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又黄又爽又猛的免费视频播放-国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观看-国产又黄又湿又刺激不卡网站-国产又黄又a又潮娇喘视频-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乱码在线精品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天水新聞>>天水>>正文
天水籍國學泰斗霍松林逝世,副總理馬凱發來唁電(圖)
(2017/2/2 21:01:06)  來源:天水在線  打印本頁

一代宗師霍松林辭世 國務院副總理馬凱發來唁電

華商報

\

  2月1日中午時分,著名中國古典文學專家、文藝理論家、詩人、書法家、當代中國第一部文藝學教科書(文藝學簡論)作者、陜西師范大學終身教授霍松林在西安家中辭世,享年97歲。

  2月2日中午,華商報記者趕到位于陜西師范大學2號高層樓,樓下已經擺放了兩排花圈,國務院副總理馬凱、陜西省退休老領導張勃興、著名作家賈平凹等社會各界名流和陜西師范大學、清華大學、上海復旦大學、中山大學等近百所學校敬獻了花圈花籃。

  記者來到霍松林位于702室的家,學校和弟子眾多人在幫忙料理后事,各界前來悼念老人者絡繹不絕。

  “老人走得很安詳,沒有任何的遺憾!”霍松林的大兒子霍有光說起父親的辭世,悲痛之余很鎮靜。“這幾年,我們一直陪伴在父親身邊。”兒媳高一農說:“”父親走得很突然,很安詳,沒有一點征兆》。”女兒霍有輝說起父親:“去世之前還關心學術方面發展和希望弟子們學業。”

  國務院副總理馬凱發來唁電:“對霍松林先生的逝世表示沉重哀悼,向霍先生的親屬表示誠摯問候。”

  中國作協副主席、陜西省作協主席、著名作家賈平凹親自題寫了挽聯:“杏壇育桃李,唐音播千秋。”并2月2日早上前往霍松林的家中悼念時接受了媒體的采訪。

  著名書法家鐘明善寫的挽聯:“巨星隕落文壇痛失泰斗,渭水鳴瘖學子怨泣寒風。”

  大興善寺、青龍寺住持寬旭題寫的挽聯:“松梵清音遠,林風覺路長。”

  霍松林老先生97歲的高齡,兒子霍有光介紹父親的養生秘訣,從不鍛煉,去年11月份體檢還是無明顯異常。就是長期用腦、喜歡看書看報寫東西,去年還6月1日前還寫了一首《寫給小朋友的詩。

  霍松林先生的追悼會將于2017年2月5日9點正在西安殯儀館咸寧廳舉行,陜西師范大學西門口將于當日7:50發車前往西安賓儀館。

  霍松林,1921年9月生于甘肅天水霍家川。幼承家學,1944年,以優異成績考取重慶中央大學(后遷至南京),攻讀中國文學專業。1949年,從南京中央大學中文系畢業。著名中國古典文學專家、文藝理論家、詩人、書法家。1951年赴陜執教至今,歷任西北大學師范學院中文系、西安師范學院講師。現任陜西師范大學文學研究所所長、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文學院名譽院長。學校設有霍松林國學獎學金。

  歷任陜西師范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文學研究所所長,文學院名譽院長,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屆學科評議組成員,全國哲學社會科學“七五”規劃委員會委員,中國唐代文學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名譽會長,中國杜甫研究會會長、名譽會長,紐約四海詩社名譽社長,美國國際名人傳記中心終身研究員、指導委員會副主席,日本明治大學客座教授,香港學術評審局專家顧問,陜西詩詞學會會長等職。198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從1979年起,培養和指導了20名碩士和80多名博士。

  主要論著有:《文藝學概論》、《詩的形象及其他》、《白居易詩譯析》、《文藝學簡論》、《〈西廂記〉簡說》、《〈西廂記〉述評》、《李白詩歌鑒賞》、《宋詩三百首評注》、《歷代詩精品評注》、《〈滹南詩話〉校注》、《〈歐北詩話〉校注》、《文藝散論》、《唐宋名篇品鑒》、《歷代好詩詮評》、《孔穎達詩歌初探》、《唐宋詩文鑒賞舉隅》、《唐詩舉要》、《宋詩舉要》、《霍松林詩詞集》、《唐音閣文集》、《霍松林選集》(十卷本)等35種;主編《唐代文學研究年鑒(1983-1988年)》(6卷)、《中國古典小說六大名著鑒賞辭典》、《萬首唐人絕句校注集評》、《辭賦大辭典》、《中國古代文論名篇詳注》、《中國近代文論名篇詳注》、《元曲精華》、《陜西詩歌志》、《中國古典文學》等50多種。

