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的兇犯已是風燭殘年,走路也要民警攙扶
老武在看守所吃牛奶泡饅頭命案懸而未破
文/圖本報記者王蘭芳
1984年3月,武山洛門“3·13”血案震驚全縣,血案制造者背負著一死一傷命案亡命天涯;
28年的曠日追捕終因嫌犯蹤跡全無而遙遙無期。28年后,當“死”而復生的兇手以投案自首的方式再次出現(xiàn)在人們面前時,已是步履蹣跚風燭殘年……
10月10日上午11時許,武山縣洛門鎮(zhèn)南街村村民與往常一樣忙碌著、人聲嘈雜。近年來城鎮(zhèn)化步伐的加快讓這個昔日的城邊村看起來與縣城無異。
1984年3月13日發(fā)生在此處的一樁兄死弟傷的血案,由于時間過得太久,加之此處人口流動太大,現(xiàn)在這個地方知道此事的人已經(jīng)不多。
然而,在洛門鎮(zhèn)某單位上班的劉云一說起這事,言語中仍難掩對逝者的懷念和對兇手的憎恨。
劉云已年過5旬,正是當年洛門“3·13”血案中幸免于難的弟弟。
“我家有一間臨街鋪面,當時的‘市管會’不知怎么就把鋪面讓給了老武,我們一直討要但沒有任何結果。1984年3月13日,老武突然沖到我家,也沒多說幾句話就把一把石灰撒到我哥的臉上,然后持刀就砍,只記得我哥的頭上好像被重重砍了一刀,我的右肩部和腰部也挨了兩刀,之后我就不知道了,等清醒過來時人已經(jīng)躺在醫(yī)院。這時我才聽家人說我哥已走了!”
案發(fā)后,武山警方緊急出動,但兇手早已逃之夭夭。
一場曠日持久的追捕戰(zhàn)打響了。
近30年來,武山縣公安局的領導換了一屆又一屆,洛門派出所的所長退了一茬又一茬,然而對老武的追捕卻絲毫沒有放松過。
“我是2006年到任的,從我坐在這個位子上的第一天起,這起命案指標就背到我身上了!”現(xiàn)任洛門鎮(zhèn)派出所所長薛書全說。
“案發(fā)后到我來前,這個派出所換了最少10任所長,這起命案的材料像接力棒似的一屆屆傳了下來,隨著時間的推移,與案件有關的線索和資料越來越少。盡管發(fā)案后警方鎖定在逃的老武是嫌疑人,但他一天不歸案,這案子就要懸一天,無法定案。”
據(jù)洛門鎮(zhèn)派出所調查,案發(fā)前,時年53歲的老武是縣城某單位職工,妻子也在縣城工作。由于種種原因,兩口子一直沒有生育,領養(yǎng)了一子一女。案發(fā)后,當時正值年幼的兩個孩子回到生父母身邊。從此,老武似乎從人間蒸發(fā),斷了一切聯(lián)系。
“那時候,通訊設備少之又少,而第一代身份證也是1987年才開始辦理的,因此給追捕老武帶來很大困難。”薛書全說。
薛書全到任后研究案情時了解到,由于發(fā)案時間長、逃亡時間久,2006年全國公安聯(lián)網(wǎng)后,老武是武山網(wǎng)上追逃的第一人。
記者在在逃人員檔案上看到,老武的照片仍是年輕時的照片。嫌疑人“死”而復生
在今年的全國清網(wǎng)行動中,“老武命案”自然成了洛門派出所重點排查的案件之一。
此次排摸中,一個意外消息傳來,犯罪嫌疑人的家人稱老武已經(jīng)于2005年因病去世了!
