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22/BeyondPic/2011-1/21/2011012018110729031.jpg)
1月20日上午,市人大代表、武山縣委書記張建杰參加武山代表團討論《政府工作報告》。
張建杰說,李文卿市長在市人大五屆六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總結工作實事求是,分析形勢客觀準確,謀劃工作思路清晰,部署工作重點突出,緊緊圍繞省、市全委擴大會議和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通篇貫穿了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抓住了轉變發展方式、推動跨越式發展這條主線,非常切合天水市市情和發展狀況,具有很強的前瞻性、思想性、實踐性和創新性,為全市跨越式科學發展描繪出了新藍圖,催人奮進,令人振奮。
![](/Files222/BeyondPic/2011-1/21/11012014082befd860fe0111ea.jpg)
張建杰說,《報告》在“十二五”工作謀劃和2011年工作安排中,從洛禮二級公路建設、渭河川道區設施蔬菜基地建設、省級新農村建設、商貿市場建設、旅游產業開發等多個方面16處提到了武山,充分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對武山發展的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也是對武山發展提出的明確要求,縣委、縣政府將不遺余力的抓好落實。具體說,就是要圍繞《報告》提出的目標任務,全力實施建設一強縣(中國西部蔬菜產業強縣)、一中心(隴東南區域性物流中心)、兩示范(全國蔬菜標準園創建示范縣、全省新農村建設示范縣)、五基地(關中一天水經濟區重要的蔬菜外銷基地、全省優質綠色食品加工基地、全省新型建材工業基地、全省旅游工藝品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全省品牌勞務輸轉基地),打造三品牌(水簾洞拉梢寺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中國韭菜之鄉、西北最佳溫泉湯浴康體目的地),努力建設富裕武山、生態武山、和諧武山、魅力武山的“11253”區域發展戰略,著力抓好五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一是要抓特色,做強做優農業特色產業。《報告》提出,要實施“西菜東調”基地建設等重點農業產業化工程,武山要立足全市“南林、北果、東牧、西菜”的產業布局和特色優勢,在農業農村工作上全力抓好六件事。一要按照“抓點、擴面、提質、增效”的蔬菜發展思路,落實扶持農業產業化蔬菜種植、技術推廣資金增加到500萬元,強力推進“一園三區”(渭河流域10萬畝標準化設施蔬菜產業園、四門西山梁區域山地復種蔬菜示范區、南部二陰山區正茬豆角種植示范區、北部淺山干旱區復種蔬菜示范區)建設,擴建設施蔬菜6000畝,新增蔬菜9000畝,進一步打響“中國韭菜之鄉”品牌,努力把武山建成關中——天水經濟區重要的蔬菜外銷基地,全力打造中國西部蔬菜產業強縣。二要全面抓好洋芋良繁基地建設,擴大種植規模,把武山建設成集良繁、種植、科技推廣、加工為一體的全省洋芋產業基地縣。三要加快草食畜牧業,大力推廣生態養殖,積極發展冷水魚、放養雞等特色養殖,扶持已建養殖小區發展,提高養殖業標準化、規模化水平。四要大力扶持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不斷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和商品轉化率,全面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五要切實抓好整村推進和連片集中開發,大力發展勞務經濟,促進農民持續快速增收。六要不斷改善農業農村基礎條件,大力實施灌渠改造、水土保持、堤防建設、“雙通”工程、安全飲水、能源沼氣、農網改造以及農業綜合開發等重點項目,基本實現川區水利化、山區梯田化、道路網絡化、飲水安全化。
