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英烈 挑戰自我 弘揚傳統 激勵后人
——索鴻賓與徒步重走長征路老干部一起重溫紅色記憶、開展革命傳統教育
9月24日,武山縣委書記索鴻賓在鴛鴦鎮費家山督查精準扶貧工作期間,遇到了正在重走紅軍長征路到達武山縣鴛鴦鎮費家山的孫才偉、吳剛勛兩位退休老干部。索鴻賓與他們親切交談,傾聽他們講述一路上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悟,和他們一起重溫革命先輩們走過的路、留下的足跡,共同開展革命傳統教育。
來自湖南沅江的退休老干部孫才偉自去年10月15日起,從江西瑞金市于都縣紅軍長征出發地西門渡口出發,用11個多月的時間,沿著當年中央主力紅軍走過的路線開始他的長征之旅,在哈達鋪碰到了和他有共同目標的重慶老人吳剛勛,兩人結伴同行,于9月24日上午到達武山鴛鴦鎮費家山。
談到一路上的經歷,孫才偉、吳剛勛兩位老人感慨萬千,他們說:“重走長征路,接受的是革命傳統教育,感悟的是革命精神。能夠用徒步行走的方式重溫紅軍長征路,親歷紅軍的足跡,是我們一直以來最大的愿望,也是值得銘記一輩子的大事!”
聽了他們的經歷后,索鴻賓對兩位花甲老人堅定的信念和不畏艱難險阻、勇于挑戰自我的精神表示由衷敬佩和感動,叮囑途經鄉鎮要為兩位老人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并專門邀請兩位老人在途經鄉鎮為黨員干部講一次專題黨課。索鴻賓說,武山是一片紅色的熱土,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和豐富的黨史資源,從1935年9月25日至1936年10月11日,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率領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主力部隊先后經過武山。在先后駐扎轉戰的50多天里,廣大紅軍指戰員浴血奮戰、英勇斗爭,強渡渭河,毛澤東等同志夜宿費家山,宣傳了抗日主張,播撒了革命火種,培養了一批革命志士,特別是在武山這塊熱土上,創建了武山縣蘇維埃政府和各類組織。紅軍的革命精神,影響了武山人民,至今激勵著武山人民熱愛武山、建設武山。
索鴻賓指出,長征精神體現著百折不撓、艱苦奮斗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當前全縣正在深入扎實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在扶貧攻堅戰中也難免遇到艱難險阻、困難和挑戰,各級黨員干部要繼承革命優良傳統,大力發揚“勇往直前、堅韌不拔”的長征精神,在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中踐行長征精神,結合“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堅定理想信念,真正使自己的內心強大起來。要把精準扶貧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瞄準偏遠山區和發展基礎薄弱村莊,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發動群眾等工作,全力打好精準扶貧攻堅戰、整體戰和大決戰,努力讓群眾早日脫貧致富奔小康。
9月24日晚,孫才偉、吳剛勛兩名老同志抵達榆盤鄉時,鄉黨委特別邀請了兩位老同志為全鄉干部上了一堂生動的專題黨課,使黨員干部對長征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心靈受到了震撼和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