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29/BeyondPic/2011-12/8/1323315868197532-1323315868205730.jpg)
12月8日上午,武山縣委副書記、縣長索鴻賓接受了中新社甘肅分社記者的專訪。
“武山是國家級蔬菜標準化示范縣、全國綠色農業示范縣、全國首批設施蔬菜標準園創建縣、全國科技進步縣、“中國韭菜之鄉”、“全國武術之鄉”、“中國書畫藝術之鄉”,素有隴上“玉器之鄉”的稱譽,是關中—天水經濟區規劃建設的三級城市。”在向記者介紹武山縣情時,索鴻賓自豪的說。
![](/Files229/BeyondPic/2011-12/8/1323315868197532-1323315868218087.jpg)
索鴻賓介紹了武山縣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他說,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武山縣委、縣政府團結帶領全縣人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搶抓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擴大內需政策、建設關中——天水經濟區等歷史機遇,按照“做強農業產業,壯大工業經濟,激發商貿活力,培育旅游優勢,提升科教水平,推進城鄉一體”的發展思路,開拓創新,真抓實干,農業農村工作有力推進,工業經濟不斷壯大,商貿旅游初顯優勢,城鄉面貌日新月異,社會事業協調發展,民生保障顯著改善,經濟社會步入了加快發展、和諧發展、科學發展的新階段。
“武山旋鼔被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武山縣是如何進行保護和發掘的?”索鴻賓在回答中新社甘肅分社副主編張玉璽關于武山旋鼓的保護和發掘工作時說,武山旋鼔不僅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武山非常重要的一張名片。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武山旋鼓的保護和發掘工作,一方面保護身懷絕技的老藝人,培養一批技法精湛的傳承人,另一方面,不斷加大投入,加強對武山旋鼓的包裝、推介和提升,使其逐漸走向舞臺化、大眾化、專業化。
“蔬菜是武山的主導產業,武山縣是如何應對蔬菜價格大幅度波動帶來的沖擊的?”記者問及這一問題時,索鴻賓說,我們首先保證了蔬菜的優良品質,大力發展綠色無公害蔬菜,加強蔬菜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示范、推廣,實行精細化管理,讓人們吃上放心菜;同時,不斷拓寬營銷渠道,減少蔬菜銷售中間環節,實現農超對接,積極應對市場波動,盡可能減少市場價格大幅度波動的沖擊。
![](/Files229/BeyondPic/2011-12/8/1323315868197532-1323315868219226.jpg)
談及今后的發展,索鴻賓充滿信心,他暢談了下一階段武山的工作思路、奮斗目標和具體措施,用“九個著力”描繪了武山發展的宏偉藍圖。他說,縣委、縣政府將緊緊圍繞跨越式科學發展的總目標,始終堅持農業立縣、工業強縣、商貿活縣、旅游富縣、科教興縣、生態靚縣,全力實施“11253”區域發展戰略,即建設一強縣(中國西部蔬菜產業強縣)、一中心(隴東南區域性物流中心)、兩示范(全省新農村建設示范縣、全省生態文明示范縣)、五基地(西北重要的蔬菜產銷基地、全省優質綠色食品加工基地、全省新型建材工業基地、全省旅游工藝品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全省品牌勞務輸轉基地),打造三品牌(世界摩崖大佛祈福圣地、中國韭菜之鄉、西北最佳溫泉湯浴康體目的地),全面建設富裕武山、生態武山、人文武山、和諧武山、魅力武山。一是著力抓好項目工作上臺階。將全力以赴抓好項目工作,圍繞長遠發展,積極儲備、銜接、爭取一批好項目大項目,加強項目管理,狠抓項目實施,不斷加快經濟社會發展步伐。二是著力抓好工業經濟求突破。將加快縣工業園區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完善服務體系,落實優惠政策,積極引進一批綜合實力強、科技含量高的工業企業,切實增強發展后勁。三是著力加快蔬菜產業上水平。將堅持把蔬菜作為戰略性主導產業來培育,大力推進“一線四片兩帶”蔬菜產業建設,建成高新科技蔬菜示范園,改造提升洛門國家級蔬菜批發市場,做好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打響蔬菜品牌,延長產業鏈條,搞好市場營銷,實現農超對接,努力提升蔬菜品質和生產效益。四是著力促進商貿物流業增活力。將繼續實施“萬村千鄉”等市場工程,建立較為完善的城鄉市場體系,大力發展電子商務、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等新興產業,力爭把武山建成隴東南區域性物流中心。五是著力發展文化旅游業創特色。將抓好文化旅游產業開發,突出“紅、黃、藍、綠、墨”為主題的多彩旅游,積極推進拉梢寺“申遺”和水簾洞4A景區創建,努力把水簾洞打造成“百萬游客景區”,加快木梯寺、老君山等重點旅游景區開發,進一步打響“祈福圣地•大福武山”和“西北最佳湯浴康體目的地”兩大旅游品牌,不斷提高武山旅游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同時,加強區域協作,積極主動融入大關中旅游圈,實現旅游產業的聯動發展。六是著力呈現城鄉環境新面貌。將積極實施大城區發展戰略,以武山大道為紐帶,加快城市開發建設,大力改善人居環境,著力打造關中——天水經濟區宜居宜業、特色鮮明的三級城市;同時,加快推進以六個建制鎮為主的二輪小城鎮開發進程和以馬力北順、柴莊等8個省級試點村為重點的新農村建設進程,大力改善城鄉面貌。七是著力促進社會事業、民生改善廣覆蓋。將繼續實施教育優先戰略,加快基層醫療事業發展,抓好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逐步完善社會保障服務體系,全力辦好民生實事,大力促進民生改善,推進和諧社會建設進程,讓人民群眾更多的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八是著力創新社會管理促和諧。將進一步依法加強社會管理,狠抓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不斷加大對各類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積極化解各類社會矛盾和糾紛,全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同時,不斷夯實基層法制基礎,健全基層管理和服務體系,著力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確保社會和諧穩定。九是著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提效能。將加強政府自身建設,以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出發點,堅持依法行政,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不斷提高執政能力和抓落實、促發展的水平。
![](/Files229/BeyondPic/2011-12/8/1323315868197532-132331586822286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