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摩城關鎮陳門新村建設)
為了做到抗震救災和經濟建設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堅決奪取抗震救災工作的全面勝利,全面完成今年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武山縣召開了全縣項目建設暨農村重點工作現場觀摩會。
6月2日至4日上午,與會人員深入重點項目和農村重點工作現場,進行了認真觀摩、評比和現場督查,6月4日下午,在寧遠大廈七樓會議室召開總結大會,全面總結了前五個月重點工作的進展情況,分析查找了存在問題,安排部署了下段工作。
縣四大組織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及15個鄉鎮和縣直部門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縣委書記溫利平、縣長劉長江分別作了重要講話,縣委常委副縣長高翔宇、副縣長紀永安分別就重點項目建設和農村重點工作進展情況進行了通報,并對下段工作作了安排部署。會議由縣委常委、紀委書記張有信主持。
(縣委書記溫利平講話)
會議指出,今年以來,全縣上下按照縣委十二屆四次全委擴大會議暨全縣工作會議的安排部署,開拓創新,超前謀劃,加強領導,精心部署,狠抓落實,全縣到處呈現出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項目建設和農村重點工作都取得了明顯成效,經濟社會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截止5月底,全縣爭取國家投資重點項目32項,總投資2.8億元。完成生產總值5.5億元,同比增長12.1%,其中,第一產業完成1.12億元,同比增長11.2%,第二產業1.58億元,同比增長11.5%,第三產業2.8億元,同比增長13.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4143萬元,同比增長6.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77億元,同比增長88.6%;財政收入完成2959萬元,財政支出1.3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8.7%和43.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億元,同比增長19.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619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823元,同比分別增長9.4%和8.1%。主要表現在,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工商經濟增速較快,城鄉建設進展順利,社會事業呈現良好勢頭,抗震救災工作有序開展。呈現出“五個特點”,即超前謀劃部署早,項目整合力度大,科學謀劃亮點多,責任明確機制新,大干苦干作風實。同時,工作還存在思想認識還不到位、工作進展不平衡、一些工程建設質量和標準不高、部分干部作風不實等問題和不足。
涉及鴛鴦、樺林、高樓三鄉鎮的樺林溝流域綜合治理工程萬畝梯田點建設一角
會議認為,前五個月,盡管我縣農村重點工作和項目建設取得了較好成績,一些工作也有了突破性進展,工作水平較上年有了新的提高,但是從全縣全局來看,與全省、全市競相發展的形勢和縣委、縣政府確定的目標任務相比,在經濟發展基礎、周邊縣區發展形勢、當前工作上有差距,加快發展的壓力依然很大。2007年,我縣生產總值居全省第44位,全市第5位,人均生產總值只有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的32.3%和70.1%;農民人均純收入與全省、全市平均值相差534元和19元,占全省、全市平均值的77.1%和98.9 %。2008年,我縣農民人均純收入計劃增長率8%,雖然增幅高于全省水平(7%),與全市增幅持平,但是預計絕對額依然與全省平均值有很大差距,絕對額依然達不到全市平均值。最近,省委、省政府啟動實施六大行動促進農民增收,明確要求通過五年努力使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全國2007年平均水平,即4100元,以此衡量,我們的任務異常艱巨。所以,無論從動態上講,還是從靜態上講,如果我們不加快發展,我縣與全省、全市的發展差距將越拉越大。要實現跨越式發展、前移在全省的排名位次需付出艱辛的努力。全縣各級當真組織和廣大干部,一定要認清形勢,正視差距,強化措施,狠抓落實,切實增強加快發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全力以赴抓好各項工作,不斷加快效益武山和諧武山建設進程。
(縣長劉長江講話)
會議要求,當前要堅持抗震減災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堅持“四個不變”,按照“五項要求”,抓好“八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四個不變”,即堅持既定的工作思路不變,堅持既定的目標任務不變,堅持縣級領導包抓重點工作和綜合目標責任制考核不變,堅持以效能建設促工作的部署不變。
“五項要求”,即在深化認識中推進各項工作,在全面推進中突出重點,在特色創新中凸顯亮點,在項目的爭取和實施中加快發展,在統籌協調中提高質量效益。
觀摩洛門高橋通暢工程
