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縣政協常委會2014年工作要點安排,在深入我縣部分鄉鎮開展對全縣村莊規劃與建設工作專題調研的基礎上,為進一步開闊視野、開拓思路,站在縣外看武山,縱橫比較謀發展,近日,縣政協主席頡衛星帶領由部分政協常委、委員組成的考察組赴隴南市康縣進行專題考察。康縣縣委書記李廷俊、縣政協主席黃義成等領導陪同考察。
考察組一行先后深入康縣平洛鎮團莊村,望關鄉塄上村,長壩鎮花橋村,城關鎮鳳凰谷村,王壩鄉青林溝、大水溝村,岸門口鎮嚴家壩村,白楊鄉桂花莊村,銅錢鄉低埡節點和郝坪村,陽壩鎮油坊村、鄭河村等美麗鄉村建設精品村、示范村進行實地考察,并聽取了經驗介紹。
通過實地察看、聽取介紹、交流探討,考察組成員被康縣在鄉村規劃制定、基礎設施建設、特色產業培育、生態環境保護等美麗鄉村建設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效和成功做法所感染、鼓舞和啟發,認為:建設美麗鄉村,實現永續發展,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充分體現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親民理念,順應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貧窮落后和富裕而生態環境污染同樣不是美麗鄉村,只有實現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的和諧發展、持續發展,才是真正的美麗鄉村。考察組成員一致表示,回來后要以這次考察為新的起點,認真學習借鑒康縣的成功經驗,緊密聯系我縣地域、資源、生態和產業等實際,繼續深入調查研究,為武山美麗鄉村建設和推動全縣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提出切實可行的意見建議。
考察討論過程中,頡衛星認為,近年來,按照中央和省、市的戰略部署,康縣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作為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載體和綜合性的特色惠民工程,圍繞生態優勢這篇大文章,將“基礎設施配套化、經濟發展產業化、村容村貌園林化、家庭院落花園化、村風民風和諧化”理念貫穿于美麗鄉村規劃與建設始終,并與雙聯行動、“1236”扶貧攻堅行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高度融合,堅持規劃引領、項目整合、領導包抓、強力推進的工作方法,在康縣大地繪就了一幅“天藍地綠水清、村美院凈家潔”的秀美畫卷,全縣350個村已有211個建成了美麗鄉村。通過這次考察,一是要學習康縣“全縣上下一盤棋”、“一張藍圖繪到底”和“一屆接著一屆干”的工作機制。學習他們在美麗鄉村建設中主打綠色生態品牌,以旅游立縣,堅持“多條管子進水、一個池子蓄水、一個龍頭放水”,充分整合各類項目資源,多渠道爭取資金,讓分散的資金“握指成拳”,達到“各炒一盤菜、共辦一桌席”和“四兩撥千斤”的效果。二是要學習康縣各級黨政組織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的精細化工作方法。學習他們立足各村山、水、路等實際,以政府為主導,以農民為主體,堅持“天人合一、因地制宜”和“一村一規劃、一村一景、一戶一品”的人性化規劃原則,以及充分調動群眾參與美麗鄉村建設與管理的積極性,所體現出的精細化規劃、精細化施工和精細化管理的工作理念。三是要學習康縣干部群眾吃苦耐勞、敢于拼搏、積極肯干的精神。學習他們搶抓災后重建機遇,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戰略部署,克服一切困難,合理利用有限資金,花小錢辦大事,建設美麗家園的信心和決心,以及他們苦干、巧干的拼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