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39/BeyondPic/2013-9/4/1378143549615847-1378143549636320.jpg)
發展中的樺林鄉勞務
近年來,樺林鄉黨委、政府立足實際、整合資源,按照“發展抓項目,增收抓調整,致富抓勞務”的工作目標,全面調整工作思路,全力破除思想障礙,堅持把發展勞務經濟作為解決“三農”問題和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力促勞務輸出由季節性向長期型、本地型向外地型、苦力型向技術型、零散型向規模型轉變,以搞好農村富余勞動力輸轉為突破口,將勞務輸出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發展農村經濟的一項支柱產業來抓,實現了農村經濟的快速增長。
![](/Files239/BeyondPic/2013-9/4/1378143549615847-1378143549643105.jpg)
全省勞務工作現場會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工作機構。為了把勞務工作做大做強,樺林鄉明確了全鄉勞務工作發展的總體思路、目標任務和具體要求,并成立了由鄉政府一把手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各黨委成員及鄉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勞務產業協會領導小組,17個村級協會吸收會員已達2200多人。成立勞務工作站,配備了專職勞務工作人員和專用電腦、檔案柜等辦公設施,規范了辦事程序,并為勞務工作站連接了互聯網絡,實現了信息和人力資源對接,建成了鄉級勞動力資源庫。同時,聘請17名村支書或文書兼任勞務信息員。
![](/Files239/BeyondPic/2013-9/4/1378143549615847-1378143549679649.jpg)
勞務培訓現場
二是強化宣傳,加強務工人員技能培訓。樺林鄉采用廣播、黑板、發放宣傳資料等多種形式,積極宣傳有關促進勞動力轉移的政策法規和招工信息,有效降低了外出務工的盲目性,提高了務工的可靠性。在產業協會成立后,按照“先培訓、后發證、再輸出”的原則,有計劃、有組織的對外出務工人員進行實用技能培訓,邀請相關人員進行以交通規則、城市生活常識、勞動保護、職業道德等為內容的崗前引導性培訓。積極鼓勵支持務工人員參加縣勞務工作部門和其他培訓機構組織的職業培訓,使務工人員較好的掌握了務工知識和初步技能。通過培訓,使一支“有文化、有技術、有道德、有證書”的“四有”勞務工作隊伍蓬勃興起,擴大了勞務輸出總量,提高了勞務收入,增強了發展后勁。
三是建立務工信息臺帳,暢通勞務輸轉網絡。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為構建富余勞動力與用人單位的信息平臺提供快速便捷的勞務信息。一是建立勞動力資源信息庫。通過深入村組逐家逐戶開展城鄉勞動力資源調查,分類統計、造冊登記,詳細掌握外出勞動力現狀及外出務工人員的基本情況,建立并及時更新全鄉勞動力資源信息庫,切實做到底子清,情況明。二是積極開辟勞務合作基地。充分發揮勞務辦事機構作用,先后在新疆、內蒙、銀川、蘭州等地建立了以建筑、餐飲服務、機械加工、家政服務等行業為主的大規模勞務基地12處。三是建立各類臺帳。鄉勞務站建立了勞務產業致富帶頭人檔案、務工人員信息卡、農村富余勞動力花名冊、勞務輸轉人員花名冊、有組織輸轉人員花名冊、勞務培訓人員花名冊、勞務產業帶頭人花名冊、勞務信息聯絡員花名冊和勞務基地情況登記表,并以此建立了上聯縣勞務辦公室、下聯外出務工人員和產業帶頭人、外聯務工基地、內聯剩余勞動力的信息溝通網絡,為務工人員有序輸轉和培訓管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四是發揮產業協會作用,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充分利用協會成員關系多、信息來源廣、與用工企業聯系密切的優勢,廣泛搜集用工信息,以信息簡報的形式,在鄉信息發布板上張貼和向各村信息服務點發放,同時還通過村信息服務點和村信息員調查掌握農民的務工意向,有針對性地把用工企業信息發布到村里,為農民提供快速輸出信息。充分發揮協會內“能人”的作用,依靠“能人”引導、幫助、帶動農民有序轉移。協會會員、鮑灣村農民鮑福得1992年到蘭州打工,經過多年的拼搏,現已成為房地產開發的“大老板”,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鮑灣村在外務工的人員已達500多人,占全村勞動力總數的60%以上。同時,采取抓點帶面、典型引路的方式,積極支持、引導外出務工的成功人士返鄉創業,為他們提供政策支持,創造寬松環境,鼓勵他們創辦經濟實體。目前,一條“輸出富余勞動力--打工積累資金技術--返鄉創業--安置富余勞動力”的勞務輸轉的良性循環路子在樺林鄉逐漸形成。勞務產業的發展,不僅造就了一支走得出、站得穩、能干事的外出務工者隊伍,同時也培養了一大批經營理念新、頭腦靈活、技術精湛、善于管理的人才隊伍。
五是靠實責任,強化措施。完善的組織管理制度、健全的責任目標體系,是推動勞務工作的重要保障。樺林鄉實行領導干部包村包組包重點對象工作責任制,建立了勞務到村、到組、責任人的工作機制及勞務考核機制,把勞務輸出納入目標責任考核體系,提高考核標準,加大考核比重,評先樹優,充分調動村干部工作的積極性,在全鄉形成了上下齊抓共管勞務輸出的合力和勞務輸出工作新格局。
![](/Files239/BeyondPic/2013-9/4/1378143549615847-1378143549692508.jpg)
截止目前,樺林鄉30人以上的勞務基地已發展到80個,有固定資產100萬元以上的建筑公司17家,500萬元以上的7家,2000萬元以上的集團公司1家,有公司經理25名,工程師31名,經濟師8名,會計師5名,技工850名。今年以來,全鄉共輸轉勞動力5500人(次),組織培訓農民工1000多人(次),共創勞務收入8000多萬元,勞務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65%。勞務產業的大力發展造就了一大批專業技術人才,特別是建筑行業的能工巧匠遍布樺林鄉各村,勞務產業的迅速發展也有力地促進了樺林鄉經濟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