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蘭州5月31日電(記者任衛東 王衡)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東岔鎮立遠村村主任閆軍福最近有一個“幸福的煩惱”:不時有村民向他詢問開辦農家樂的優惠政策,但因為當地旅游發展規劃正在制定,他還不能給予明確回答。
立遠村是西秦嶺大山深處的一個小村莊,青山如黛,小河靜流,景色秀麗。甘肅省小隴山林業實驗局立遠林場的金龍山森林公園,就在村里。
雖然旅游資源豐富,但立遠村從事旅游業的村民并不多,只有3戶人家開辦了農家樂。在閆軍福看來,是交通不便阻礙了旅游業的發展,“村子離市區60多公里,雖然有通村水泥路,但很窄。”
這種狀況,隨著寶雞至蘭州客運專線東岔站的建成而有望改變。
作為我國“四縱四橫”高鐵主干網的“最后一公里”,寶蘭客專預計今年7月具備開通運營條件,東岔站是從陜西進入甘肅后的第一站,距立遠村委會只有四五百米。
中國高鐵營業里程已超過2.2萬公里,大大小小的高鐵站中,離城市這么遠、離村莊這么近的高鐵站,并不多。
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寶蘭客專項目設計總工程師郭俊奇說,寶雞和天水兩地相距126公里,出于提高鐵路運行和服務效率、方便搶險救援等需要,在這兩個城市中間設了東岔站。
記者看到,東岔站位于一條寬不及200米的山溝里,股道、站臺均設在20多米的高架橋上,遠遠看去,車站猶如一道長虹,懸在半山腰。承擔寶蘭客專天水市境內工程建設管理任務的蘭新鐵路甘青有限公司天水指揮部副指揮長楊總峰說:“高橋、青山、綠水、森林,這些特色使東岔站本身也是一個吸引游客的景點。”
中鐵八局寶蘭客專項目部甘肅段經理陳文林說,東岔站站房建筑面積1500平方米,是全線唯一的橋上車站,被譽為全線“最美”車站。
盡管車站不大,也不是專為村莊而設,但這個建在橋上的高鐵站,正在“托”起周圍村莊的脫貧夢。
近年來,立遠村主要發展苗木業,山坡幾乎看不到裸露的土地。全村192戶802人中,仍有貧困戶72戶296人。閆軍福說,苗木產業效益不錯,但因人均耕地少和培育周期長——比如云杉的培育周期長達10年,還不能承擔起村民脫貧致富的重任。
旅游,可能是立遠村等東岔站周邊村莊未來的主導產業。天水市城鄉規劃設計院公布的信息表明,天水將以東岔高鐵站為核心,打造麥積區“東部綠谷”,帶動立遠、大溝、盤龍、交川、腰莊5個村莊大力發展旅游業。
一條連接國道與金龍山森林公園的新公路正在修建,全長11.67公里,路基寬度可達7.5米。記者從東岔鎮政府了解到,這一交通項目不僅方便高鐵乘客出行,也使立遠等5個村莊的生態觀光游、農家游、探險游得到開發,使東岔鎮這一陜甘交界處的古碼頭恢復往日的生機和活力。
東岔站站長田濤說,附近村民以前去一趟天水或寶雞都得一兩個小時,將來乘高鐵只需不到20分鐘。
“大家的脫貧夢,寄托在高鐵站上。不久,游客就能乘高鐵到村子了。”閆軍福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我們要先做好旅游發展規劃,一旦確定,馬上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