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夢想,照亮前行的路
——“中國網事·感動2014”二季度網絡人物群像掃描
(為借助東部先進的發展理念,進一步將武山縣“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由全面推開轉向縱深推進,2012年6月15日,武山縣委、縣政府決定,聘請十七大代表、福建省南安市梅山鎮蓉中村黨委書記李振生為武山縣“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顧問。 )
新華網北京7月22日新媒體專電 題:愛與夢想,照亮前行的路——“中國網事·感動2014”二季度網絡人物群像掃描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方蕊 楊躍萍
生活中的他們,看上去普通極了。可熟識他們的人說,他們身上散發著別樣的魅力。他們身上,有著相同的標簽——愛與夢想。如水的愛心與如山的夢想,照亮他們和我們前行的路。
7月21日,由新華社發起的“中國網事·感動2014”第二季度網絡人物評選結果揭曉,數十萬網民選出了自己心中的感動人物。無論在虛擬網絡還是在現實世界,人性的光輝大放異彩。
活著,就要有夢想
甘肅莊浪縣的大山溝里,農家女柳云霞一直堅持著一個無人看好的夢想——自編、自導、自演,拍一部長篇電視連續劇。她白天干活,晚上寫劇本,有時寫著寫著就在電腦旁睡著了,醒后抽自己的臉:“你怎么這么不爭氣?”繼續寫。敲進電腦十萬字,因硬盤受潮而從頭重寫。花光家里的積蓄,劇組散了,閑言四起,都沒能讓這個遭遇腦炎、電擊、車禍,從鬼門關逃出三次的女人放棄夢想。水滴石穿。在社會愛心人士的幫助下,由《葉子的包辦婚》擴充為26集的電視劇本《三十年不是夢》即將出版。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福建省南安市梅山鎮蓉中村黨委書記李振生一步一步走在“東部帶西部,先富幫后富”的路上。他帶領志愿團隊跨省參加“雙聯”活動,開創了村級跨省共建的先河。他把東部先進的發展理念帶到甘肅兩個村,自掏腰包把當地打工青年請回來培養創業能人……他的付出,在兩個村摘下貧困村和“空殼村”的帽子中得到回報。
寧夏彭陽縣王洼鎮崖堡村古稀老人高榮峰的夢想,是不讓村落文化消失在歲月長河中。老人在寧夏開創了個人為村落修志的先河。他用整整九年時間查閱資料、實地考證,以一己之力記錄下崖堡村的珍貴信息。高榮峰,這位“民間司馬遷”,默默地奏出了“每個人都是歷史的創造者與見證者”的時代強音。
同勇敢,共青春
青春賦予我們的是力量。青春,讓我們遇到困難時能夠勇敢面對;青春,讓我們感悟責任和擔當;青春,讓我們學會堅強。
青春給予“勵志哥”張鄧云的是堅定。在經歷農村到城市又從城市到農村的折騰之后,張鄧云找到他事業的方向——放棄高薪工作回到農村開辦家庭農場。朋友的勸說和父親的不理解,都沒能阻止他追夢的腳步。從承租土地到管理大棚、從種植到養殖,張鄧云親力親為,創造自己品牌。憑借莊稼人吃苦耐勞的精神,加上不服輸的勁頭,他收獲了愛情,也迎來事業上的成功。
青春賦予“抱火哥”的是責任。一名消防員不顧生命危險,抱著一個噴火的煤氣罐沖出火場的照片在網上盛傳,這名消防員就是26歲的皇甫江武。面對網友“這是拿命在賭”的評論,他回答:“是的,因為我是消防兵。”曾經的驚心動魄,流淌在輕描淡寫中,背后是怎樣的堅定勇敢。
同樣26歲的煙臺“抱火哥”胡洋,在救火過程中抱起煤氣罐沖出火場。事后,他只是說,“當時沒多想,救火是第一位的,這是我的職責。”
一份責任造就無悔的青春。如果說青春是一個人生命的聚光點,“抱火哥”用這份責任讓聚光點散發更耀眼的光芒。
不離不棄,生死相依
每個人都向往“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不朽愛情。王世所的“中國式”愛情告訴我們,愛情是平淡日子相依相偎;“大丈夫”殷勝利“一個人的馬拉松”告訴我們,愛情是責任。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43年來,王世所用他的一舉一動詮釋這份白首不相離的愛情。妻子癱瘓了43年,王世所相守了43年;妻子的病痛讓他心疼了43年,卻也讓他面對妻子時臉上的笑容綻放了43年。沒有甜言蜜語,沒有海誓山盟,有的只是妻子身邊的白開水、鋪好的被褥,生活的體貼、耐心的照顧。43年,詮釋了王世所的一生深情。
上門女婿殷勝利,為照顧患癌的岳父,負債累累;為照顧患有精神病的岳母,當起家庭“婦男”。如今,為給患病的妻子求醫,他四處奔走。不拋棄,不放棄,他堅持了38年。他用38年的時間,告訴我們什么是“大丈夫”。
愛,不在歌中,不在酒里,在數十年如一日的責任與擔當中。
奉獻能量,傳遞溫情
“仁者,愛人。”
曹冬云的愛,是溫暖的,讓被遺棄的患病兒童嘗到了生活的甘甜。曹冬云第一次看到這些殘疾寶寶時,落淚了。她告訴自己,“愛心媽媽”這輩子當定了。她像對待親生孩子一樣滿懷憐愛地給患病兒童喂飯,風雨無阻地為孩子們送去營養湯。她還為貧困學生捐衣捐物,籌集學費。她用愛心點亮生命的燭光。
78歲的“雷鋒奶奶”靳國芳的愛,是綿長的。在社區,群眾中有這樣的口頭禪,“有事找大靳”;有這樣一個電話,叫“大靳熱線”。靳奶奶退休后全身心投入到社區公益活動,調解家庭糾紛,舉辦社區文體活動,帶領志愿者為20多戶空巢老人送去溫暖關愛。她所在的小區,房屋雖然老舊,卻是省市先進社區。她用善良和質樸溫暖了社區,向社會傳遞著正能量。
“誠信老爹”張紹河的愛,是厚實的。經歷了獨子去世、兒媳離家、身患癌癥重重磨礪的老人,帶著病痛也要替兒子還清十余萬元欠債,即使在生命最后一刻也不忘叮囑妻子要用喪葬費還債。他,用生命讓誠信的光輝感染每一個人。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謝謝草根英雄們。你們的堅強與愛,照亮我們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