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來,按照中央和省上總體部署,天水市緊緊抓住“放管服”改革這一牛鼻子,積極轉變職能,不斷創新優化服務,按照國務院批準的《政府部門涉企信息統一歸集公示工作實施方案》,加大信息歸集共享力度,推進涉企信息統一歸集公示取得較好成效。
一、加強監管平臺建設,夯實信息歸集共享基礎
按照中央和省上“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要求,加強組織領導、資金支持和統籌協調,積極構建“體系完整、責任明確、高效順暢、監督有力”的工作機制,突出“一網一平臺”建設,利用信息化手段,為涉企信息統一歸集共享提供技術支撐。一是建成了天水政務服務網。進入市政府政務大廳的40個部門和單位的行政審批事項全部在網上辦理,各有關部門對企業辦理營業執照和許可證相關信息全部在網上錄入,全面、及時、準確地將產生的企業信息統一歸集于企業名下,并同步推送到天水政務服務網,依法向社會公示,接受群眾監督。二是建成了全市統一市場監管平臺。市政府印發了《關于建設統一市場監管平臺的實施意見》,市級財政投入資金115萬余元,由工商部門牽頭,整合發改、質監、食藥監、安監、商務、建設、衛生、環保、民政、國地稅、金融監管等機構現有的信息平臺,于今年年初建成全市統一市場監管平臺。該平臺是“全國一張網”在市州層面上的應用與實現,包括市場主體基本信息數據采集、信用信息交換、信用評價、失信懲戒、行政監管、移動執法、網絡監管、信息公示、數據庫管理和“大數據”分析等9個功能模塊,在功能上與省上業務系統實現了數據共享、互聯互通,彌補了實施“五證合一”“兩證整合”后部門間獲取數據方面的缺陷,并具備企業登記核準“雙告知”、協同監管與警示、數據統計分析等功能。在業務數據上與“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甘肅)”實現了聯網對接,解決了部分非垂管部門監管信息采集困難的問題。目前已有16個市直部門業務系統完成與該平臺的對接,實現了數據處理統一化,提升了“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水平。
二、加大信息歸集力度,完善涉企信息基礎數據
天水市把信息歸集公示作為“放管服”改革的重中之重,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長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建立了聯席會議制度,制定了數據交換標準,完善了信息歸集共享辦法。全市各有關部門充分依托“一網一平臺”和“一系統”(即國家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按照“誰產生、誰提供、誰負責”的原則,加大涉企信息歸集力度。歸集的主要內容包括:企業注冊登記備案、動產抵押登記、股權出質登記、知識產權出質登記、商標注冊、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納入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失信企業“黑名單”、抽查檢查結果,以及其他依法應當公示的企業信息。相關信息通過國家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甘肅)、天水政務服務網和全市統一市場監管平臺進行歸集、交換和動態更新,各部門和社會公眾都可進行查閱,實現了信息共享、數據互通、監管互動。今年以來,各有關部門通過全市統一市場監管平臺歸集企業信息13151條。其中:工商部門公示企業信息12198條,通過該平臺向商務、食藥監、質監、銀監、衛生計生、住建等6個部門推送告知涉及行政許可等方面的信息953條。目前,全市各有關部門按照《政府部門涉企信息歸集格式規范》,積極匯總并發布全市《政府部門涉企信息歸集資源目錄》。
三、加大信息公示力度,提升涉企信息應用效率
按照“先照后證”改革后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工作要求,市政府印發了《關于公布市級政府部門行政審批項目的通知》。全市結合國務院第三次、第四次大督查,由市政府督查室牽頭,加大信息歸集公示存在問題的整改。各有關部門積極發揮職能作用,督促市場主體加大信息公示力度,強化信用約束,促進公平競爭。積極推進年報公示工作,今年全市共有17607戶企業、75231戶個體工商戶、4367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報送并公示了2016年度年報,年報率分別達到94.96%、94.40%、97.72%,比上年度均有所提高。全面落實行政處罰信息公示制度,全市行政處罰信息公示率達到100 %。認真落實“雙告知、一承諾”制度,一方面告知申請人需要申請審批的經營項目和相應的審批部門,并履行書面承諾;另一方面由工商部門及時將登記注冊信息告知相關職能部門,方便相關行政審批部門督促經營者及時辦理行政審批手續。通過聯合懲戒等舉措,降低了企業交易成本,推動了誠信體系建設,提高了全市經濟的運行效率,為跨部門協同監管、信用監管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