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武山縣委書記溫利平主持召開了縣委常委會議,就1-4月份全縣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和《武山縣實施六大工程促進農民增收工作方案》進行了專題研究。縣人大主任王永宏,縣政協主席頡衛星,以及縣委辦、農辦、財政局、發改局、統計局等單位負責人列席了會議。
會議聽取了縣發改局、統計局、財政局負責人關于全縣1至4月份經濟運行情況和財政收支情況的匯報。聽取了農辦負責人關于《武山縣實施六大工程促進農民增收工作方案》的匯報。
會議指出,今年以來,全縣各黨政組織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努力克服嚴重旱情帶來的困難,按照既定的工作思路和整體工作安排,以項目為抓手,以增收為目的,國民經濟保持了快速發展的勢頭。1至4月份,全縣生產總值完成4.96億元,增長12.3%,完成年計劃19.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5766萬元,增長18.6%,完成年計劃的33.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04億元,增長97.7%,完成年計劃的18.4%;大口徑財政收入完成3121萬元,增長45.4%,完成年計劃的34.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76億元,增長68.3%,完成年計劃的32.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741元,增長18.6%,完成年計劃的36.9%;農民人均純收入完成850元,增長17.1%,完成年計劃的34.2%。
會議指出,雖然前四個月全縣經濟發展較快,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發展后勁不足,可持續發展能力不足;二是城鎮綜合開發力度減緩,民間投資不足。三是保民生、保發展、保穩定的信心不足。為了進一步解決影響和制約武山加快發展的這些問題,會議要求,一要繼續堅持發展抓項目不動搖,以投資拉動發展。投資拉動是發展經濟最有效途徑。因此我們要牢固樹立“項目為綱、項目為先”的思想,舉全縣之力,集全縣之智,千方百計抓項目、爭資金;詳細規劃,精心實施,狠抓項目實施;強化項目管理,使人民群眾在項目建設中真正得到實惠;不斷優化服務、優化環境,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謀劃,篩選論證,切實做好項目的儲備工作,力爭更多、更好的項目落戶武山,大力推動縣域經濟快速、持續、健康發展。二要堅持工業強縣戰略,努力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繼續堅持優化投資環境,狠抓招商引資工作,力爭在礦產開發、農副產品加工、基礎產業培育等重點領域的招商上有新的突破;依托資源優勢,遵循自然規律,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積極推進工業園區建設,做大做強有發展潛力的現有企業,發展壯大洋芋種植等生產型產業,不斷增強工業的聚集效應,努力培育武山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三要全力組織好全民創業工作。全縣上下齊心協力,切實強化發展意識、服務意識、宗旨意識,把優化發展環境和轉變各級干部的作風作為全縣的為政之要和發展之要,努力營造優良的發展環境,全力推進全民創業,切實把廣大人民群眾投身創業謀發展的積極性保護好、引導好、發揮好,在全縣真正形成干部創事業、能人創企業、百姓創家業的全民創業格局。四要大力發展商貿旅游業。以全民創業為促進發展的總抓手和“加速器”,落實政策措施,強化扶持保障,以創業帶動就業,堅持走市場化的道路,大力推進商貿業發展。以渭北綜合市場、洛門物流中心、榆盤洋芋市場等五大市場建設為重點,完善商貿服務體系、凝聚商氣、激發商貿活力。五要實施城鎮帶動戰略,推進大縣城步伐。大縣城建設是拉動全縣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部署,我們要抓住天定高速公路提前一年全線貫通的機遇,按照“城關東延,洛門西進,南改北擴,相向發展”建設大縣城戰略,加快城市建設各項建設速度,形成統籌城鄉、以城帶鄉、實現城鄉一體化格局。六要加大金融體制改革力度。要緊緊抓住新農村建設試點縣的難得機遇,進一步強化服務,加大金融體制改革力度,加快建立存貸靈活、功能完善、分工合理、產權清晰、監管有力的金融體系,力爭在完善金融體制、強化約束機制、增強服務能力等方面取得實效。七要強化稅收征管,確保稅收應收盡收。要在積極爭取培植新稅源的同時,進一步深化認識,強化措施,大力推進依法治稅和依法納稅,要加大整頓稅收力度,強化稅收征管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稅款流失,確保全縣稅收做到應收盡收。
會議強調,實施六大工程促進農民增收是縣委、縣政府根據中央、省、市的有關精神,結合當前我縣農業農村工作的實際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對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快速增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全縣各級黨政組織要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切實提高強農惠農,為農民辦實事的大局意識和責任感,緊密結合工作實際,采取得力措施,確保《工作方案》得到有效落實,全面推動農業和農村經濟全面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