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文化產業吹響“集結號”
仲冬的天水,雖然是“北風卷地百草折”,但天水的決策者們卻頂著凜冽的寒風,踏著積雪,深入文化產業建設現場調研。冬日的天水,一股文化產業發展的熱浪正在涌起,一個文化產業與旅游業高度融合的集結號已經吹響,給將要邁入新一年的天水一個完美的詮釋。
最近,天水市連續召開相關會議,加強領導干部深度調研,政協委員們廣泛諫言,專家學者們深度論證,文化產業與旅游業大融合的工作思路已基本成熟。
天水市圍繞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以創建“三宜”名城為統攬,打造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天水板塊。在全省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一帶三區十三板塊”總體布局中,天水市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這個布局中,天水市被確定為隴東南文化歷史區核心區域,并提出依托始祖文化打造全球華人尋根祭祖圣地。按照省上“1313”工程和天水市“136”工程總體部署,天水市將以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宜居宜業宜游歷史文化名城為抓手,積極推進中華始祖文化園、大地灣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麥積山文化旅游區“三大園區”建設,認真實施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文化產業發展壯大、文化服務基礎建設、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文化品牌打造提升“六大工程”,確保在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天水板塊建設中有所作為,取得新的成效。
天水市已科學編制各項規劃。圍繞“三宜”歷史文化名城這一定位,盡快完成《天水市旅游業發展總體規劃》、《麥積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修編,加快編制《麥積山大景區建設規劃》、《隴東南國家中醫藥養生保健旅游創新區天水片區規劃》,抓緊啟動《天水市“十三五”文化旅游業發展規劃》編制工作,進一步完善縣域文化旅游發展規劃,認真編制3A級以上文化旅游景區建設規劃,確保2016年上半年出臺《游天水·知天下品牌策劃方案》、《天水市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規劃綱要》、《天水市旅游推廣營銷方案》。為此,天水市把項目作為規劃編制的重中之重,認真謀劃論證儲備一批大項目,力爭有更多的項目進入國家和省上“十三五”盤子。目前,天水市積極推進大景區建設。科學整合麥積山景區資源,加快建設以石窟文化、名山生態、溫泉養生、天水風情為特色的麥積山文化與生態旅游大景區,統籌謀劃好全市確定的中華始祖文化園、大地灣兩個大景區建設,抓好項目策劃、論證、爭取和實施等各項工作。
為做好深度融合,天水市不斷提升景區知名度和影響力。在項目建設中,天水市抓緊開工建設麥積山大道,啟動實施藉河風情線二期、人民公園改造、天水商貿城生態景觀工程,加快馬跑泉公園改造、西十里藉河生態公園等項目進度,推進“兩山兩河百里生態長廊”建設。與此同時,抓好麥積山風景區亞行貸款項目后續工作,建成麥積全國綜合養老示范基地二期工程,加快成紀新城、麥積財富陽光、甘谷冀城、秦安大地灣印象等星級賓館建設,積極推進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科研基地、秦風民俗園、黃河雕漆文化產業園、麥積山影視產業園暨游客集散中心、漢唐陶藝文化產業示范基地、秦州印象、張家川回鄉風情園二期、百花小鎮等重點文化旅游項目。
天水市有迷人的“五大歷史文化”,一些傳說典故、名人古跡、民風民俗和民間技藝,豐富的歷史人物故事正在挖掘整理中。天水市將找準契合點,盡可能的將文化元素融入景區景點開發建設,推動文化與景區景點深度融合。
在大力實施文化產業龍頭企業培育工程中,天水市將著力扶持飛天雕漆、漢唐陶藝、大漠行麻鞋等文化企業做大做強,形成一批以“五大文化”、民間工藝、民俗風情等為內涵的文化產業基地,提高文化旅游產業增加值。天水市還積極推動文化旅游商品產、學、研一體化發展,實現旅游商品和文化創意的有效嫁接,提升旅游商品的文化價值,使旅游商品成為增加企業效益、展示宣傳天水市文化旅游資源的重要載體。
為了讓文化天水有新亮點,天水市著力抓好優秀文藝劇目的創作、編排和演出。繼續打磨提升《麥積圣歌》、《一畫開天》、《大秦文公》、《軒轅大帝》、《關山月》等精品劇目,組織好對外交流演出以及全市重大節慶活動期間的展演,推動秦州夾板、武山旋鼓、秦安小曲、張家川花兒等傳統民俗劇目在景區、星級賓館飯店、文化廣場演出,積極開展非物質文化展演展示活動,發揮好電影院、博物館、文化館等文化要素對旅游業的支撐和帶動作用,多策并舉豐富城區景區文化活動,吸引游客駐留,增加旅游收入。
發揮市級1000萬元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基金倍增效應,引導、吸納社會資本開發建設景區景點,發展文化旅游產業,下功夫謀劃一批項目,將文化產業項目和旅游產業項目統一策劃、包裝、推介,捆綁式招商引資,吸引實力雄厚、經驗豐富、模式先進的文化企業集團來天水投資發展。
“游天水·知天下”為主題的文化旅游品牌,是天水市又一文化旅游業發展的大手筆。天水市加大旅游品牌宣傳營銷力度,與此同時,合力推進品牌建設。繼續主打“羲皇故里·全球華人尋根祭祖圣地”和“隴上江南·麥積山國家5A級旅游景區”兩大品牌,著力發展羲皇故里尋根祭祖游、百里石窟藝術走廊游、絲綢之路名城古韻游、隴上江南生態休閑游、天河沐浴溫泉度假游、現代特色農業觀光游六大特色旅游,打磨提升“祈福圣地·大福武山”、華夏第一縣、軒轅文化旅游節、鳳山生態公園、回鄉風情園等縣域旅游品牌,積極培育體育賽事、養老保健等新型旅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