  1989年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范,榮獲國家特殊津貼。1995年被中國作協列入“抗戰時期老作家”名單,獲頒“以筆為槍,投身抗戰”獎牌。2008年獲“改革開放三十年陜西高等教育突出貢獻獎”和中華詩詞學會授予的“中華詩詞終身成就獎”。2009年被評為陜西首屆社科名家。2010年獲陜西“十二五”科學發展思想驅動獎。

  畢生致力于文藝理論和中國古典文學的教學與研究,擅長詩詞、書法創作。興慶公園沉香亭,大唐芙蓉園西門南門北門,麥積山,衡山等全國眾多名勝古跡,都有霍松林先生題寫的匾額或對聯。華商記者陳團結

97歲古典文學專家霍松林逝世,初中時即寫出《盧溝橋戰歌》 

中國社會科學網

2016年春節期間,霍松林先生在西安書房接受記者采訪,講述春聯。 中國社會科學網 資料圖

  中國社會科學網西安訊,中國古典文學專家、文藝理論家、詩人、書法家、陜西師范大學終身教授霍松林先生于2月1日中午在西安辭世,享年97歲。

  霍松林先生1921年9月出生于甘肅天水。七七事變爆發后,正在上初中的他即寫出《盧溝橋戰歌》、《聞平型關大捷·喜賦》、《驚聞南京淪陷·日寇屠城》等諸多憂時感事之作,并因此在1995年紀念抗戰勝利五十周年時,入列中國作家協會“抗戰時期老作家”名單,榮獲“以筆為槍,投身抗戰”獎牌。于右任稱其為“我們西北少見的青年”。

  自1953年至今,霍松林先生一直任教于陜西師范大學。歷任陜西師范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文學研究所所長、文學院名譽院長;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屆學科評議組成員,全國哲學社會科學“七五”規劃委員會委員,中國唐代文學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名譽會長,中國杜甫研究會會長等。其研究涉及多個領域,尤以文藝理論與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最有成就和特色,代表作有《文藝學概論》、《詩的形象及其他》、《西廂記簡說》、《唐宋詩文鑒賞舉隅》、《歷代好詩詮評》、《絕妙唐詩》、《唐音閣論文集》、《唐音閣詩詞集》等。

  “水碧山青白鳥飛,百花處處斗芳菲。人間應有詩中畫,彩筆還須著意揮。”幾十年來,霍松林先生力行興觀群怨、言志緣情的詩教傳統。“振興詩教,此其時也。”霍松林先生堅持認為傳統詩詞創作在中華民族復興偉業蓬勃發展的當下,要求“新”,力求題材新、觀念新、意境新、語言新,以表現新時代新生活。“唐詩音樂美加上時代最強音,這就是當代古詩創造的理想境界,也是中華詩教傳統發揚、文化強國美夢成真的必要選擇。”霍松林曾在接受本報記者獨家采訪時說。

  “海鵬劉望與劉洋,穩駕神舟萬里航。交會天宮操勝算,歡呼祖國贊端陽。乾坤通話情何熱,科教興邦路正長。載譽歸來回首看,太空吾亦有家鄉。”這首《贊神九勝利歸來》體現了霍松林先生對國家的拳拳深情。

  霍松林先生道德文章蜚聲學界,其學術成就與治學思想,集中表現為求真求實的創新開拓意識;堅持真理、百折不撓的學術品格;學術研究與文學創作兼擅的名士風范。先生視教書育人為首任,以教學拓展研究,以研究促進教學,其傳奇的人生經歷、勇于探尋真知的學術之路,不斷激勵后學奮發圖強,勇攀學術高峰。(原題為《霍松林先生逝世》)