活要見人,死要見尸,這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負責該案的洛門鎮(zhèn)派出所民警覺得,28年來,盡管這個消息來得突然且未經(jīng)證實,但至少是多年來關于老武案件中惟一有價值的消息。
辦案民警以查實該消息是否屬實為案件突破口,開始順藤摸瓜。
為了找到老武的“墳頭”,民警們沒有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先直奔老武的老家武山縣嘴頭鄉(xiāng),對其家屬、關系人及落腳地進行走訪調查,得知其家屬有可能在蘭州的消息后,又輾轉蘭州、白銀兩地。最后,當民警好不容易打聽到老武當年養(yǎng)子的住址后,見到了其養(yǎng)子的愛人,兒媳稱,公公于2005年因病去世。之后,民警了解到,養(yǎng)子的生父的確是2005年去世了,而媳婦口中的公公指的也是生父,至于養(yǎng)父的事,媳婦并不知情。
隨后,幾經(jīng)周折,民警們見到了老武的妻子,其妻稱丈夫已于2005年農(nóng)歷八月去世,后事是武山縣城關鄧家堡的親戚鄧某幫忙處理的,具體埋在哪里,她也不知道。
人去世了家屬卻不知墳頭在哪兒?這在向來重視喪葬禮儀的當?shù)貋碚f,有些難以讓人信服。
民警們顧不上長途疲勞,連夜趕回鄧家堡。
當?shù)弥窬{查老武的事時,當事人鄧某一時情急,趕忙一個勁兒地說:“人是我叫來的人處理的,我也不知道當時埋在啥地方了!”說完,在民警的追問下,他一一說了幾個人的名字。
隨著案件調查的進一步深入,民警們心中的疑團越來越重。不可思議的是,鄧某口中所說的幾個人現(xiàn)已全部去世,死無對證!“在接下來的調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鄧某所說的當時給他幫過忙的一個人早在2002年就去世了,人早死了怎么還會在2005年8月幫著埋人呢?其次,另一個人雖說是2006年1月去世的,但因得重病,2005年8月炕都下不了,因此也不可能去幫這個忙。”辦案民警覺得鄧某事先為此事做足了功課,但謊言終究是謊言!
第二天,民警們再次站在鄧某身邊時,鄧某深知自己的謊言被揭穿了。
“老武的家人給我打電話,‘后事’處理一事也是他們安排讓我說的。”鄧某說。
考慮到老武已年過8旬,繼續(xù)過顛沛流離、居無定所那種不安生日子的可能性不大。于是,辦案民警再赴蘭州,給他的妻子做工作。
“事情明擺著,80多歲的人了有病不敢去看,這種提心吊膽躲躲藏藏的日子,他們也備受煎熬。”薛書全說。“剛開始,家人也有顧慮,最后慢慢也就想通了!”自首為求心安
9月25日下午5時許,在老伴的陪同下,老武在洛門派出所投案自首。雖說年事已高,但他思維清晰,對自己當年所犯罪行供認不諱。
28年后,武山洛門“3·13”命案宣布告破。
據(jù)老武交代,案發(fā)前,同村劉家有間鋪面賣給了當時的“市管會”,而他則是從“市管會”處將鋪面買了來。沒想到劉家突然找他要鋪面,他自然不同意,雙方為此鬧得很不愉快。案發(fā)當天,他正在上班,突然有人跑來說劉家正在拆鋪面,他跑去看時,房子的瓦片幾乎都沒了,他沒攔住。眼瞅著自己的房子被人拆掉,情急之下就把傻事干下了。“由于發(fā)案時間太長,當時處理案子的民警早都退休了,因此,關于案件是如何發(fā)生的,老武的交代和劉云的說法有出入,但無論如何,老武當時殺人了這是事實。”辦案民警說。
經(jīng)歷28載逃亡路,當時的犯罪嫌疑人老武如今已變成一名耄耋老者。“投案那天下午,當我站在派出所2樓的窗戶邊看到老武被民警攙著從車上下來,他佝僂著腰無法直立行走時,我心頭一驚,誤以為民警給老武戴了刑具,忙跑下去近身查看,發(fā)現(xiàn)老武因年事已高,即使正常行走也需要人攙著。說實在的,他現(xiàn)在這個樣子,就是堂而皇之地進10趟公安局,也沒人能把他認出來。”武山縣公安局局長閆甲午說。
