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語:為了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日前市政府副市長何東同志就優化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形象、建設美麗天水提出了明確要求和具體部署,現將何東同志的專題文章予以刊發。
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
規范城市管理 推進三城聯創
天水市副市長 何 東
優化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形象、推進三城聯創,是加快推進區域性現代化中心城市建設的重要舉措。當前,我市正處于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和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城市的關鍵時期,全市上下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統一思想,明確責任,強化措施,全力推動三城聯創工作有序開展。
一、整治街景亂象,優化城市人居環境。街道是城市的經脈,街景是城市面貌的直觀反映,街景整治是改變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途徑。要緊扣城市亂象熱點問題,大力開展優化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形象工程,堅持把規范城市秩序作為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措施,將重點突破與整體推進相結合,全面整治城市“亂潑亂倒、亂堆亂放、亂搭亂掛、亂貼亂畫”“八亂”現象,清理取締馬路市場、人行道市場、任意擺攤設點,以及占道經營和倚門經商行為,加強對步行街和廣場等流動人口多、臨時擺攤設點現象突出區域的環境秩序治理,加強對洗車點、修車店、焊接噴漆店及飲食加工店、街頭燒烤攤點、小吃攤點等對環境污染較嚴重的行業、門店、攤點的規范管理,做到劃行歸市、流商歸攤、坐商歸店,著力營造整潔有序的城市環境。要以提升城市形象為抓手,進一步優化創建環境,特別是要集中時間,以城區主街道、公共場所以及高速公路出入口、景區景點、藉河渭河風情線等區域的基礎設施、城市景觀、公共空間、環境衛生為重點,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及全域無垃圾的目標任務,按照“示范路、整潔路、規范路”三個標準,對排查摸底的三類83個標準路段及周邊6個城市出入口,按照分類規劃設計、分段改造提升、分期組織實施的方式,全面推行網格化管理模式,確保城市形象提升工程分層達標。兩區政府和各有關部門要按照“標本兼治、治建結合、分級負責、網格管理、注重長效、嚴格考核、強化監管”的原則及“生態、精致、美觀”的城市定位,通過老舊橋體的改造、交通沿線墻體的改造、道路路面的改造、主要街道牌匾廣告的改造、城區出入口的改造及對違法建筑、黑臭水體的整治,進一步加大環境綜合整治力度,提升綠化品位,優化建筑風貌,完善公共設施,凈化城市空間,力爭通過兩年時間的提升改造,切實解決當前城市形象存在的突出問題,顯著提高城市環境質量,高標準打造靚麗的城市形象。
二、落實網格化管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強城市管理是確保創建工作順利推進和鞏固成效的關鍵。隨著城市基礎設施的日益完善和城市綠化面積的不斷擴大,城市管理的任務越來越重。各縣區和有關部門一定要牢固樹立“三分建,七分管”城市經營理念,按照“橫到邊、縱到底、無縫隙、全覆蓋”的要求,整合城市管理有效資源,完善城鄉網格化管理,創新機制,健全制度,靠實工作責任,相互協作配合,切實在管理上求實效,在細節上下功夫,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綜合執法、建設、規劃、環保、衛生、質監、交警、運管、工商、園林等相關職能部門要進一步強化職責和大局意識,建立協作聯動的綜合治理長效機制,在審核、管理、處罰等各個環節上,密切配合,相互支持,齊抓共管,聯合執法,形成創建工作合力。秦州、麥積兩區作為創建工作的主戰場,要全面落實網格化管理,充分發揮鄉鎮、村和街道、社區的作用,以網格的方式分解任務,明確職責任務,依法嚴管重罰,切實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城鄉聯動、無縫對接,全天候保潔、無縫隙管理。相對于兩區,五縣的縣城臟亂差問題更為突出,一定要把縣城管理放在突出位置來抓,努力提升凈化、綠化、美化、亮化水平。要牢固樹立“執法也是服務”的理念,既要嚴格執法,敢于動真碰硬,也要文明執法,樹立良好的執法形象,共同維護城市良好秩序。