懷念天水

□霍松林

20120615012335819.jpg

  懷念天水,經常想起四山環抱,渭水縈繞的霍家川。在這里,我在慈母的愛撫和嚴父的教育下度過了童年。

  懷念天水,經常想起省立天水中學和國立第五中學。烽火連天的抗戰時期,我在這里讀完初中和高中,奠定了做人和做學問的基礎。

  父親上過隴南書院,是老山長任士言先生的高材生和崇拜者,多次用“老山長”的人品、學問教育我,在我幼小的心靈里留下了深刻印象。考入天水中學,校址就是當年的隴南書院,“隴右楷模”依舊高懸在那里。父親說,這是董文煥獻給老任山長的。我由此領悟到做人做學問要有“楷模”,要有高標準。

  等到瀏覽了伏羲廟、紀信祠、李廣墓,閱讀了《秦州州志》、《天水縣志》,更驚喜地認識到天水的人杰地靈,英才輩出,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便立志要做一個無愧于歷代鄉賢的天水人。

  懷念天水,經常想起天水的名勝古跡,想起詩圣杜甫吟詠過的許多地方。國立五中的校址,便是天水城北天靖山麓的玉泉觀。樓殿宏開,亭臺巧構,曲徑通幽,古柏參天,我和另一位同窗好友的宿舍,就是雕梁畫棟的無量殿。每當皓月臨空,蕭蕭的秋意洋溢于心田的時候,我徜徉于竹樓婆娑的殿階之前,俯視萬家燈火的古城,總會哼起杜甫的詩句:“莽莽萬重山,孤城山谷間。無風云出塞,不夜月臨關……”

  當時交通不便,只憑兩條腿走路。然而不僅附近的南郭寺,舉凡杜甫行吟之處,都留下了我的足跡,給我留下美好回憶的,無過于麥積山。暮春時節,我與兩位好友騎自行車到街子口,住了一夜。第二天,天一亮便徒步出發。一路走來,溪水潺潺,鳥聲啁啾,古樹蒼藤,遮天蔽日,幽花芳草,鋪遍了山巔水涯。峰回路轉,忽然于蒼翠的群峰掩映中一峰突起,傲然獨立,與飄浮而過的白云相接。哦,終于看見夢寐以求的麥積山了!

  此山上豐下縮,懸崖峭壁上,石窟密如蜂房。窟前的木結構建筑物高懸空際,令人贊嘆古代天水人真是巧奪天工!又想到杜甫用“懸崖置屋牢”五個字描狀它,也不愧“詩圣”的符號。由于西邊的棧道早在明朝就已被焚毀,我們只看了散花樓以東的幾十個石窟,卻已經像走進了雕塑藝術博物館。千姿百態的塑像一個個栩栩欲活——男性的,莊嚴中見英俊;女性的,端莊中見靈秀。而不論男性或女性,又都那么寬厚、慈祥。我當時的感受是:這不是佛、不是菩薩,而是善化、美化了的古代天水人。

  時光流逝了近60年,而這一切,至今仍然歷歷在目。每想到麥積山石窟中的佛、菩薩,就不禁懷念父母,懷念師友,懷念天水。 

霍松林天水詩鑒賞

  霍松林,1921年生,甘肅省麥積區琥珀鄉霍家山人。1949年畢業于中央大學中文系。現任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名譽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學部委員,中華詩詞學會名譽會長等。著作有《唐音閣詩詞集》、《文藝學概論》、《白居易詩譯注》,主編有《新編全唐五代文》、《中國古典文學》等大型文學叢書及工具書10余種。霍松林教授雖然長期在外工作,但他從來沒有忘記養育過自己的天水。今選三首其贊美天水之詩,與讀者共賞。

配圖:天水在線

  一

        天水影印《二妙軒帖》,且摹刻于南郭寺碑林,喜題。

  山陰王字美,隴右杜詩雄。

  二妙傳羲里,群賢贊宋公。

  訪碑南郭寺,攬勝隗囂宮。

  喜作秦州頌,沖霄舞巨龍。

   二

  仙人崖道中

  山徑紆回傍水行,山圍水繞彩云生。

  欲將花草志歸路,琪草瑤花不識名。

   三

  石門

  隱隱雙峰接帝閽,無云猶自氣氤氳。

  山花絢爛中秋夜,便有金波涌石門。

  第一首五律天水影印《二妙軒帖》,且將摹刻南郭寺碑林,喜題。一、二句緊扣詩題,熱情贊美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字瀟灑俊逸,詩圣杜甫的隴右詩雄健高超。三、四句緊承一、二句,追述清初詩人宋琬官秦州時集“二王”字摹刻杜甫隴右詩,建成《二妙軒》碑的歷史功德,及群賢對宋琬功德的稱贊。五、六句轉而寫作者訪碑南郭寺和攬勝隗囂宮的喜悅心情。最后兩句畫龍點睛,卒章顯志,以飽滿的激情贊美了家鄉天水各項事業飛速發展、舊貌換新顏的可喜變化。文筆簡約,意境優美,情深韻遠,余味無窮。

