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47/BeyondPic/2015-12/15/1449740347427579-1449740347634969.jpg)
眼下雖是寒冬,武山縣渭河兩岸的田地里卻是一派生機盎然。成片的塑料大棚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大棚里各種蔬菜長勢喜人,菜市場交易的客商絡繹不絕……
![](/Files247/BeyondPic/2015-12/15/1432201010030014-1432201010201994.jpg)
今年,該縣按照擴面、抓點、提質、增效的要求,多方籌集資金,大力實施渭河川道區設施蔬菜大棚改造項目,繼續擴大蔬菜種植面積,重點在天定高速沿線、蔬菜產業科技示范園區新建改建鋼架設施棚5000畝,新增設施蔬菜2000畝。通過填空補齊、舊棚改造、抓點擴面,推進四大流域設施蔬菜基地建設,改造提升馬力北順、鴛鴦丁門、高樓八院、山丹任門、洛門郭莊等一大批設施蔬菜基地,新增設施蔬菜3000畝。在洛門、四門、溫泉等鄉鎮淺山干旱區大力推廣復種蔬菜,在楊河、沿安、龍臺等鄉鎮二陰山區繼續推廣正茬豆角,新增露天蔬菜5000畝。新增的1.5萬畝蔬菜不僅擴大了種植面積,也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培育了新的增長點。目前,全縣蔬菜種植面積達到36.5萬畝,總產量96萬噸,總產值近16億元。蔬菜遠銷廣州、北京、新疆、西藏、青海等24個省市區。
![](/Files247/BeyondPic/2015-12/15/1447318438057195-1447318438068121.jpg)
為有效解決蔬菜的銷售問題,武山縣建成了以恒溫氣調庫為主的貯藏企業170多家,發展蔬菜運銷組織127個,形成了“萬人種蔬菜、千人搞運銷、百人跑市場”的蔬菜產銷大格局,為打造中國西部蔬菜產業強縣奠定了堅實基礎。
![](/Files247/BeyondPic/2015-12/15/1449740347427579-1449740347884532.jpg)
“以前我主要是外出務工,根本掙不到啥錢。現在靠蔬菜大棚年收入就有好幾萬元,今年還買了輛車,生活越來越有奔頭了。”談起種菜帶來的好處,洛門鎮金川合作社村民包元紅樂得合不攏嘴。“把土地流轉給合作社是一份收入,來這里干活又是一份收入,在家門口打工還能照顧家庭”。如今,越來越多的農民嘗到了種植蔬菜帶來的甜頭,蔬菜已成為武山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來源。(通訊員 何 輝)
![](/Files247/BeyondPic/2015-12/15/1432201002191221-143220100291751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