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武山縣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力,加速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逐步提高農業科技支撐功能,不斷完善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全面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服務進村、到戶,以提高農民科技水平,有效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收入持續增長。
一是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在全縣15個鄉鎮344個行政村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59萬畝,小麥20萬畝,玉米12萬畝,馬鈴薯20萬畝,油菜5萬畝,蔬菜2萬畝。其中完成按方施肥面積44萬畝,配方肥施面積15萬畝。另外,在全縣15鄉鎮的151個村完成原點周期性采集土樣500個。通過研磨、過篩制樣,布設玉米肥料利用率試驗1個、微量元素肥效試驗3個、大配方校正試驗1個。
二是高效節水農業技術推廣。在全縣10個鄉鎮的96村21914戶農戶中落實壟膜溝灌高效農田節水技術推廣面積4.9萬畝,占全年推廣任務的81.7%,壟作溝灌2.15萬畝,占任務的214.9%,膜下滴灌0.135萬畝。有重點的在10個項目實施鄉鎮創辦16個有地域特色的示范點,示范面積達7000余畝。
三是旱作區原膜二次利用技術推廣。在洛門鎮林坪村、鄧灣村、西坪村,四門鎮咀兒村、常灣村,城關鎮康瓦坪村等項目村開展了原膜二次利用技術培訓,共舉辦培訓班18期,培訓農民1800多人,發放技術資料2000多份。采用政府采購的方式,與省農企合作定點企業天水青天化肥有限公司簽約生產玉米配方肥70噸,在洛門鎮林坪村、鄧灣村、西坪村,四門鎮咀兒村、常灣村,城關鎮康瓦坪村等村建立示范面積1750畝。為1200畝原膜二次利用點播玉米、1200畝原膜二次利用點播冬油菜生產提供了施足底肥、合理追肥等配方施肥技術服務。
四是全膜玉米新品種引進示范推廣。通過政府采購方式引進玉米新品種金凱3號、金凱5號、興達1號、敦玉10號等4個品種4000公斤,集中示范推廣面積2000畝。其中,在咀頭鄉白堯、新泉、吳山、白灣4村建立了600畝集中連片示范點,在西梁鄧灣、咀兒、羅灣、常灣4村建立了600畝集中連片示范點,在樺林鄉孫堡、鮑灣、高崖、高河、朱灣5村建立了500畝集中連片示范點,在山丹鄉劉屲村建立了300畝集中連片示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