  第二首七絕《仙人崖道中》,四句詩從不同的側面,再現了仙人崖山奇、水秀、崖峻、峰高的神姿仙態。寫景狀物,生動形象。寄情寓意,含蓄蘊藉。  “仙人送燈”為秦州十景之一。

  第三首七絕《石門》,先將石門神奇高峻、云封霧鎖的風姿藝術地再現在讀者面前,然后烘托出山花絢爛的中秋之夜,玉盤似的明月從石門之間“聚仙橋”上徐徐升起的奇觀美景。詩情畫意,賞心悅目。藝術上頗具“狀難狀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間見于言外”的功力。石門享有“隴上小黃山”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之美談,  “石門夜月”為秦州十景之一。

卦臺山匾聯的解釋

□霍松林

  我為卦臺山寫了一塊匾、一副楹聯,寫、作都不佳;承鄉親們厚愛,都已經刻制懸掛起來了。張永倉同志來信說:“您寫的匾、聯懸掛后觀賞的人都一致贊揚,但解釋不一。所以山上文管組的同志要求您講解一下,好寫在牌子上置于大殿一側,供觀賞者參考。”

  匾上的文字是“畫卦結繩”。“畫卦”不須解釋;“結繩”,指把繩子結成網用來獵獸捕魚,不是指“結繩紀事”。根據是《易·系辭》“(伏羲)作結繩而為罔罟,以佃以漁”。

  楹聯的特點是:一要貼切,二要對仗工穩,三要平仄協調,在此基礎上追求命意深遠、表述生動。我作的這一副對聯,平仄都符合要求,大家都看得出,故不必解釋,這里只談貼切。

  為天水渭南鄉卦臺山的伏羲廟作楹聯,當然首先要切伏羲的事,但光切伏羲的事,那就顯得一般化,任何地方的伏羲廟都能用;因此,還須切伏羲之事發生的地。寥寥數語、既要切事,又要切地,還必須講對仗,調平仄,難度不算小,所以這副楹聯只達到了基本要求。

  上聯“納皮興嫁娶,結網教畋漁,渭河猶奏立基樂”,講了伏羲氏的兩大貢獻:興嫁娶、教佃漁;創制音樂,則是在表述地理特征,贊頌歷史功勛時順便帶出來的。

  司馬貞《三皇本紀》據譙周《古史考》稱:伏羲氏“始制嫁娶,以儷皮為禮”。儷皮,兩張鹿皮。納,交納。那時候,并無冰箱、彩電之類,鹿皮就算最貴重的禮品。男方向女方送兩張鹿皮作為聘禮,表示要成雙成對。這種禮儀,直延續到漢代。《儀禮·士昏(同婚)禮》所載的關于訂婚過程中的“納征”禮,仍有“納儷皮”一項。伏羲氏以前是只知有母、不知有父的母系社會,自伏羲氏創立了以“儷皮”作聘禮的嫁娶制度,才興起了“媒聘婚”,這是從雜居“群婚”到“對偶婚”的巨大變革,標志著從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的過渡。伏羲被稱為“人文初祖”,這是重要原因之一。

  《三皇本紀》載:伏羲“結網罟以教佃漁”。《易·系辭》載:伏羲“作結繩而為罔(同網)罟,以佃以漁”。罟,音古,網的總稱。佃,通“畋”,音田,指打獵。伏羲氏把繩子結成網,教人民在陸地網鳥獸(畋),在水里網魚鱉(漁),極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條件,把歷史的發展推向漁獵時代。

