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54/BeyondPic/2017-2/28/1702281639d1f4636388fd48bf.jpg)
2月27日,農業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供銷合作總社聯合召開了2017年全國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電視電話會議暨農資領域失信聯合懲戒備忘錄發布會, 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和公安部、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質檢總局等部門領導就今年全國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進行了動員和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領導發布了農資領域失信聯合懲戒備忘錄。隨后,省農牧廳立即組織召開了2017年全省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電視電話會議,安排部署2017年全省農資打假和監管工作。省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廳際協調小組召集人、省農牧廳黨組書記、廳長康國璽和省工商局、省質監、省公安廳等部門領導分別就本系統2017年農資打假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市農業局、市工信委、市工商局、市質監局、市公安局、市供銷聯社、市畜牧獸醫局等市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領導協調小組成員單位領導,市農業局、市畜牧獸醫局相關科室、局屬相關單位負責人,各縣區農業局負責人在天水市分會場參加了會議。
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在會上強調,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市場監管體制改革和質量興農綠色發展,對農資打假和監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級農業部門要繼續堅持問題導向,全面提升農資打假能力水平。一是加強源頭監管,嚴格市場準入。加快完善農藥生產、經營許可制度,嚴格執行市場退出機制,嚴打無證制售假劣農資的黑窩點。二是加大案件查處,提高執法震懾力。加大農資監督抽查結果和行政處罰案件信息公開,研究制定案件移送的具體程序和標準。三是創新監管手段,提高監管能力水平。改善農業執法監管設施裝備條件,建立健全農資打假執法監管信息系統,加快推進主要農資產品電子追溯體系建設。四是推進社會共治,完善打假長效機制。加強聯席會議制度建設,完善案件會商、檢打聯動等長效機制,暢通假劣農資投訴舉報渠道。陳曉華強調,各級農業部門要把信用體系建設作為農資打假和監管工作的重要抓手,建立農資生產經營者信用檔案和黑名單制度,將無證生產經營、制假售假、檢測不合格和造成重大責任事故的企業納入黑名單,進行重點監管。要加強信用信息共享,對失信主體依法依規采取聯合懲戒措施。
就貫徹落實好全國會議精神,抓好今年全省農資打假和監管工作,康國璽要求:一是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切實增強做好農資打假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各級農資監管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增強做好農資打假工作的信心和決心,把農資打假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嚴厲打擊哄抬農資價格、制售假劣農資產品的違法違規行為,保持農資打假的高壓態勢,切實維護農民權益、保障農業生產安全和農產品有效供給。二是進一步明確工作重點,切實深化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要突出種子、農藥、肥料、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農機以及水產苗種的專項治理。三是進一步強化工作措施,切實維護農資市場秩序。各級農資主管部門要抓好農資市場主體清理整頓、規范農資生產經營行為、強化農資質量監測、堅決查處假劣農資案件。要強化對農民的服務指導,充分發揮“12316”三農服務熱線主渠道作用。相關部門還要加大宣傳力度,廣泛普及農資法律法規,提高農民群眾的維權能力。四是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切實加強農資打假和監管工作。要嚴格監管責任,落實屬地管理;要強化部門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加強隊伍建設,提高監管能力;要完善監管制度,建立長效機制。
![](/Files254/BeyondPic/2017-2/28/1702281639038542e8cb8288b2.jpg)
電視電話會議之后,天水市農業局召開了全市農業部門農資打假專題會議。會議強調,市縣區農業部門要迅速學習傳達全國全省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電視電話會議精神,進一步統一思想,明確工作重點,盡快制定切合實際的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實施方案和工作方案,落實各項措施,確保打假成效;要立即啟動春季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圍繞重點市場、重點區域、重點企業及門店,嚴厲打擊哄抬農資價格、制售假劣農資產品的違法違規行為,切實維護農民利益;要加強督促檢查,對工作進展情況及時通報,啟動推行“雙隨機一公開”工作機制;要加強信息報送,及時報告重要信息、重大案件和突發事件;要加強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實行聯合執法,共同維護好農資市場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