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農業局發布我市早春冬小麥
冬油菜病蟲害發生動態
![](/Files255/BeyondPic/2018-3/15/180315162144958f3594e5867a.jpg)
近日,市、縣區植保站專業技術人員對全市冬小麥、冬油菜病蟲鼠草害發生情況進行了大面積選點調查,結果表明:小麥條銹病、白粉病已顯病,麥蚜、麥紅蜘蛛、麥田雜草、油菜黑縫葉甲已開始活動為害,中華鼢鼠逐漸加重危害。
一、發生情況
據調查,小麥條銹病于3月上旬在麥積區社棠鎮半山村(海拔1450米)以單片病葉形式零星發病。目前,全市小麥條銹病發病面積0.5萬畝左右;小麥白粉病發病面積20萬畝,平均病田率10.5%,病株率2.8%,以基部葉片發病為主,主要發生區域為淺山、半山向陽區,發生程度接近常年,但發病面積較大,發生較重的區域有秦州區平南鎮、汪川鎮、麥積區新陽鎮、清水縣金集鎮、土門鎮、秦安縣云山鎮、甘谷縣白家灣鄉;麥紅蜘蛛發生面積17萬畝,平均蟲田率9.0%,蟲株率2.5%,百株蟲量4.6頭,以川臺地和溫暖向陽的淺山、半山區發生為主;麥田雜草發生面積18萬畝,平均雜草密度3株/米2;油菜黑縫葉甲發生面積1.5萬畝,平均蟲田率2.6%,蟲口密度1.2頭/米2。中華鼢鼠發生面積45萬畝,平均鼠田率25%,百畝有鼠6頭,發生較重的區域有秦州區平南鎮、麥積區新陽鎮、清水金集鎮、秦安縣云山鎮等地鼠田率達50%以上,百畝有鼠10頭以上,個別嚴重田塊毀苗率占30%以上。
![](/Files255/BeyondPic/2018-3/15/1803151621a531705c43c6abf2.jpg)
二、趨勢分析
今年我市小麥條銹病始見期在3月9日,發生時間基本與歷年相當。由于去年秋苗期我市小麥條銹病發生面積110萬畝(占全市秋播小麥面積的57.7%),發生程度為近十年來最重年份,越冬菌源量很大。全市冬季氣溫正常略低,降水較歷年同期偏多2-4成,積雪覆蓋時間長,有利于條銹病菌的安全越冬。據氣象預報,3月全市氣溫比歷年偏高1℃左右,降水偏多2成左右,特別是3月11日以來,氣溫回升非常快,已連續3天日最高氣溫突破20℃,近期氣象條件對小麥條銹病、白粉病擴散流行極為有利,也有利于地下鼠害、麥紅蜘蛛和麥蚜的早期發生,隨著我市小麥陸續返青,預計中華鼢鼠將進一步加重危害,麥紅蜘蛛、麥蚜蟲量將快速增長,小麥條銹病、小麥白粉病將快速擴散。
![](/Files255/BeyondPic/2018-3/15/1803151621d8157ee0ad6a00c7.jpg)
三、生產建議
1、加強病蟲監測。各級植保部門要立即行動起來,嚴格執行“五日一查報”制度,掌握病蟲發生發展動態,及時發布病蟲情報,科學指導防治。
2、抓好早春田間管理。及時采取追肥、除草、打磨鎮壓等措施,增強小麥抗逆性。同時抓好已發生蟲害、鼠害防治工作,尤其是近期要積極動員群眾抓好農田滅鼠工作,減輕后期危害。
3、抓好小麥條銹病早期挑治。各縣區植保部門要高度重視、迅速整合農藥物資,在條銹病重點發生區域采取示范防治,做好早期挑治和重點預防,降低發生菌源量。
4、加強防治物資儲備和農藥管理。各地要及早將防治藥械采購到位,農藥管理部門要切實加強農藥市場監管,確保農藥安全合理使用。
(天水在線編輯:呂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