二是要抓優勢,培育壯大縣域工業經濟。一方面,武山將緊緊抓住天定高速公路建成通車的機遇,依托礦產、農副產品等資源優勢,切實加快工業經濟發展。一要大力發展建筑建材、礦產開發、農副產品加工和新型工業,推進全省新型建材工業基地、優質綠色食品加工基地和玉器旅游工藝品加工基地、優質綠色食品加工基地和玉器旅游工藝品加工基地,積極論證編制鉬產業循環經濟規劃,加快溫泉鉬礦開發利用。二要加快工業園區建設,以縣工業園區為中心,四門食品工業園和鴛鴦建材工業園為兩翼,不斷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全面落實掛牌保護、土地出讓、投資擔保等優惠政策,積極引導和吸納企業落戶,力爭今年有6戶投資額2000萬元以上的企業入駐園區。三要引導企業加強管理,積極開展節能減排和技術改造,大力扶持祁連水泥、天晨酒業和金隴、綠源等現有企業發展壯大,加強農產品基地建設,加大融資力度。另一方面,要始終堅持發展抓項目,全方位、多渠道、傾全力抓項目、爭資金、引客商,努力提高項目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力。一要準確把握國家產業政策和投資導向,積極發展循環低碳經濟,做好項目儲備、爭取、引進和實施,力爭今年爭取項目投資6億元以上。二要按照“依托平臺、引大引強、優勢互補、互利互贏”的思路,建立健全招商引資考核獎懲機制,搞好招商引資的跟蹤服務,切實提高簽約項目履約率。三要加強與省內外特別是陜西關中地區的交流與合作,積極組團參加各類重大節會,廣泛吸引外地客商投資興業,力爭在礦產和旅游資源開發、農業產業化經營、商貿流通發展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力爭完成6.8億元的招商引資任務。
三是要抓提升,加快推進商貿旅游業發展。按照《報告》提出加快推動商貿旅游業轉型升級的要求,切實搞活商貿流通,精心打造旅游品牌,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努力培育縣域經濟新的增長點。一要繼續實施“退市還路”等項目,新建一批綜合市場、專業市場和便民市場,加強現有市場規范管理和改造升級,建成較為完善的城鄉市場體系。二要加快建設洛門、城關、鴛鴦三大物流園區,大力發展電子商務、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等新興產業,力爭把武山建成隴東南區域性物流中心。三要緊緊圍繞打造水簾洞等百萬人次景區的要求,積極推進拉梢寺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和水簾洞4A創建工作,抓好重點景區深度開發和宣傳推介,全力打造“石窟藝術、特色文化、休閑度假、綠色生態、紅色旅游”五大旅游精品,打響拉梢寺摩崖浮雕和溫泉湯浴兩大品牌,加快推動旅游產業快速發展。
四是要抓基礎,大力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堅持城鄉聯動、以城帶鄉,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改善城鄉基礎條件,促進大城區、小城鎮、新農村協調發展。一要積極實施城關東延、洛門西進的城市發展戰略,加快大城區建設,切實抓好“八路、兩橋、一廠、一線”建設,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不斷提高縣城品位。二要依托區位優勢和特色產業優勢,積極實施二輪小城鎮后續開發,著力打造洛門、灘歌、鴛鴦等中心城鎮經濟圈,輻射帶動周邊地區快速發展。三要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全面實施“川區示范、山區推進”行動,重點抓好8個省級新農村試點村建設,加快統籌城鄉等方面的制度建設和創新。四要抓好交通、能源、生態、市政建設等方面項目的爭取,配合實施好洛禮和武漳二級公路、凱迪生物質能源、中衛——貴陽天然氣聯絡線等重點項目。
五是要抓保障,堅持不懈的改善民生。一要統籌發展社會事業,推動教育優先發展,健全衛生醫療服務體系,加強科技推廣應用,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和文化產業開發,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二要不斷健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擴大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女職工生育保險、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鄉救助覆蓋范圍,逐步提高城鎮干部職工、城鎮居民醫保實際報銷比例,加大對低收入者的幫扶救助力度,切實增強社會保障能力。三要以解決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為重點,堅持每年為群眾興辦一批實事、好事,讓更多的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特別在今年,要按照“普惠性”和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當年辦結的原則,重點在就業再就業、保障性住房、交通道路、上學、就醫等方面興辦十二件實事。四要扎實推進“平安武山”建設,深入推進社會矛盾化解、社會管理創新、公正廉潔執法三項重點工作,進一步鞏固省級平安縣成果,全力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