10月10日下午3時許,記者在武山縣看守所談話室見到老武時,他在兩名年輕在押人員的攙扶下,坐了下來。
據(jù)老武講,他當時把人捅傷后,害怕被追究責任就跑了!當時身上沒錢,跑到火車站后爬上火車就逃到了北京,一邊乞討一邊找活干。在北京呆了不到1年,心里老惦記著自己犯下的罪,又爬上火車往回走。當車行至寶雞時,正好遇上一個從武山一帶過去的養(yǎng)蜂人,從這人口中得知被捅的兩人中一人死了時,他覺得寶雞不能呆了,于是又逃到上海。沒過兩天,心里老是七上八下的,看見警察就想跑,最后,在他跑新疆的半道上,流落到了四川成都等地,在逃亡的后20年時間里,他選擇了用刻碑換飯吃。“在逃亡的28年中,有多一半時間是在乞討中度過的。”老武說。
2005年,他感覺身體一天天力不從心,想盡法子和妻子取得聯(lián)系,并將妻子帶到蘭州,靠妻子的退休工資度日。
今年,武山縣公安局的民警多次找到家人,規(guī)勸他自首。想想自己年齡這么大了,已是有今天沒明天的人了,如果再不將自己當年犯的案件交代清楚,恐怕就沒人能說清了。這樣一想,自己也就想通了。“盡管這份悔悟來得太遲,但最起碼在一輩子結束前將壓在心頭幾十年的事放下了,自己也就心安了。”老武說。
來到派出所的當天晚上吃完飯不到10分鐘,老武的呼嚕聲就響起了。第二天他給民警說:“踏踏實實睡的這一覺,是28年以來第一個安穩(wěn)覺。”案了血債難了
隨著老武的到案,曾引起轟動的“3·13”案件塵埃落定。“這個人你認識嗎?”記者指著老武投案自首時警方拍的照片問當年血案的幸存者劉云。“不認識!”他定定地盯了照片一會兒,語氣肯定地回答。
當站在一邊的薛書全告訴他這就是當年的老武時,劉云臉上掠過一絲激動,這輩子還能見到活著的老武,他有些意外。“案發(fā)后,由于二哥不幸身亡,侄子一家曾對我有些誤會,我們之間的來往就很少了。案發(fā)后的10多年里,我曾無數(shù)次去過老武家打聽他的下落,然而音信全無。我曾暗自發(fā)誓,一定要把這個人逮回來,給死去的二哥討個說法。”劉云說。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覺得自己此生還能見到活著的老武的希望越來越渺茫。“我當年才20出頭啊,當時雖說搶救過來把身體的傷治好了,可心頭的陰影至今無法散去。現(xiàn)在好了,他到案了,也算給死者有個交待了,就看法律怎么處理吧!”劉云的態(tài)度很堅決:“難道因為他老了不能動了,一筆壓在我心頭幾十年的血債就一筆勾銷嗎?”
9月26日,老武涉嫌故意傷害致死罪被武山縣公安局刑事拘留。記者了解到,由于該犯年老多病,腰椎曾受傷不能正常行走,平時借助拐杖且要他人攙扶。到看守所后,由于生活不能自理,需同監(jiān)室的人照顧護理。與此同時,他自稱一直腰腿疼,入所后舊病加重,不但不能正常排便,而且看守所提供給在押人員的飯菜他也不能吃,每日只能靠藥物和奶粉泡饅頭維持。9月28日,他被送往縣醫(yī)院檢查,醫(yī)院診斷其患有“陳舊性腰椎骨折”、“腰椎骨質增生”。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看守所條例》中,羈押人員在羈押過程中有可能發(fā)生生命危險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以及70歲以上老年人,看守所可以不予收押。收押后發(fā)現(xiàn)上述情況的,看守所應當書面通知辦案機關依照變更強制措施的規(guī)定,建議對該犯變更強制措施。
10月10日,武山縣公安局局長閆甲午對記者說:“這起積案雖說破得有些艱難,但最終是破了。現(xiàn)在看來,嫌疑人老武是截至目前我們所有案件到案的在逃人員中,逃亡時間最長,年齡最大的自首人員。日前,縣公安局已接到看守所遞交的申請,對老武將采取什么管制措施方才妥當,局里正在研究。”(文中人物除公安人員外,其余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