  伏羲氏的這兩大貢獻,可以說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立基”。

  《周禮·春宮·大司樂》:“以牙舞教國子。”賈公彥疏引《孝經緯》:“伏羲之樂,曰《立基》。”意思是:伏羲時代,有名叫《立基》的音樂。我便由此生發,以活用典故的方式,寫出了“渭河猶奏立基樂”七個字。伏羲時代,距我們已經十分遙遠了,然而當我們登上下臨渭水的畫卦臺,縱目四望,緬懷伏羲的歷史功勛,眼前便浮現一幅遠古時代的生活圖畫:拿著鹿皮去求婚的,拿著大網去捕獸撈魚的,來來往往,—個個喜笑顏開。嗬!人們不再像禽獸那樣雜交了!人們的生活資料,不再那樣難于得到了!這時候,渭水的潺潺聲聲入耳,仿佛在演奏美妙的樂曲——立基樂。這樂曲,不知演奏了多少年,直到今天,還在演奏不已,喚起人們的歷史回憶,促使人們飲水思源,此情此景,不能不使每一個伏羲后裔、炎黃子孫發出由衷的贊頌:偉大的伏羲氏!您制嫁娶、教佃漁的偉大貢獻,的確為中華民族逐漸走向文明奠定了基礎啊!

  下聯“設象契神明,布爻窮變化,隴坂長留畫卦臺”,講伏羲畫卦的偉大意義,并肯定伏羲畫卦之處,就是天水渭南鄉的畫卦臺。

  “設象契神明”,講伏羲畫八卦的意義:“布爻窮變化”,講伏羲重疊八卦而成六十四卦的意義。《易·系辭》云:“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關于伏羲畫八卦,已成定論。但“因而重之”,即重疊八卦而成六十四卦的是誰,卻有伏羲、神農、夏禹、文王等不同說法。孔穎達《周易正義》經過考證,斷定“重卦”的人也是伏羲,很有說服力,我采用了孔穎達的說法。

  八卦中的乾卦象征天,坤卦象征地,震卦象征雷,巽卦象征風,坎卦象征水,離卦象征火,艮卦象征山,兌卦象征澤。推而廣之,每一卦都可以有更多的象征物。例如乾卦,既象天,又象君、象父、象龍、象金、象玉、象馬,凡“剛健”之物,都可取象。《易·系辭》稱伏羲“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古人認為萬事萬物都是“神明之德”的表現,通過八卦的廣泛象征,人們便可通曉、默契萬事萬物的奧秘。

  重疊八卦而成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爻,表示事物的交錯變化,《易·系辭》云:“爻者,言乎變者也。”通過三百八十四爻的分布配合,便可以窮盡萬事萬物對立、運動、變化的規律,幫助人們認識世界,趨吉避兇。“布爻窮變化”,就是這個意思。易卦本來用于卜筮,卻深含哲理。“象”(象征)是易卦哲學內容的基本表現形式,而反映事物對立、運動、變化規律的思想,則是六十四卦哲理的根本核心。

  下聯分別從“象”、“爻”兩方面歌頌了伏羲“始作八卦”,又重疊八卦的兩大貢獻,然后點畫卦之地。當人們登上天水渭南鄉卦臺山緬懷伏羲創八卦、重八卦的偉大貢獻之時,不能不發出由衷的贊嘆:啊!伏羲的偉大貢獻就是在這里做出的,這地方人杰地靈,真了不起!正是在這里,萬古“長留畫卦臺”!而“畫卦臺”之所以長留,正表現了人們對伏羲貢獻的永記不忘。卦臺山屬隴坂(同阪)范圍,《文選·張衡(四愁詩)》‘‘欲往從之隴阪長”,李善注:“應劭曰:‘天水有大坂,名日隴坂。’《秦州記》日‘隴坂九曲,不知高幾里。’”我用“隴坂”,正是為了突出“天水”、“秦州”。

  作名勝古跡的對聯要做到貼切,有時是很困難的。我找了許多古今名人為天水卦臺山伏羲廟所作的對聯,都沒有用“畫卦臺”,我想最好是用進去。但用進去,卻找不到既與伏羲有關,又與“畫卦臺”詞性相同的三字詞和它對偶。歷代沒有人用,大概是這個原因。我讀《十三經注疏》時作過一點筆記,一翻,便翻出了“伏羲之樂曰《立基》”這條材料,用上了。這條材料,許多有關伏羲資料的書里都未輯人,天水伏羲文化研討會的所有論文也都未引用,但其實很重要,所以提一下。

  陜西的炎帝陵、黃帝陵在舉行國際性的祭典時都要我作過對聯,錄黃帝陵的一幅如下:

  根在黃陵,五千年古柏參天綠。

  澤流赤縣,九萬里春潮動地米。

  沒有具體講黃帝的許多偉大貢獻,比較空靈,也有飛動之勢。為卦臺山伏羲廟作的這一副把伏羲氏的重要貢獻都寫了進去,比較質實,生動性差一些。

1988年伏羲祭文

□霍松林

  煌煌華夏,地靈人杰;自強不息,乃創鴻業。

  慎終追遠,緬懷太古;曰有伏羲,世稱人祖。

  生于成紀,史有文明。乘時崛起,清渭之濱。   

  觀法于地,觀象于天;始畫八卦,文字起源。

  民處草昧,茹毛飲血;始作網罟,以漁以獵。

  歷史發展,有此階段;如草方萌,如夜初旦。

  繼此而往,代有賢能;耕耘教化,日進文明。

  四兇咸殛,日月重光;繩其祖武,民氣恢張。

  深化改革,堅持開放;奮發圖強,前途無量。

  顧我西部,開發甚早。先哲遺澤,潤及枯槁。

  絲綢之路,橫跨亞歐;漢唐文化,光耀寰球。

  宋元以來,漸趨落后;人謀不臧,地利如舊。

  今逢盛世,中華振興;同奔四化,豈甘后人?

  卦臺效靈,麥積挺秀;羲皇故里,車馬輻輳。

  隴右賢達,海外赤子;齊心協力,繁榮桑梓。

  人文蔚起,經濟騰飛;工歌農舞,水美田肥。

  敬告太昊,用表決心;超唐邁漢,共建奇勛。


相 關 新 聞

·天水籍中國古典文學專家霍松林辭世 享年96歲(圖)·王光慶 彭鴻嘉赴西安看望霍松林教授(圖)
·王光慶 彭鴻嘉赴西安看望霍松林教授(圖)·陜西師范大學教授霍松林:文學相伴 癡迷一生
·霍松林:幼年飽讀詩書 鑄就愛國才情(組圖)·霍松林的書房(名人書齋)(圖)

新 聞 推 薦

天水在線大年初五走進灘歌古鎮杏灣村拍社火

·特朗普怒批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騷亂 威脅取消經費
·蔡英文四字寫錯仨 連自己的名字都寫錯了(圖)
·天文專家:2月3日立春很罕見 上次發生在120年前
·外媒:中國航母計劃大踏步前進 首艘國產航母成型
·菲總統請中國幫助打海盜:“像在索馬里那樣”
·特朗普女兒伊萬卡拜訪中國大使館慶祝中國春節(圖)
·BBC看春節:回家后的你,才是真的你(圖)
·2016,習近平在世界舞臺(視頻)
·絕不尋常!特朗普首次打破慣例 沒給華人拜年(圖)
·時隔70年 德國坦克再次開進“蘇聯領土”(圖)
·潘基文宣布不會競選下屆韓總統:抱歉讓很多人失望了
最 新 圖 片
天水籍中國古典文學專家霍松林辭世 享年96歲 天水在線攝影報道:麥積山滑雪場大年初四熱 天水在線攝影報道:紅崖村大年初四耍社火(圖 世界旅游小姐(天水白娃娃)王姜樂向全市人民 天水在線延時攝影:天水除夕之夜璀璨奪目(視 郭霽紅主持的《古典情懷》之《大漠風煙》(視
評論內容:

