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14/BeyondPic/2010-1/19/10011909082ba3de773f3f43af.jpg)
1月18日下午,武山縣長張建杰在武山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李市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熱情洋溢、鼓舞人心,實事求是、立意高遠,通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執政為民這一要求,緊扣跨越式科學發展這一主題,貫穿了“保增長、擴內需、強基礎、調結構、保民生、促和諧”這一主線,是一個求真務實、銳意進取、振奮人心、催人奮進的報告。報告有四個非常鮮明的特點:
![](/Files214/BeyondPic/2010-1/19/1001190908d7fcee7739a030f2.jpg)
一是總結工作實事求是,全面翔實。報告在2009年工作的回顧中,從十個方面全面細致地總結了過去一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和所做的大量工作,運用了123個翔實準確的數據客觀地描述了全市各行各業的發展速度、發展成果和發展質量,并深刻分析了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總結工作實事求是,重點突出,有一說一;分析問題深入準確,矛盾不回避,問題不藏掖。
二是謀劃工作思路清晰,積極可行。報告在進一步深化對市情認識,深入分析目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難得機遇和有利條件的基礎上,提出了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這個指導思想,貫穿了省委、省政府“中心帶動、兩翼齊飛、組團發展、整體推進”的區域發展戰略,突出了市委“1135”發展思路和全市需著力加強的五個方面重點。這個指導思想,很好地把自身優勢和中央、省上的政策結合起來,把區域發展和產業發展結合起來,把重點突破和整體推進結合起來。這個指導思想,既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也符合天水的實際,更符合廣大人民的期盼,必將為加快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發揮積極而重大的作用。工作的奮斗目標充分體現了跨越式科學發展的要求,既積極,又可行,7項主要經濟指標除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外,其余6項增幅均達兩位數,尤其是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為30%,充分體現了市政府加快發展的信心和決心,體現了全市人民加快發展的強烈愿望。
三是部署工作任務明確,重點突出。為了實現既定的目標任務,報告提出了十個方面的重點工作。這十個方面貫穿了中央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體現了市委五屆九次全委擴大會議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的要求,既有對區域發展戰略的謀劃,又有加快經濟社會發展、著力改善民生、全力維護社會大局穩定的具體措施,特別是報告中提出的交通、能源、農業產業化、農業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等方面的工作既有具體任務,又有項目支撐,通過項目實施,完全能夠完成。報告中把加強項目建設作為擴大固定資產投資的主要措施,把實施“工業強市”戰略作為工業經濟提速發展的主要措施,把強化“三農”工作作為農民增收的主要措施,把加快商貿旅游業發展作為擴大消費需求的主要措施,把統籌發展社會事業作為推進社會全面進步的主要措施,把關注改善民生作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主要措施,是市政府運用科學發展觀破解天水發展難題、積極應對金融危機的重大舉措,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
四是政府自身建設要求更高,措施具體。《報告》指出,將從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推進依法行政、轉變工作作風等六個方面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完全符合建設學習型政府、服務型政府、責任型政府、法治型政府、廉潔型政府的時代要求,必將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提高行政效能,開創政府工作新局面,確保各項目標任務的實現。
![](/Files214/BeyondPic/2010-1/19/2010011901503017015.jpg)
張建杰強調,《報告》在2010年工作安排中,先后10次明確提到了武山的工作,涉及財政直管、新農村建設、城鄉一體化發展、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商貿旅游、文化事業、社會保障等多個方面,充分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對武山發展的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為了努力完成好報告提出的各項目標任務,我們將結合武山工作實際,著力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著力加強蔬菜產業建設,著力加快商貿旅游業開發,著力加強和改善民生,積極推進武山經濟社會跨越式科學發展。
