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鄉明,水是故鄉甜,酒是故鄉醇,人是故鄉親……”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孫存蝶今年6月份在武山舉辦了“寧遠情”專場演出后,時隔半年,于12月29日再次來到他的第二故鄉——武山,實地參觀了解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并盛贊武山發展快、變化大。縣委書記張建杰、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陳鴻和副縣長李菊霞陪同。
孫存蝶先后深入寧遠生態園、南北濱河路風情線、武山大道等地,詳細參觀了解了武山經濟社會特別城市建設取得的成就,在看到武山的發展變化后,他豎起大拇指,十分高興的說,“每一次來武山,都讓我心潮澎湃、感慨萬千。武山遇上了改革發展的好政策、千載難逢的好機遇、精明能干的好領導,近年來,經濟社會實現了快速發展,城鄉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人民生活得到了有效改善。特別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寧遠生態園、武山大道等一批重點項目的建成,進一步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品位,為打造宜居宜業宜商的關中—天水經濟區三級城市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今后,相信在縣委、縣政府和父老鄉黨的共同努力下,將會把武山建設得更加美好。”
孫存蝶是從武山走出去的秦腔表演藝術家,是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獲得者,曾先后在《卷席筒》《拾黃金》《頂燈臺》等20多出戲中擔任主要角色,表演詼諧、滑稽,有著獨特的表演風格。他在武山工作、生活了八年,武山的山山水水和勤勞善良的鄉親給他留下了非常難忘的記憶。孫存蝶先生始終眷戀著養育他成長的這方熱土,對家鄉總有一種難以割舍的情懷,對家鄉人民更有一份揮之不去的思念和牽掛,時時刻刻關心、關注和支持著家鄉的發展變化,無論走到哪里都說“武山好、好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