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山”是如何建設的
——武山城建拆遷建設的“和諧效應”解讀
特約記者 陳曉明 何輝
![](/Files208/BeyondPic/2009-5/1/2009043023013884092.jpg)
![](/Files208/BeyondPic/2009-5/1/2009043023070068090.jpg)
“城關東延、洛門西進、南改北擴,相向發(fā)展,建設一個最佳宜居大縣城”。這是武山縣城鎮(zhèn)建設新思路。
建設“大武山”、建設大縣城,最大難題是拆遷。與往年相比,武山縣今年的拆遷范圍最大,涉及拆遷戶也最多。4月份以來,縣上各有關單位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積極配合,始終堅持陽光拆遷、依法拆遷,做到政策交底、補償公開、客觀公正、讓利于民,整個拆遷過程順利平穩(wěn),沒有一起糾紛或上訪事件,真正凸顯出了“和諧效應”。
武山縣提出,要在三至五年內達到生產生活設施基本配套,發(fā)展空間布局基本拉開,管理的機制體制基本建立,實現城關、洛門兩鎮(zhèn)一體的發(fā)展格局。遠期目標是:20年內縣城面積發(fā)展到20萬平方米,居住人口達到20萬人,建設基礎設施配套,功能健全完善,承載能力增強,生活環(huán)境優(yōu)良,發(fā)展活力旺盛的中等城市。
杜天錄原先在渭北有一套兩層磚混結構房屋,這次被列入拆遷范圍。工作人員上門為他做工作,講政策。一番番話,感動了杜天錄,他的出租車停了幾天,召集親戚朋友,在短時間內完成了搬家,拆掉了舊樓房。有關單位通過電視、廣播等多種形式,大張旗鼓地廣泛宣傳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和拆遷的重大意義,尤其把拆遷范圍、時間要求、補償標準、獎勵政策等關鍵環(huán)節(jié)作為重點進行了宣傳,讓群眾真正掌握政策,切實增強群眾的依法拆遷意識,主動配合縣上的拆遷工作,盡量減少和避免矛盾糾紛,確保不發(fā)生上訪特別是群體性、越級上訪事件,全力維護社會穩(wěn)定!
在理解與支持中,拆遷工程得到順利進行。
郭梅的住宅區(qū)列入了城關二小建設區(qū)域。她的兩個孩子在外地上學,家庭非常困難,是歷年遺留下來的拆遷戶,工作人員一次次地上門做動員、講縣城建設的重要性,終于感化了她,5月下旬完成了拆遷。陳門村的王全來,多年一直從事“三粉”加工,拆遷直接影響了他的加工生產,雖然有損失,但他還是顧全大局,不計個人得失,不但帶頭完成了拆遷,還向周圍鄉(xiāng)親廣泛宣傳政策,讓大家都積極配合大縣城的建設工作。
拆遷補償,在陽光下操作
今年該縣的拆遷工程主要在城區(qū)渭北三條道路、寧遠大道中段和火車站區(qū)域。城區(qū)寧遠大道中段及渭北三條道路建設是該縣“十一五”期間城鎮(zhèn)建設的一個重大戰(zhàn)略舉措。在確定拆遷范圍內,涉及拆遷戶255戶,企事業(yè)單位13家,居民242戶。
在拆遷過程中,該縣始終堅持陽光拆遷、和諧拆遷、依法拆遷、政策交底、補償公開,客觀公正、讓利于民。陳門村村民馬亮,一家5口人,仍然居住在七八十年代的土坯房中,一直對拆遷帶有抵觸情緒。但是縣城日新月異的變化以及工作人員讓利于民的良好工作作風,使他愉快地完成了拆遷。
補償工作是拆遷建設的重點。按照縣上出臺的《實施方案》,對拆遷補償和安置工作都作了明確的規(guī)定,同時明確了拆遷的獎勵措施。一把尺子量到底,各有關單位嚴格按照規(guī)定操作,整個過程讓群眾參與,讓群眾監(jiān)督,做到透明、陽光,公開、公正,盡可能地讓利于民。在各單位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拆遷丈量工作已全部結束,拆遷面積已達到了16萬平方米,補償安置工作也正在順利進行。
大手筆運作,建設一個美麗的新家園
清晨。濱河路綠樹成蔭,設施齊全,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跳舞,練拳,渭河風情線成了人們晨練和游玩的好去處。近年來,武山縣堅持經營城市的理念,制定了大縣城發(fā)展規(guī)劃,堅持高起點謀劃、大手筆運作、高標準建設,投資350.89萬元的濱河路渭河風情線、火車站廣場環(huán)境景觀等一批重點工程相繼開工。全面啟動實施以“兩橋七路兩場”等城市基礎設施為重點的“北擴東延”工程建設,形成了新一輪城市開發(fā)的主框架,累計投資達3.6億元。城區(qū)面積成倍增大,由原來的3.2平方公里擴展到9.6平方公里。
今年該縣以“擴大規(guī)模,增大容量,完善功能,提高品質,培育產業(yè),增強綜合承載能力”的城市建設新思路,按統(tǒng)籌謀劃,建管并舉,大力實施“469”工程:渭北綜合市場、火車站廣場、垃圾處理場和污水處理場等4場,麗景小區(qū)、濱河南路住宅小區(qū)、7219住宅小區(qū)、工業(yè)園區(qū)、物流園區(qū)等6個園區(qū),寧遠大道路東段、中段,城關至洛門干線大道一期,濱河北路二期,23號、24號等9條道路。同時啟動老城區(qū)巷道硬化、綠化、亮化、美化工程,力爭2—3年時間打通洛門至城關主干道,使縣城面積擴大到20平方公里。
美麗的武山新縣城將崛起在渭水之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