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上午,2012中國天水·武山蔬菜博覽會隆重開幕。出席開幕式的全省各市州縣領導、福建南安、泉州兩市黨政領導,以及全國11個蔬菜專業市場負責人及蔬菜企業客商代表共300余人,通過實地參觀武山縣國家級蔬菜標準化示范縣清池核心示范區、山丹周莊蔬菜產業示范園,全面了解了武山蔬菜產業發展情況,并對武山蔬菜產業發展規模、園區建設、科技提升、間作套種、種植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給予高度贊賞。“特別認為,武山縣農民群眾在生產實踐過程中發明的多層覆蓋技術,有效地克服了塑料大棚蔬菜在較低溫度條件下上市較遲的缺點,能有效調節蔬菜上市周期,大大提高了經濟效益,非常值得在全國范圍內廣泛推廣應用。”
武山是全國蔬菜標準化示范縣、全國首批設施蔬菜標準園創建縣、全國綠色農業示范縣、中國韭菜之鄉、全省無公害蔬菜生產示范縣,天水重要的蔬菜產區和蔬菜集散中心、信息交流中心。近年來,武山縣致力于把蔬菜作為富民強縣的戰略性主導產業來培育,緊緊圍繞建設中國西部蔬菜產業強縣、關中—天水經濟區重要蔬菜外銷基地、全國西菜東調基地和西北重要高原夏菜生產基地的目標,按照“建基地、扶龍頭、活流通、創品牌”和“抓點、擴面、提質、增效”發展思路,采取政府推動、園區帶動、市場拉動、服務聯動和產業互動的“五動措施”,建成國家級蔬菜標準園2個、標準化蔬菜生產示范區5個、特色蔬菜生產基地7個,蔬菜種植遍布全縣15個鄉鎮215個村8.5萬農戶,專業村達到126個。因地制宜推行日光溫室、塑料大棚、地膜覆蓋、露地栽培、間作套種和復種蔬菜“六大模式”,注冊了“盤龍”韭菜等25個蔬菜商標,認證了萵筍等21個國家A級綠色食品、9類有機產品,建成了以農業部定點批發市場和商務部“雙百”市場――洛門蔬菜批發市場為主的各類蔬菜市場126個,扶持發展金隴公司真空凍干脫水蔬菜生產線和森源果蔬等50多個蔬菜龍頭企業,制定了航椒等14個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發展蔬菜經銷組織130多個,形成“萬人種蔬菜,千人搞運銷,百人跑市場”的產銷格局,武山蔬菜遠銷全國24個省、市及韓國、日本、歐盟等國家和地區。通過10多年的艱苦努力,武山蔬菜品種日益繁多,種植規模不斷擴大,產品質量明顯提高,管理技術更趨完善,營銷渠道逐漸順暢,蔬菜產業成為武山縣的一大主導產業,有效帶動了縣域經濟快速發展。
至目前,全縣蔬菜種植面積達31萬畝,其中設施蔬菜12萬畝,蔬菜總產量81.6萬噸,總產值10.5億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46%,已初步形成了種植區域化、生產標準化、服務社會化、產銷一體化、流通信息化的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