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51/BeyondPic/2016-8/26/1608171656a228a85bf503853f.jpg)
8月17日上午,全市政法系統“責任與擔當”主題演講比賽決賽在天水市檢察院十二樓會議室舉行。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趙衛東,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馬忠福,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喜在主會場觀看了比賽。
責任與擔當——我用生命為您站崗
(三等獎)
市公安局 范軍娣
![](/Files251/BeyondPic/2016-8/26/160822151150f4b02cf2d9e90c.jpg)
人的一生,每時每刻都面臨著選擇,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選擇了警察,成為一名公安民警,這就是我至今無悔的選擇。
多少年來,公安民警忠誠地履行人民警察的神圣職責,以每日有犧牲,每時有流血的高昂代價做投入,事不避難,責任在心,擔當在行,奮勇向前,把維護法律的尊嚴,維系天水人民的安寧,作為天水公安的神圣使命去追求、去踐行。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一本書,橄欖色的封面上鑲嵌著熟悉的警徽。一種職業的習慣,我拿起了它,五個工整的 金光大字映入眼簾—《公安英雄譜》。
當我以敬重的心情一字一句地閱讀英雄的事跡時,我的心被震撼了,是那種久久的、心靈的震撼!我的思緒沸騰了,如同湍急的河水,波濤奔涌。
和著跳動的脈搏,那些本應該與我并肩作戰的戰友們又一次向我走來:奮不顧身 搶險救援被奪去寶貴生命的雷衛兵;血灑千米 勇斗歹徒被殘酷殺害的伏治平;在那個揪心的臘月二十七,巡防路上被超速行駛的面包車撞飛的王奎;那個放不下的紅堡派出所,累的永遠閉上了雙眼的魯昕;三十二年如一日,即使在身患肺癌的最后歲月里,仍然帶病勘查現場,累倒在顯微鏡前的朱云霄,他們都用生命詮釋了“責任與擔當”的內涵。
還有他,何方志,這位剛剛25歲的秦州巡警。那一年,北關煤場被挖開的防空洞內有3名小學生誤入其中,另有數名群眾在營救過程中相繼中毒。何方志與其他兩名民警火速趕到現場,在沒有防護裝備的情況下,立即開展營救。在艱難的摸索了三十多米后,找到已昏迷倒地的3個孩子。何方志背起一名學生往洞外走時不幸掉入一口積存污水的井里,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當年九月,公安部授予何方志同志“二級英雄模范”稱號;甘肅省人民政府批準他為革命烈士,市委、市政府也追授他為“舍己救人優秀民警”。那年他的母親已經54歲,一個中年喪夫,一生一世就養了一個兒子的母親,一個含辛茹苦供他上大學,就等他回來好好養老送終的老媽媽,為了救別人的兒子,犧牲了自己的兒子。
他走了,走的那樣匆忙,匆忙得來不及與親人、同志們道一聲再見!匆忙得來不及履行給媽媽的承諾!媽媽哭喊著:兒子,兒子,說好了今年回家陪媽過年,還答應給媽媽領個兒媳婦回來……
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英雄是凡人,也非凡人。他們是那么樸實無華,又那么光彩照人。他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為了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為詮釋肩上的“責任與擔當”,奉獻自己畢生的心血甚至是寶貴的生命。
手中的書合上了許久,然而我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聽,一個響亮的聲音在秦州大地回蕩,那是滾滾渭河的咆哮,那是隴山林海的吶喊,那更是全體政法干警的共同心聲:
躺著的石頭是戈壁,
站著的石頭是長城,
活在人民心中的是英雄漢,
永恒的是政法干警至死無悔的“責任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