(最多300個字符)
  查看評論

 天水資訊
·天水籍國學泰斗霍松林逝世,副總理馬凱發來唁電(圖)
·天水凈土寺正月初六日舉行吉祥灌頂大法會(組圖)
·臻美和聲藝術空間在春節期間舉辦文化沙龍(組圖)
·天水市氣象臺2月2日發布未來一周天氣預報(圖)
·天水在線大年初五走進灘歌古鎮杏灣村拍社火(圖)
·春節返鄉記——麥積區大坪村登上人民日報頭版頭條
·【菜鄉新韻】武山:紅紅的西紅柿“甜”農家(圖)
·武山:電子商務全覆蓋 精準扶貧有抓手(圖)
·大像山公園:四季美景各不同(組圖)
·【文化之窗】甘谷頌(圖)
·【新春走基層】秦安鄉村文化鬧新春(組圖)
·天水籍中國古典文學專家霍松林辭世 享年96歲(圖)
·天水在線攝影報道:麥積山滑雪場大年初四熱鬧的很(圖
·天水在線攝影報道:紅崖村大年初四耍社火(圖)
·記憶中的“甘谷八景”(圖)
·【古冀年韻】夜景靚甘谷(組圖)
·【新春走基層】秦安農民書香屋里過出別樣“年味”
·秦州區執法局:可敬可愛的城管人(組圖)
·武山縣春節期間市場繁榮物價穩定(組圖)
·【大美武山】冰雪世界(組圖)
·【聚焦民生】麥積區重點農業項目建設成效顯著(圖)
·【聚焦民生】麥積區2016年實現果品產值19.12億元(圖
·【甘肅日報】甘肅大地灣文物保護研究所移交天水(圖)
·世界旅游小姐(天水白娃娃)王姜樂向全市人民拜年(圖)
·天水在線探訪鐘林《無天水 不家鄉》彩排現場(圖)
 文化歷史
·原來這些參加過長征的開國元勛也當過老師(組圖)
·故宮6大殿百年首次亮燈 帝后婚房奢華逼人(圖)
·武則天除罪金簡現身長沙 上刻5個生造字(圖)
·中國書協清理18名會員 16人有官方背景 
·這幅中國油畫賣了2.36億港元!快來看看長啥樣
·丙申年猴票上市后遭搶 10天內價格漲21倍(圖)
·海昏侯墓主棺外棺蓋揭開 內棺現站立“神鳥”
·“小雪”到來:農家腌臘肉(圖)
·2300年前古墓中現古代桌游:已失傳1500年
·一幅畫:40年前80元 今晚1.84億成交(圖)
·李叔同作品《半裸女像》亮相 曾消失近百年(圖)
·漢代“第一吻”文物走紅:雙手互執相親(圖)
·致遠艦最后十分鐘:劇烈爆炸 船員烈火中堅守
·習仲勛夫人齊心抗戰往事 專著首次揭秘(圖)
·周恩來侄子披露:總理否認下令擊落林彪座機
 博 客
·杏灣村大年初五耍社火(中)
·灘歌社火舞動杏灣村
·秧歌耍起來(下)
·灘歌杏灣村社火大拜年
·秧歌耍起來(中)
·秧歌耍起來(上)
·灘歌社火不一般
·杏灣村社火表演(二)
 播 客

·天水在線獲獎
·《祖脈天水》第四集
·《祖脈天水》第三集
·《祖脈天水》第二集
·《祖脈天水》第一集
·天水在線航拍平安牧場視頻震撼
·《天南地北天水人》郭霽紅(上)
·第三屆“環煙鋪櫻桃園”山地自
 娛 樂

·性感犯規!柳巖穿成這樣來拜年 太惹火了(圖)
·柳巖大膽獻吻宋小寶!快遞員也有春天(圖)
·央視春晚總導演:人氣偶像表現令人滿意
·2017央視春晚節目單正式公布 蔡明潘長江再合作
·34年春晚誰露臉最多? 馮鞏31次亮相獨占鰲頭
·34年春晚 每年一句流行語你還記得嗎?(圖)
·傅園慧春晚彩排金句:最愛吃肉玩手機 叫我美女(圖)
·夢幻迷離!關曉彤曬復古寫真 小女美如畫(圖)
·央視春晚曝光:開場秀歡樂頌“五美”搭檔TFBOYS
·周立波保釋后首發文致歉:黃賭毒都不會感興趣

 社 會
·BBC看春節:回家后的你,才是真的你(圖)
·網絡主播心酸外人難懂:跳舞太性感 媽媽不理解
·官方回應“寧波老虎傷人事件”:被咬死男子未買票
·網友侮辱除夕犧牲民警并煽動暴力襲警 被刑事拘留
·聯合國官微給中國人拜年的方式特別…呵呵(圖)
·雞姓原為佛山“土著”四大姓之一 如今或只剩三人
·中國科學家破解“西紅柿咋沒了從前味道”謎題
·貴州“六個雞”火車站走紅 不斷有人前往照相(圖)
·丁酉雞年有“閏六月”全年384天 比猴年多29天
·中國春節成全球黃金周 出境旅游人次將超600萬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50006 Copyright 2005-2006  天水在線網站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電話:0938-8218028 13893879576 QQ:57530489 郵箱:tswjy@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