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第四屆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游節分項活動,2014中國·武山水簾洞拉梢寺世界第一摩崖大佛祈福旅游節在國家4A級旅游景區水簾洞隆重開幕。為努力推動祈福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開幕當天,武山縣邀請省內外民俗、國學、宗教、文物、旅游等領域專家學者,召開中國·武山祈福文化旅游研討會,深挖祈福根源,弘揚祈福文化。
甘肅省紀委原副書記、監察廳原廳長、甘肅省政府文史館館員張光義,西北師大國學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甘肅省政府文史館研究員伏俊璉,中國佛教協會國際部主任、新聞發言人、南開大學客座教授、蘭州報恩寺主持普正法師,西北師大古籍研究所副所長、教授、碩士生導師、甘肅省政府文史館研究員漆子揚,西北師大旅游學院教授、博士柴亞林,民建甘肅省委文化委員會副主任、甘肅導視頻道常務副總監、知名文化學者令平,甘肅省博物館副研究員尤寶銘,天水市旅游局副局長張惠原,天水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研究館員臧全紅,蘭州敦煌藝術研究院副院長、甘肅省美協國畫委員會秘書長王琦榮及中國新聞社、央視網、甘肅日報、甘肅電視臺、甘肅人民廣播電臺、甘肅經濟日報、天水日報、天水廣播電視臺、天水晚報、天水在線等新聞媒體,甘肅萬達旅行社、青海九州旅行社、中青旅寧夏旅行社代表共計80多人出席研討會,并就挖掘、傳承、弘揚祈福文化暢談了各自的看法。
武山縣委書記索鴻賓出席研討會并致辭。副縣長唐玉芳主持研討會。 武山縣政協副主席、統戰部長鐘玉紅及縣直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研討會。
索鴻賓在致辭中說,武山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和祈福優勢。國家4A景區水簾洞美麗的民間傳說,映射出這片山水的鐘靈毓秀、奇絕靈異,成為方圓百里群眾相聚敬香的祈福圣地。唐代開鑿的木梯寺石窟群,宋代祭天祈雨的風云雷雨壇,元代修造的圣壽寺等遺存,充分表明武山就是隴上著名的祈福圣地。至今仍在武山大地大為流行、頗具地方特色的武山旋鼓、道場、社火、求雨、攢神、祭山、祭河、祭莊、祭院以及各種民間節會祭祀等祈福活動,皆向外界展示著武山祈福文化的歷史淵源的深厚內涵。
交流發言中,與會專家學者從武山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資源,就打造武山祈福圣地提出建議。從武山民俗與人文變遷的視角,談及祈福文化和旅游,并提出獨到見解;從水簾洞民間傳說、民間信仰談及祈福文化,就水簾洞廟會的傳承、保護和旅游開發提出建議;從現存武山歷史遺址談及祈福文化,提出對現存文物的開發、保護、利用和旅游產業發展的建議;從媒體宣傳的角度,就如何提高武山祈福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提出建議;從旅游精品線路打造和武山人文旅游資源挖掘方面提出建議。
副縣長唐玉芳主持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