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與美國歐盟建立聯系
溫家寶重申了中國支持東盟在東亞合作進程中發揮主導作用的立場,歡迎美國、歐盟等其他區域外國家和組織與東亞合作建立聯系。
溫家寶說,我們要大力推進由本地區國家參加、具有本地區特色、符合本地區要求的區域合作,繼續支持東盟在東亞合作進程中發揮主導作用。溫家寶對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印度3國參與東亞合作進程以及俄羅斯參加東亞峰會表示歡迎,也歡迎美國、歐盟等其他區域外國家和組織與東亞合作建立聯系,還倡導東亞合作與上海合作組織、東盟地區論壇、亞洲合作對話、亞太經合組織、亞歐會議、東亞-拉美合作論壇、亞洲-中東對話、南亞區域合作聯盟等機制保持協調,努力營造多種區域合作機制各展所長、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地區合作新格局。
溫家寶最后指出,中國將繼續堅定地奉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方針和“睦鄰、安鄰、富鄰”的政策。中國絕不會在本地區謀求支配性地位。中國的發展,不會妨礙任何人,不會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
峰會宣言
《東亞峰會吉隆坡宣言》確認東盟主導作用,韓國建議邀請朝鮮與會
東亞峰會將被建成開放性論壇
12月14日,首屆東亞峰會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閉幕,與會的16國領導人在就貿易、安全及地區合作等問題進行廣泛商討后,簽署了《東亞峰會吉隆坡宣言》。會后發表的首屆東亞峰會《主席聲明》決定繼續發揮東盟在東亞合作進程中的主導作用,同意今后每年召開一次東亞峰會。
東盟10國及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共16個國家的領導人出席了首屆東亞峰會。俄羅斯總統普京以嘉賓身份出席并發表了簡短演講。與會領導人簽署的《東亞峰會吉隆坡宣言》對東亞峰會在本地區一體化建設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予以了肯定,同意把東亞峰會建成“一個開放、包容、透明和外向型的論壇”,就共同感興趣和關切的戰略、政治和經濟問題進行對話。
宣言強調,東亞峰會在努力推進本地區一體化建設時,應與東盟建設保持一致。
與會領導人同意定期舉行東亞峰會,由東盟主席國主辦,與東盟年度首腦會議同期舉行,峰會的模式由東盟和東亞峰會其他所有參加國共同審議。
馬來西亞總理巴達維在簽字儀式后的記者招待會上說:“各國同意,東亞共同體將在未來成為現實。”巴達維宣布,東盟國家和中日韓是東亞共同體的核心,印度、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地理上不屬于東亞,但是他們與東亞國家擁有共同利益。
東盟一名高級外交官員向日本共同社透露,韓國總統盧武鉉當天還提議,應該邀請朝鮮參加東亞峰會,以此作為解決朝核危機的部分努力。這名外交官說,目前其他東亞峰會成員國還沒有對此作出評價。(馬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