一是著力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將武山列為全市城鄉一體化三個市級試點縣之一。我們將按照市級試點縣的要求,緊緊圍繞關中—天水經濟區“一高地四基地”的發展定位和市委、市政府 “1135”區域發展戰略,抓緊編制我縣現代農業、地方工業、商貿旅游、交通運輸、城市建設、社會發展等專項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制定包括城鄉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管理等內容的城鄉一體化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以調整分配結構為核心,以體制改革和戶籍管理改革、完善城鄉基礎建設為突破口,加快構建城鄉一體化的體制機制和硬件。我們將按照大縣城、小城鎮、新農村統籌協調發展的思路,積極實施城關東延、洛門西進、南改北擴、相向發展,建設最佳宜居縣城的發展戰略,加快大縣城開發步伐;突出區域特色,加強產業開發,積極推進二輪小城鎮開發進程;以省級新農村試點縣8個省級試點村建設為重點,全面抓好市、縣級示范村、推進村建設。同時,在去年取得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深入實施城鄉清潔工程和亮化、綠化、美化工程,大力改善人居環境,著力打造生態武山、宜居武山、魅力武山。
![](/Files214/BeyondPic/2010-1/19/1001190908d4e4b25ee553f53f.jpg)
二是著力加強蔬菜產業建設。圍繞全市南林、北果、東牧、西菜的產業布局,武山將立足特色優勢,突出抓好蔬菜產業建設。把蔬菜作為戰略性主導產業來培育,投資300萬元,采取以獎代補的辦法,著力抓好蔬菜的擴面、抓點、提質、增效。以“一線兩區四片”為重點,繼續擴大蔬菜面積,以發展普通棚、復種蔬菜、正茬豆角和精細鮮銷菜為主,新發展蔬菜1.5萬畝。突出“一村一品”,大力發展蔬菜專業村,建成標準化示范基地3.5萬畝;認真落實鄉鎮一把手抓建設、科技特派員抓技術的行政科技雙軌承包責任制,切實加強對已建蔬菜基地和園區的管理;依托各級科普協會,廣泛評選表彰蔬菜技術帶頭人、種菜“狀元”和運銷能手等先進典型,引領全縣蔬菜產業發展。抓好蔬菜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試驗、示范和推廣,大力發展綠色、有機蔬菜,努力提升蔬菜品質。做好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建好綠色通道,培植運銷大戶,強化宣傳推介,打響武山蔬菜品牌,提高蔬菜生產效益。同時,認真實施全市“百龍增收”工程,加快發展蔬菜安全檢測、分等定級、凈菜包裝、精深加工和貯存運銷龍頭企業,促進蔬菜加工轉化增值。積極爭創全國蔬菜標準化示范縣,力爭把武山建成關中—天水經濟區重要的蔬菜外銷基地。
三是著力加快商貿旅游業開發。《報告》對武山洛門金鑫物流園區建設和水簾洞文物保護項目、拉梢寺申遺等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我們將以市政府的工作要求為動力,緊緊抓住天定高速公路年底建成通車的機遇,依托既有優勢,切實加快商貿旅游等第三產業發展。加快渭北綜合市場等“五大五小”市場建設,積極實施萬村千鄉、雙百市場和退市還路項目,規范路邊村頭微型市場的管理,形成較為完善的市場體系,逐步把武山打造成為隴東南區域性物流中心。依托洛門—禮縣二級公路建設,在洛門鎮以開創大市場、發展大物流為重點,抓好物流園區建設和市場體系完善,努力打造承接東西、輻射南北的商埠重鎮。依托縣內豐富的文物、地熱、生態等資源,大力發展旅游業,使之成為新的經濟增長極。抓好國家文物局水簾洞和木梯寺文物保護項目實施,搞好拉梢寺環境整治,確保“絲綢之路”申遺工作取得成功。動員各方力量,加大資金投入,切實加強水簾洞開發,積極爭創國家4A級旅游景區。同時,加快賓館飯店、導游隊伍建設,努力提高旅游接待能力,著力打造石窟文化、生態風情、休閑度假等精品旅游線路,培育各具特色的“農家樂”等鄉村游,強化宣傳推介,加強區域協作,積極主動融入大關中旅游圈,實現旅游產業的聯動發展。
四是著力加強和改善民生。《報告》明確提出2010年市政府要辦好的12件民生實事,涵蓋了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吃、住、行以及扶貧、教育、體育、旅游、就業、社會管理等多個方面,這為我們繼續關注和改善民生提供了非常好的平臺和機遇。我們將按照市上的統一要求,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工作措施,確保這12件實事中涉及我縣的工作全部得到有效落實。在此基礎上,我們還將積極辦好我縣2010年的10件民生實事:全面實施新農保試點工作,力爭參保率達到85%以上,解決22萬農村居民老有所養的問題;落實農村公益事業“一事一議”獎補政策,投資1000萬元,搞好村內道路硬化、支渠襯砌和村容村貌整治等農村公益事業建設;投資100萬元,實施城區南城門等20條巷道硬化、亮化,解決城區群眾行路難的問題;積極落實干部職工住房公積金和醫療保險政策,配套財政資金1610萬元,將基金統籌比例從2%分別提高到5%和6%,等等。通過市、縣兩級實事的辦理,大力促進民生改善,推進和諧社會建設進程,讓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多改革發展成果。
總之,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是一個立意高遠、緊扣發展、實事求是、關注民生的《報告》,不僅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起到重大而又深遠的影響,也必然對各縣區縣域經濟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我們將按照《報告》的要求,全力以赴抓好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大力推進經濟社會跨越式科學發展。
同時,張建杰就切實重視武山蔬菜產業發展、洛門農機市場建設、水簾洞4A級景區創建、小城鎮建設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意見和建議。
![](/Files214/BeyondPic/2010-1/19/201001190151284582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