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秦腔演員袁丫丫喜摘梅花獎
是中國秦腔四小名旦之一 成為我省戲劇舞臺第14位“摘梅人”
![](/Files254/BeyondPic/2017-5/23/1705231753091ea9d2c5032fbe.jpg)
蘭州晨報訊(首席記者平麗艷 王蘭芳)歷經12天的終評競演,5月22日晚,中國戲劇最高獎——第28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在廣州大劇院揭曉,包括話劇以及京劇、昆劇、揚劇、粵劇、黃梅戲、越劇、湖南花鼓戲、閩劇、秦腔、徽劇、河北梆子等12個劇種的15位優秀演員喜摘梅花獎。天水市西秦腔研究院國家一級演員、副院長袁丫丫憑借秦腔《春江月》成功摘“梅”,成為我省基層院團誕生的首位梅花獎得主。至此,我省繼1995年陳霖蒼首奪“梅花”20多年來,先后已有14位演員獲得中國戲劇梅花獎。
中國戲劇梅花獎是中國戲劇最高獎項,已成功舉辦28屆,先后評選出600多位“梅花獎”演員,為培養優秀戲劇表演人才、繁榮戲劇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本屆梅花獎是全國文藝評獎改革后第一次評選,暫不評梅花大獎和二度梅獎,梅花獎名額由原來的30名壓縮到15名,使得今年這一獎項的競爭更加激烈。經各省市自治區、中直院團推介和層層選拔,共有50名戲劇演員進入初評,隨后選出16名戲劇演員進入廣州終評,最終評選出15名梅花獎獲獎演員。
![](/Files254/BeyondPic/2017-5/23/1705231753b68408e7a22b6c2d.jpg)
袁丫丫為國家一級演員,中國秦腔四小名旦之一。袁丫丫從11歲就讀于寶雞市藝術學校起,便與秦腔藝術結下了不解之緣。2004年作為特殊人才調入天水市西秦腔研究院(原天水市秦劇團),現為天水市西秦腔研究院副院長。主攻小旦和閨閣旦,以扮相俊美、嗓音高亢圓潤見長,代表作有《啞女告狀》、《花燭恨》、《武松殺嫂》等,先后榮獲甘肅省首屆秦腔旦角大賽金獎、西北五省秦腔藝術節優秀表演獎等,她還以秦腔《麥積圣歌》中的“柔然公主”榮獲新中國成立60周年新創劇目表演金獎。
![](/Files254/BeyondPic/2017-5/23/1705231753c190ec2c6e8a9d12.jpg)
“梅花獎對于戲劇工作者來說,是一座藝術的高峰,也是我夢寐以求的奮斗目標。”在廣州領獎的袁丫丫23日晚在接受本報記者電話采訪時,心情還難以平靜。“作為一名基層院團的戲劇工作者,梅花獎對于我來說,更像是一種責任。”袁丫丫表示,今后在把戲演好、在秦腔舞臺上做好傳幫帶的同時,還要通過和全國戲曲界同仁的交流,力爭把發源、流傳于西秦故地的西秦腔推向全國,讓西秦腔走向世界。
甘肅戲劇舞臺的14朵“梅花”
截至目前,我省已有陳霖蒼(第12屆,1995年)、周樺(第13屆,1996年)、竇鳳琴(第14屆,1997年)、陳霖蒼(第16屆的二度梅,1999年)、雷通霞(第16屆,1999年)、康愛石(第17屆,2000年)、譚建勛(第18屆,2001年)、朱衡(第20屆,2003年)、邊肖(第21屆,2004年)、張小琴(第23屆,2007年)、馬少敏(第24屆,2009年)、蘇鳳麗、佟紅梅(第26屆,2013年),朱衡(第27屆的“二度梅”,2015年),竇鳳霞(第27屆,2015年),袁丫丫(第28屆,2017年),共14位戲劇演員,先后摘得16朵“梅花”。
蘭州晨報首席記者 平麗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