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島”奮戰的七個晝夜
——武山縣楊河鄉抗洪搶險救災取得階段性勝利
7月30日下午17時,經過交通部門的日夜奮戰,通往“孤島”楊河鄉的生命線——洛禮公路打通,與外界隔絕了近7個晝夜的楊河鄉,終于迎來了大型機械和大量救援物資,搶險救災局面好轉。
7月24日晚上發生特大洪暴災害之后,楊河鄉便與外界失去了交通聯系,洛禮、楊岷、侯白、楊草四條公路發生塌方、溜方372處,全鄉27個自然村通村公路及22個自然村電力、通訊中斷。全鄉19個行政村、57個自然村3546戶16700多人受災,房屋受損500間,其中倒塌74間,嚴重損壞426間;5800多畝農田受災,2670米河堤被沖毀。
危急關頭,楊河鄉黨委組織帶領全鄉廣大干部群眾不等不靠、連續作戰、不怕吃苦、頑強拼搏,奮戰七天七夜,在關鍵時刻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圓滿的完成了保護群眾生命安全、保障群眾生活秩序、盡快恢復生產自救的工作任務。
及時預警 確保人員安全
夏、秋季是暴洪災害的多發季節,由于受自然地理條件的制約,山高溝窄,楊河鄉一半人口都集中在受洪水威脅的山谷地帶。
鄉黨委在平時就防患于未然,嚴格做好暴洪預警和防汛物資準備工作,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制度和災害性天氣預警制度,在各村設立汛情預警員和巡邏小組,將40個電喇叭、57把手電分發到各村。各村利用廣播、張榜告示等方式,將防汛工作分工、應急分隊人員名單、責任區負責人、撤離路線、安全安置點宣傳進行公示,保證群眾了然于胸。
7月24日上午,連續收到多條強降雨紅色預警信息的楊河鄉,意識到洪災的嚴重性,立即召開全鄉緊急防汛工作會議,迅速對全鄉防洪預警工作進行了全面安排部署。要求全鄉所有駐村干部全部下沉到所駐村落,將預警信息快速傳達到各村和危險區域,尤其要針對重點區域和村落,盡早動員干部群眾,做好轉移準備。
下午15時,各村黨支部立即召集全村黨員干部,劃片包戶負責聯系各戶群眾,安排專人時刻監視上游水情,研究轉移路線,搭建臨時帳篷,研究轉移事宜。
迅速展開重點區域的群眾轉移活動。楊河、楊樓、蘆河、安溝、廣元、王河、小莊等村迅速挨家挨戶通知群眾,組織大家有序轉移,堅決做到不落下一村、一戶、一人。
下午18時,重點區域的群眾轉移工作已經完成。
下午19時40分,瓢潑大雨傾盆而至。
晚上21時45分,縣抗旱防汛辦公室山洪預警信息平臺監測到楊河、沿安等南部五鄉鎮雨量達到臨界值,一小時雨量達26毫米。防汛指揮部立即向各村預警員發出一級預警信息。
一直關注降雨情況的鄉黨委連續詢問全鄉各村降水情況,得知處于危險地段的楊河、楊樓、蘆河等村降水強度較大,河水已經暴漲。鄉黨委當機立斷,馬上安排黨委班子成員分別帶隊深入各危險地段和村落,采取有力措施保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大家注意了,連續下雨,山洪要下來了,大家不要睡覺,抓緊時間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在情況最緊急的楊樓村,村黨支部書記、預警員楊建國用廣播反復提醒群眾做好防洪避險準備。
大雨傾盆,截止23時24分,楊建國連續4次接到紅色預警信息。
25日凌晨1時,山洪暴發,頃刻間,楊樓村全村斷電,到處一片漆黑。
廣播無法再發揮作用,駐村干部李維明和楊建國卷起褲腿,提著銅鑼,沖進暴雨中。迎著大雨,在爛泥中一路小跑,出東家、進西家,最后一遍檢查撤離情況,確保不落下一個人。
“全村村民一個不少,全部安全。”得知全村群眾全部安全撤離時,楊建國老淚縱痕,用嘶啞的聲音向鄉黨委報告。
在萬分危急的蘆河村,村黨支部書記牛永明首先把全村的孤寡老人和五保戶全部接到地勢較高的自己家里,安頓妥當,而自己又堅決投入到抗洪救災的第一線……
在24日的暴雨中,楊河鄉共轉移和疏散群眾到達6200多人,各基層黨支部有效發揮了戰斗堡壘作用,積極組織黨員干部無私奉獻、敢于擔當,由于組織及時,行動迅速,雖然全鄉遭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所幸無一人員傷亡。
關鍵時刻 考驗的就是黨性
持續的強降雨,蘆河村7個自然村告急、楊河村2個自然村告急、楊樓村2個自然村告急、現頭村4個自然村告急……一個個告急電話,接踵而至。
一個黨支部好不好,就看你在關鍵時候的組織能力強不強;一個共產黨員作風硬不硬,就看他在危急關頭的先鋒作用顯不顯!
