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縣立足山區和邊遠貧困村道路難行、飲水不安全、辦事不便、環境臟亂等方面的難題,籌資4000萬元下死決心啃“硬骨頭”,下真功夫破“老難題”,用實際行動回應群眾對通路、通水等方面的期盼,大力推進貧困村及自然村組基礎設施全覆蓋、無盲區。
為回應群眾自然村對通路的期盼,解決“出行難”的問題。武山縣啟動實施自然村道路砂化工程,計劃用三年時間,在全縣15個鄉鎮156個貧困村的自然村修建砂道路1120.8公里,徹底解決自然村群眾出行難題。為回應山區村對飲水的期盼,解決“沒水吃”的問題。選派技術人員,深入到47個貧困村摸底調查、尋找水源,制定了切合實際的工程實施方案,年底將解決1318戶5960人的飲水不安全問題。為回應邊遠村對辦事的期盼,解決“不方便”的問題。針對邊遠貧困村綜合服務中心面積狹小、功能不全、群眾辦事不方便村級幼兒園覆蓋不到邊遠村的實際,自籌資金專用于邊遠貧困村綜合服務中心建設,今年已經實施城關鎮劉灣、洛門鎮郭臺等15個鄉鎮64個貧困村綜合服務中心建設。為回應薄弱村對環境的期盼,解決“臟亂差”的問題。籌集專項資金用于全縣貧困村危舊墻體安全隱患排除、垃圾清運處理、清渠道改水路、改廁改圈、保潔隊伍建設等群眾最需要解決的問題,著力改善貧困村環境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