三、推行“門前三包”,健全完善長效機制。“門前三包”(包衛生、包綠化、包秩序)責任制,是經過實踐檢驗加強城市精細化、長效化管理的有效手段,是發揮群眾參與城市管理積極性、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實現城市社會管理的重要途徑,是一項涉及面廣、工作量大、動態性強的城市管理工程。各縣區和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領導,轉變工作理念,創新方式方法,廣泛調查研究,聚集群眾智慧,使“門前三包”責任書的簽訂成為群眾自覺、自愿的行為。要根據市容環境衛生狀況保持難、易反復的特點,積極探索完善“門前三包”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將執法管理與群眾自我約束相結合,實現城市管理的長效化、規范化和多層次、全覆蓋,力求整治效果。要建立“門前三包”責任制掛牌公示制度,各責任主體要在經營場所顯著位置懸掛“門前三包”責任牌,責任牌力求內容通俗易懂、語句樸實簡練、格式簡潔明了,使責任牌充分體現內容明確、責任明確、主題明確、監管明確、時限明確的要求。要建立“門前三包”責任制落實聯動機制,城市管理綜合執法、環衛、衛生監督、工商、環保等部門要依據相關法規,將“門前三包”責任制落實情況與衛生許可、工商執照辦理、環評審批等行業許可掛鉤,加強對經營戶等責任主體的監督管理,形成工作合力,督促其履職盡責。要建立“門前三包”責任制落實獎懲制度,市三城聯創辦公室要充分發揮牽頭抓總作用,會同有關部門加大督查力度,對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工作成效顯著的縣區、責任主體在年底考核中予以獎勵,對不履責的責任主體要聯動問責,限期整改。要建立“門前三包”責任制落實巡查制度,實行走動式管理,劃分區域和責任片區,做到定人、定時、定路、定責,不斷加強巡查和管控,對漏簽或因經營性質、經營人變化而更換主體的商鋪、門店,及時補簽,做到應簽盡簽,全面覆蓋。
四、開展清掃保潔,推進全域無垃圾創建。全域無垃圾創建是改善人居環境、推進三城聯創的重要內容,也是提升城市品位、建設宜居城市的迫切需要。各縣區和有關部門要突出薄弱環節,加強源頭治理,堅持全域推進,一手抓持續治理,一手抓日常監管,努力實現治理全覆蓋、監管無死角,實現全域無垃圾創建工作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要全面落實區域環境衛生責任制度,進一步明確各單位的責任區域,完善監督曝光機制,督促和促進各單位廣泛參與城市環境衛生整治活動,形成單位包片、個人包點、領導帶頭、責任到人的城市環境衛生保潔格局。要下氣力整治環境衛生,突出景區景點、居民小區、辦公區域、主次干道、大街小巷、城區入口、城鄉結合部、農村集鎮等重點區域,消除死角,清除盲點,在全市范圍打一場垃圾清運處理的殲滅戰,展現城市良好形象。秦州區、麥積區要加大環衛投入,完善環衛設施,按標準在主要街道配置果皮箱(桶);環衛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對城區環境衛生清掃保潔,做到全天侯保潔,垃圾日產日清;對道路兩側積存的建筑、生活垃圾以及綠地內紙屑、煙蒂等垃圾廢棄物進行徹底清理,加強巡查,治理亂倒垃圾、亂扔廢棄物的不良行為;要及時清運垃圾,防止垃圾箱和中轉站周圍垃圾撒落、污水外溢,保證垃圾、果皮箱外觀整潔、無殘破;對城鄉結合部環境衛生要進一步明確責任主體,進行集中整治,不斷提高市容環境水平。
五、嚴格治堵治亂,著力改善城區交通秩序。如何有效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狀況、改善城市交通環境、解決市民出行難問題,已成為當前我市刻不容緩的熱點問題。各縣區特別是秦州區、麥積區,要緊扣突出問題,聚焦重點路段和重點時段,下決心,出重拳,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加大交通違章處罰力度,大力治理亂停亂放、闖紅燈、超載超速、道路遺撒、隨意調頭等行為,保障城區道路交通暢通有序。交警部門和綜合執法部門要按照各自管理權限,切實履行管理職責,合理規劃設置機動和非機動車泊位、施劃出租車停車位,完善城區道路禁停標志標牌,加強對商場、酒店門前臨時停車泊位管理;加大對車輛亂停亂放行為的處罰力度,保證車輛按區、按線、按類、按位停放,解決車輛停放無序、違章占道等影響城市形象的問題;集中對機動車亂鳴喇叭、違法調頭、逆行、超速行駛、隨意上下人,營運客車在中心城區、城區出入口停留等客拉人,非機動車、行人違反交通規則等行為進行嚴厲整治,全面遏制城市道路交通亂象和違法行為,持續推動道路交通治理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