凌晨時分,楊河鄉黨委全部領導深入到基層一線,靠前指揮,副職領導分線包片,一般干部包村包點,村干部包組包戶,將抗洪搶險責任到人。
全鄉連夜組織成立52個黨員突擊隊,冒雨分赴全鄉搶險地點,組織排險、監控災情、轉移群眾,與洪水展開了一場殊死搏斗。
鄉政府所駐的楊河村就處在大南河的河谷地帶,谷底兩山之間的最小的距離不足30米,而洪峰過境時河道寬達20多米。所駐黨員干部緊急吹響集結號,組織廣大黨員群眾用編織袋裝砂石,在危險路段、重點區域堵塞決口、加固河堤,一直戰斗到天亮。
在現頭村,老復退軍人、共產黨員王隨義身先士卒,積極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帶領全村干部群眾加固堤防、疏通水道,在他精神的鼓舞下,全村干部群眾比奉獻、爭先鋒,力爭將損失降到最低。
25日凌晨6點,鄉黨委書記趙旺盛冒著山體崩塌、山洪沖襲的危險,徒步進入通村公路全部被毀的重災區蘆河村查看災情,安撫群眾,和黨員群眾并肩修補河堤,中午12點,又急奔向重災村楊樓村大麻地組指導救災工作;鄉長鮑天樹急奔現頭村查看災情;鄉人大主席李育斌在楊河村排險搶險一夜之后,不顧疲勞,徒步進入重災區楊樓村大麻地組,繼續投入搶險救災戰斗中。
嚴重的災情牽動每個干部的神經,從24日起,他們就沒睡上一個安穩覺,沒吃上一頓應時飯,沒穿上一件干凈衣。
25日清晨,為全面了解全鄉各村受災情況,鄉黨委通過書信、口信等方式,指派專人徒步將要求傳達分散到各村的干部群眾,要求全鄉所有駐村干部全部兩人一組,立即徒步進入所駐各個自然村組織搶險自救。
而由于通訊不暢,鄉鎮干部又徒步返回鄉政府駐地匯報情況,近的需要走1個小時,遠的則要走5個小時……
很多干部連續作戰幾個晝夜,堅持做到如實排摸受災情況,準確匯報工作進展,積極安撫群眾情緒,全力做好溝通配合,每天與群眾一道,雨里淋,泥里踩,一肩風雨,兩腿濘泥,只為打贏這場抗洪救災的攻堅戰。
在重災村楊樓村大麻地組,洪災造成7戶16間房屋倒塌,16戶32間房屋被損,其中5戶群眾的19間房被洪水沖走13間,其余6間被泥石流掩埋,村民楊五權家的院落和房屋沒有了一點痕跡。
鄉人大主席李育斌勇挑重擔,坐鎮大麻地組6天7夜,一邊積極帶領黨員干部清理堵塞村邊的河道淤泥,及時疏通河道,堤防搶修,防止洪水進入村莊;一邊挨家挨戶噓寒問暖,查看已轉移群眾生活情況,積極做好思想安撫工作;一邊又積極匯報,聯系協調相關部門搶修道路、電力設施,組織發放救援物資,為受災群眾發放臨時救助金5200元、爐灶5套、被褥120套、面粉10袋,組織黨員群眾搭建避險帳篷15頂,妥善安置群眾生活,確保受災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地方住。
為了防止次生災害的發生,李育斌帶領黨員突擊隊全面排查沿途路段易發生泥石流、滑坡、地面沉降的地區,指導和銜接相關部門開展工作。
在李育斌同志精心安排部署下,通往大麻地組的通村公路7天后被搶通,電力、通訊等也相繼接通,受災群眾得到妥善安置,受災群眾情緒穩定。
楊樓村大麻地組村民權謝元主動請求將自家設為高齡老人、孤寡老人的安置點,并安排家人無微不至地照顧。
全鄉救災期間共轉移妥善安置群眾430人,搭建救災帳篷81座,使用編織袋1萬多條,組織黨員群眾開展搶險加固河堤3600多米,清除河道雜物1000多立方米,搶修道路塌方、溜方169處,平整通村道路80多公里。
