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在第十五個記者節即將來臨之際,武山縣委書記索鴻賓代表縣委、縣政府看望慰問了新聞工作者,并向全縣廣大新聞工作者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親切的問候,鼓勵全縣廣大新聞工作者增強榮譽感、責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大力弘揚黨的新聞工作優良傳統,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為推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再立新功。
索鴻賓在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陳鴻,縣政府副縣長唐玉芳的陪同下,先后來到縣委宣傳部、縣信息中心、縣廣播電視臺,與廣大新聞工作者親切交談,詳細了解新聞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情況,希望全縣廣大新聞工作者繼續堅定不移地貫徹黨的新聞工作方針,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凝聚正能量,努力完成縣委、縣政府交給的各項新聞宣傳任務。
索鴻賓指出,新聞工作是黨的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非常崇高的職業。近年來全縣的新聞工作者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緊緊圍繞縣上的各項中心工作和重點工作,開展了主題明確、特色鮮明、內容豐富的新聞宣傳報道,濃墨重彩地宣傳了縣委、縣政府的重大決策、重點工作以及取得喜人成就和先進典型。全縣新聞戰線深入地開展了“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采寫報道了大量生動、鮮活、富有價值和高質量的新聞稿件,為全縣改革、發展和穩定創造了良好的輿論環境。全縣廣大新聞工作者牢記職責、不辱使命、奮發有為,堅持“三貼近”,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謳歌時代精神,宣傳先進典型,弘揚社會正氣,為推進全縣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輿論支持和精神動力。特別在戰勝地震、暴洪等自然災害的重大新聞宣傳工作中,能夠深入一線、深入群眾、深入生活采訪報道,采寫出了一大批有吸引力、感染力、親和力、影響力的新聞作品,涌現出了一大批工作扎實、成績突出的先進新聞工作者和優秀通訊員。這些同志忠誠黨的新聞事業,恪守新聞職業道德,自覺擔當社會責任,能夠全面落實“三貼近”要求,堅持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在一系列重大宣傳報道活動中表現出色、業績顯著。實踐證明,我們的新聞隊伍是一支在關鍵時刻拉得出、沖得上、干得成、靠得住的堅強隊伍,同志們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縣委、縣政府對大家的工作也是充分肯定的、滿意的。
就進一步推動全縣新聞事業和新聞宣傳工作的發展,索鴻賓提出了幾點希望和要求。一要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進一步推動全縣新聞宣傳工作的健康發展。要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及習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主線,始終堅持以導向為靈魂、以真實為生命、以人民為中心,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圍繞全縣經濟建設中心,服務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為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鼓與呼。要始終堅持新聞的真實性原則,堅守社會責任,恪守職業道德,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堅決抵制虛假報道、有償新聞,樹立新聞宣傳工作良好形象。要把更多的鏡頭、版面對準普通群眾,把新聞寫在廣闊大地上,推動全縣新聞宣傳工作不斷上臺階上水平。二要服務縣上的工作大局,為全縣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加油鼓勁。全縣新聞工作者要按照縣委、縣政府提出的目標要求,大力宣傳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成就,進一步提振信心,鼓舞士氣。要不斷深化主題宣傳、成就宣傳、典型宣傳,持續壯大主流思想輿論。要進一步加強對社會熱點難點問題的引導,主動解疑釋惑,有效凝聚共識,實現輿論引導與傳播效果的有機統一,黨的主張與反映人民心聲的有機統一,堅持正確導向與通達社情民意的有機統一,為全縣的改革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三要堅持求實創新的工作作風,不斷提高做好新形勢下新聞宣傳工作的新本領。要緊跟形勢發展的要求,自覺踐行以人為本的新聞傳播理念,樹立與時代要求相適應的輿論引導理念,積極探索現代信息化條件下新聞傳播的特點和規律,推進新聞工作的內容創新、形式創新、手段創新,著力提高工作水平和能力。要堅持把正面宣傳與熱點引導有機結合起來,將新聞宣傳、輿論引導和信息服務有機結合起來,積極拓展媒體的服務功能,為受眾提供更多及時豐富的信息,更好地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服務。要將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運用有機結合起來,積極適應網絡時代信息傳播方式的新變化,主動利用網絡等新興媒體,不斷擴大主流媒體在網絡空間的影響力。四要落實“三貼近”原則的根本舉措,不斷增強新聞宣傳的實際效果。要真正俯下身、沉下心,與群眾面對面互動,心貼心交流。要把“在路上、在基層、在現場”作為常態,始終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從人民群眾生動豐富的實踐中捕抓最生動的場景、挖掘最感人的故事、發現最突出的典型,使新聞報道更有親和力、吸引力、感染力。五要努力提高新聞工作者的素質,培養和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新聞宣傳隊伍。要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牢牢把握新聞的時效,進一步創新思路,以敏銳的眼光捕捉新聞,及時、主動、深入、客觀地報道新聞事實。要繼續發揚良好的工作作風,自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多關注民生,多反映民意,深入基層、深入生活、深入群眾,堅持不懈地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多把鏡頭與筆觸對準老百姓,更好地反映人民心聲、服務人民群眾。要愛崗敬業,加強學習,努力提升業務水平,各新聞單位要抓好人才的培養,努力培養和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新聞工作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