“八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一是高度重視抗震救災和維穩工作,確保災后重建有條不紊的進行。當前,全縣抗震救災工作已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但受災群眾安置、災后恢復重建的任務相當艱巨。要盡快排摸災情,消除次生隱患,準確摸底評估,確定重建對象,結合我縣實際,制定重建方案,注重統籌兼顧,科學規劃選址,積極爭取項目,多方籌措資金,加強救災物資和資金管理,確保災后恢復重建工作順利進行。要加強對社會面的控制,切實做到“四穩定”和“三提高”,即穩定人心、穩定市場、穩定生產、穩定治安,提高全縣人民的抗震知識普及水平、抗震物資保障水平和抗震應急處理水平。
二是加強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抓好“三農”工作。要以農業結構調整為主線,抓住夏收與秋播的有利時機,科學規劃,留足地塊,按照集中連片、特色鮮明的要求,加快四大流域綜合開發和四個5萬畝農業特色基地、農村川區“四化”、林業四大萬畝基地建設步伐,盡快完成養殖小區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抓好梯田建設、堤防建設和防汛、新農村道路硬化、蔬菜生產等工作,全面抓好農業發展。
三是強化協調服務,強力推進工業經濟發展。要制定出臺《扶持工業經濟發展的決定》,全面落實工業用地最低價出讓制度、重點企業掛牌保護制度和中小企業投資擔保制度等一系列扶持工業發展的優惠政策,抓好日產5000噸干法水泥生產線項目的招商引資,支持加快康達牧業10萬頭肉牛屠宰線建設,抓好天晨酒業和源豐面粉廠的改造擴建和鴻煜塑編、保吉復混肥、興旺豆瓣醬、四門食醋等工業企業的達產達標。
四是突出重點,切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要加快家坡至陳門渭河堤防建設進度,實施好農村飲水安全、東順渠下段襯砌改造、灘歌黑池殿省級示范村和城關陳門市級示范村的新農村建設、四馬路改造鋪油、龍榆水毀段修復等項目,盡快啟動馬力榜沙河中型灌渠改造,全面加快95個村的巷道硬化和農村能源沼氣建設,實施好樺林溝流域綜合治理工程,重點抓好萬畝梯田大點建設,力爭把該工程建成全市一流、全省有重大影響的精品工程、亮點工程。
五是統籌城鄉建設,加快實施城鎮開發改造。今年是城區北擴東延建設的關鍵年,要盡快完成渭河二號橋和民主路人行橋掃尾工程,抓好各住宅小區的續建和配套工程。加快南濱河路、寧遠大道東段、和平路建設進度。同時,抓好小城鎮二輪開發改造。
六是堅持以人為本,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要加強教育教學管理,全面組織好高考各項工作,實施好教育危改等項目,抓好新型合作醫療工作和縣醫院住院樓等衛生基礎設施建設。落實好創業扶助和公益性就業崗位補貼,加快民政福利中心建設,爭取實施農村危改項目,抓好計劃生育、水簾洞拉梢寺申遺和十件實事落實,促進和諧社會構建。
七是搶抓機遇,著力抓好項目爭取和實施工作。各鄉鎮和各部門一定要干今年、謀明年、想后年,緊緊抓住“一個振興,六個做大做強”、啟動建設“關中—天水經濟區”的良好機遇,注重把握好五個環節,確保項目爭取和實施取得新的成效。一要認真抓好項目前期工作,精心篩選、論證、儲備項目,及時協調銜接,盡最大努力利用好爭取項目的一切有利條件和機會。二要加大項目爭取力度,確保項目盡快立項,確保資金及早到位。三要加快在建項目建設,繼續落實領導干部包抓項目責任制,保質量、保進度、保安全、保廉潔,爭取項目早日建成、早日見效。四要高度重視項目儲備,認真研究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和產業導向,儲備一批符合產業政策的好項目、大項目,爭取使更多的項目進入國家和省上的盤子。五要加強項目管理,切實改變重硬件輕軟件、重建設輕管理的問題,確保項目發揮應有的效益。
八是圍繞中心,努力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農村發展的整體水平 。要大力實施農村基層黨建提升促進行動,努力增強基層黨組織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農村基層黨建提升促進行動,是今后三年我縣加強農村黨建工作的總抓手。各鄉鎮和有關部門一定要按照縣委組織部制定的實施細則,細化分解的目標任務,進一步強化措施,狠抓落實,力爭使農村基層黨建提升促進行動取得明顯的階段性成效,切實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在推動發展、促進和諧中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同時,要深入推進效能建設年活動,堅持把效能建設與經濟工作同安排、同部署,以效能建設的成效推動各項工作的有效落實。特別是對縣委、縣政府確定的32項重點工作,各責任領導和責任人一定要盯著干、抓住干、一抓到底,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以雷厲風行、真抓實干的作風,全力以赴抓好落實,確保效益武山和諧武山建設不斷取得新的成效。
會議強調,今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關鍵年,當前又是我縣抗震救災和各項建設的關鍵時期,工作任務十分繁重,全縣上下一定要不辭辛苦,團結一致,迎難而上,扎實工作,為全面做好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圓滿完成年初既定的各項目標任務而不懈努力,奮力實現抗震救災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縣政府辦公室供稿)
觀摩榆盤鄉養殖小區建設
全長51公里的四馬路鋪油改造工程
觀摩山丹鄉周莊村道路硬化
鴛鴦鎮核桃基地建設一角
引用正大模式高標準建設的高樓鄉劉川萬只蛋雞自動化養雞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