實踐證明,在危急關頭,楊河鄉黨委、政府率領全體黨員干部不顧個人安危,為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始終站在抗災第一線,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救災部門 沒有一個掉鏈子
災難襲來,縣委、縣政府緊急部署,組織電力、交通、水務、民政等相關部門緊急出動,組織搶修專業隊和黨員突擊隊,徒步20多公里全力援助楊河鄉。
災情發生后,縣委書記張建杰、縣長索鴻賓等縣上領導先后從賀岷公路經灘歌鎮—岷縣鎖龍鄉(省道306)—馬塢鎮—楊岷公路,趕赴楊河鄉現場指導搶險救災。
縣委常委、副縣長辛國海,縣政府黨組成員張煒先后蹲點楊河鄉,現場指導搶險救災。
在駐武部隊、武警、消防官兵大力配合下,交通部門冒著隨時山體滑坡、泥石流襲擊危險,日夜奮戰。
27日中午1點,洛禮公路洛門至侯堡斷搶通。
29日晚20時,省道208線四門鎮侯堡村便道搶通。
30日下午17時,洛禮公路武山段終于全線搶通。
同時,水務、國土、民政、消防、武警、農電、電信、洛禮公路項目辦、天水公路總段等單位,及時組織專業搶險隊伍,調用鏟車、挖掘機等大型機械車輛,搶時間,趕進度,全力開展搶險作業,突擊搶修道路、通訊及供電設施,全面清理障礙,疏浚河道,加固河堤。
27日,在電信部門的連續奮戰下,全鄉固定電話和網絡終于得以恢復。
30日,在電力部門的全力搶修下,全鄉所有自然村的電力供應基本恢復正常。
同時,縣直農發辦、扶貧辦、糧食局、市場建設中心、工行武山支行、新華書店等縣直各雙聯單位,組織黨員干部紛紛徒步10公里進入楊河鄉,搬運救災物資,看望慰問受災群眾,與群眾一同開展搶險救災。
通過全縣各部門、各單位的七個晝夜的通力協作,楊河鄉抗洪救災工作取得了階段性勝利。
目前,抗災救災工作仍在緊張有序的進行。
楊河鄉黨委調整工作重點,把積極妥善安置群眾生活、恢復群眾生產秩序、搶修通自然村道路、防范次生災害發生作為首要任務。
然而,擺在楊河鄉面前的任務任然艱巨,黨委堅持把抗洪救災作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最重要的任務,做到思想不麻痹、工作不松懈,汛期結束之前,繼續保持高度警惕,進一步搞好宣傳活動,完善防洪救災措施,健全工作機制,堅持值班制度,嚴肅工作紀律,確保政令暢通,確保抗洪救災各項工作有條不紊、萬無一失。
面對突如其來的7·22甘肅岷縣漳縣6.6級地震及7·25暴雨暴洪等自然災害,武山縣楊河鄉黨員干部眾志成城、艱苦奮斗,在鄉黨委的有力領導下,按照縣委、縣政府工作部署,嚴格落實災害預警,積極組織抗洪救災,妥善安置受災群眾,全力協調救災工作,為奪取抗災救災全面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黨委,就是一座豐碑。當自然災害襲來時,楊河鄉黨委、政府心系群眾,不等不靠,快速作為,書記、鄉長沖鋒在前,團結帶領黨政班子成員和全鄉黨員、干部和群眾奮勇抗洪搶險救災,保證了大災之中全鄉無一人傷亡。在抗擊自然災的嚴峻考驗中,楊河鄉充分發揮了黨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團結協作、攻堅克難,用行動詮釋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深刻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