/2016-1/7/1451909503027839-1452068923727841.jpg)
——緊盯問題抓黨建。圍繞黨員隊伍作用發揮不充分問題,編印《發展黨員手冊》,培養入黨積極分子1300多名,發展黨員210名;大力實施“萬名黨員干部培訓計劃”,培訓黨員1.1萬多人次;開通“武山黨建”微信平臺,編發信息1200多條。圍繞黨內組織生活開展不規范問題,全面推行以 “必修課”與“選修課”相結合的組織生活常態機制,不斷提高黨內生活質量。圍繞黨建工作進展不平衡問題,堅持抓兩頭帶中間,大力實施“兩線三片百村”黨建示范網絡工程,年內創建示范點56個,建立 “五個一”后進黨組織整頓轉化機制,確定的59個后進黨組織全部得到整頓轉化。圍繞薄弱領域黨建難題,按照“系統抓、抓系統”的工作思路, 調整配強支部班子16個,理順黨組織隸屬關系9個,落實黨員活動場所60多個,并結合各自行業特點,開展了一系列主題活動。
![](/Files249/BeyondPic/2016-1/7/1451909503027839-1452068926985546.jpg)
——強化保障抓黨建。對鄉鎮黨委副書記和紀委書記進行分設,在15個鄉鎮和4個行業系統成立黨建辦公室,選配專職組織干部74名,有效加強了基層黨務力量。建立了穩定增長的抓黨建經費保障機制,縣財政列支1738萬元用于基層黨建工作,村干部報酬人年均達到1.2萬元,村級辦公經費達到2萬元,村陣地建設補助標準達到每平方米500元—1000元。建立了村組干部任前聯審和縣級備案制度,全面實行發結構工資制,發放離任村干部生活補貼33.7萬元,評選表彰村干部149名。
![](/Files249/BeyondPic/2016-1/7/1435842255947267-1435842255967121.jpg)
——圍繞改革抓黨建。制定《武山縣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和《2015年工作要點》,明確改革的具體任務和節奏力度,為健全完善黨建制度奠定了基礎。一年來,先后出臺《關于加強新形勢下發展黨員和黨員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實施意見》等11項制度。
![](/Files249/BeyondPic/2016-1/7/1433424176119096-1433424176192899.JPG)
回眸過去一年,組織工作務實進取、堅實前行。展望新的一年,組織工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將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扣“確保到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這個總目標,忠誠履職、勇于擔當,務實開拓、奮發作為,為武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發展步伐續寫新的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