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良種推廣 促進糧食增產
——武山縣順利完成冬小麥良種繁育任務
![](/Files246/BeyondPic/2015-8/12/1438003970284127-1438003970335492.jpg)
為進一步為改良小麥品種,提高小麥單產,擴大良種的覆蓋率,充分發揮良種在小麥生產中的增產作用,實現以良種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今年來,武山縣良種中心積極引進和繁育小麥良種,并順利完成良種繁育任務。
一是加強良種引進推廣工作。從省農科院、天水市農科所篩選引進事宜我縣種植的天選52、9931等7個山旱地小麥品種和天選53、蘭天23等10個川水地小麥品種,所引進的山旱地品種品種具有抗旱、抗寒、株型緊湊的特點,平均畝產可達380kg;川水地品種具有耐銹、抗倒伏、穩產等特點,平均畝產可達530kg,增產效果明顯。
![](/Files246/BeyondPic/2015-8/12/1438003970284127-1438003970305774.jpg)
二是完善落實良繁生產責任制,技術人員劃片區包干負責。對高樓、榆盤、樺林的良繁區,縣良種中心都與包片技術人員簽訂責任書,技術人員之間相互協調,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強化責任追究,增強了技術人員的工作責任心。
三是與制種戶簽訂良繁生產合同,成為利益共同體。縣良種中心與制種戶簽訂種植合同,分別明確各自的職責及利益與義務關系。為保證種子生產質量,種子田都建立了生產檔案,并嚴格執行掛牌生產制度。
四是積極開展技術宣傳和服務。縣良種中心在小麥耕作栽培管理及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定期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進行調查與走訪,及時了解小麥生長動態與種植戶遇到的疑難問題。充分利用專題培訓、現場指導、發放技術資料等形式,積極開展技術宣傳和服務。
五是成立專業去雜隊伍、掌握好去雜時機。技術人員對去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嚴格去雜標準,明確利害關系。去雜去劣做到了干凈、全面、徹底,保障了優質小麥種子的生產。
目前,良繁種子正在加緊包裝生產,確保生產的小麥種子完全能夠滿足全縣群眾的購種需求,今后縣良種中心將繼續加大推廣力度,縮小依靠串換種子種植的范圍,使更多的群眾享受到良種增產增收的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