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在線關于征集《天水藍》
微電影劇本評選結果的公告
由天水在線面向全社會公開征集以“天水藍”為主題的微電影劇本征集評選活動于2015年9月15日啟動,12月上旬終評結束。
本次征集微電影劇本要求作品要緊貼“天水藍”主題,展現天水歷史文化、生態環境、風土人情、自然風光;劇本內容要健康向上,構思要新穎,與時代主旋律合拍,兼具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截止11月15日共征集到微電影劇本100余部,經過初審、初評共有17部符合征集主題思想的作品在天水在線網站和天水在線微信公眾號進行了公開發表。
經本次活動評委會按照“公正、公開、公平”的原則最終評選:丁運時(湖北武漢)創作的《天水藍人家》(選登發表序號為十二)為入選劇本,獎勵稿酬2千元。該劇本經修改成熟后將拍攝成20分鐘左右長度的微電影。
天水在線
2015年12月16日
-
天水在線開始征集“天水藍”微電影贊助方
-
聯系人:胡旭
-
聯系電話:13919678453
附入選作品:
微電影劇本名稱:《天水藍人家》
劇情摘要:
多年前,志輝是天水市麥積山腳下小山村的一個孤兒,他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遠走他鄉,學習廚藝和旅游酒店科目。學成之后,趕回了家鄉。在這里,天水生態環境建設方興未艾。他一邊故意裝糊涂,博得與暗戀的意中人相處的機會,一邊走遍天水麥積山,尋找風景與人文精華,為施展自己的抱負作準備。在一個夜晚,他終于向意中人表白,并闡述了自己的抱負,最終獲得了創業機會,贏得了愛情與事業的雙豐收……
地點:天水,麥積山下小村莊,天水人家
人物:
志輝: 男,20歲左右,外表英俊,內在睿智明達。
蓮兒:18歲,聰明俏麗。
酒館柯老板:50多歲,老成持重。
賈沖:酒客,男,40多歲,好捉弄人。
酒客若干名。
酒館過路客。
道具:酒館牌匾、宣傳廣告、菜單、天水牌酒、硬幣、鈔票若干等
第一幕
(燈光亮)旁白:話說風光旖旎的天水麥積山,這里歷史悠久,山水青秀,山腳下有個不大不小的酒館,名字叫“天水酒館”,酒館一直做居民及少量觀光客的生意,生意不溫不火。店主柯老板精明干練、經營有方。他還有個機靈活潑、貌美如花的女兒,單名一個“蓮”字。人說竹西酒館有兩絕:酒味醇、蓮兒靚。點幾樣精致小菜,斟杯老酒,看漂亮的蓮兒跑前跑后,真是莫大的享受。
一天黃昏時分。
追光燈亮起,竹西酒館的牌匾(特寫定格)。
酒家里三三兩兩坐著一些酒客。
從酒家外踱進來了一個年青人,樣子憨憨的。
年青人要了一瓶酒店最廉價的天水牌酒,不聲不響地坐在角落里。
他的到來引起食客們的一片嘩然。
一酒客賈沖擠眉弄眼,對熟人做手勢。
畫外音:這年青人叫志輝,是小村莊里有名的“傻子”。他本是孤兒,與年邁的奶奶在一間破屋中相依為命,從小腦筋不大靈光,據說有點“弱智”,也不愛說話。街坊都喜歡戲弄他,常常有人左手放一枚一元硬幣,右手拿一枚五角的讓他挑,每回他都傻乎乎地拿走五角的那枚。這志輝成年后不知所蹤,據說是到外地去了幾年,剛剛才回來的。“傻子”來喝酒,人們當然要大驚小怪。酒家常客、號稱“促狹鬼”的賈沖動了歪腦筋,存心要耍耍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
賈沖隨手拿了一瓶最貴的酒,一瓶最便宜的酒。
他走過去蠻親熱地說:“志輝,來,我請你喝酒!隨便挑。”
志輝木頭木腦地想了好一會兒,伸手指向那瓶子劣酒。
酒客們哄堂大笑。
賈沖更是樂不可支:“哈哈,傻瓜就是傻瓜!”
蓮兒上場,實在看不過去,沖過來罵賈沖:“哼,欺負別人弱智,算什么男人?”
“喲,蓮兒心疼了,心疼的話就嫁給他好了。”
“我,我才不嫁呢!我要嫁的是有大智慧的男人!”
蓮兒又羞又氣,一跺腳跑到柜臺后面去了。
志輝無動于衷,似乎一切與已無關,蠻有滋味地啜飲,喝得很陶醉似的。
有個厚道的街坊嘆息道:“這孩子可憐呀!奶奶去世了,沒人照顧,就是愛看書,問他看什么,他嘟嘟囔囔也說不清,唉!聽說出去了幾年,快過年了,現在回來了,還是那么傻!”
第二幕
旁白:
麥積山石窟為中國四大石窟之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聞名世界的藝術寶庫。
這志輝好奇怪,整天也沒見他做什么事,就是在麥積山周邊游山玩水,每天還忙得不亦樂乎。
他沿著仙人崖、石門、曲溪一路走一路欣賞著景致,直到街亭古鎮在望。
在絕壁佛國,千余座佛像,古樸,古色古香。
志輝正在步行登山,不時揮揮袖子擦汗。
他流連忘返,望著孤峰絕壁上的佛像發呆。
麥積山頂,周圍風景秀麗,山巒上密布著翠柏蒼松、野花茂草。
志輝攀上山頂,極目遠望,四面全是郁郁蔥蔥的青山,只見千山萬壑,重巒疊嶂,青松似海,云霧陣陣。
遠景近物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景,這圖景被稱為天水八景之首的“麥積煙雨”。
在山上,遠離喧囂、回歸自然的環境中,他坐在草地上看書,一看就是半天光景……
他徜徉在麥積山的風情中,感受那別樣的休閑與舒適。
他抬頭仰望,天空湛藍,白云飄飄……
志輝繼續游玩,風塵仆仆。
他在山間清泉邊掬水而飲,洗了把臉。
他拿出本小冊子,在上面寫寫畫畫。
小冊子封面上寫著幾個有力的大字(特寫):麥積山生態人文之旅。
志輝滿意地微笑著(定格)
……
第三幕
旁白:這志輝今天去游麥積山,明天去探訪羲皇故里,把天水風光看了個遍。但說來也怪,每天傍晚,他總是準時回到天水酒館來歇息,要流連到午夜才離開。
這天,志輝在酒館。
另一酒客依樣畫葫蘆地戲耍了他一回。
志輝毫無例外地讓大伙笑得前仆后仰。
酒客嬉笑著幫他付了酒賬。
有個過路客不信有這傻的人。
過路客目光炯炯,冷笑不止:“哼,裝傻!”
他拿了一瓶酒,又加上厚厚一疊鈔票,說:“看清楚了,你選哪樣?”
酒家頓時寂靜無聲,眾人停杯投箸,屏息著,伸長脖子看稀奇。
志輝目光迷糊,拍拍腦殼像搞不清楚發生了什么,右手不由自主地選了酒。
人們大為掃興,又似乎松了口氣。
過路客收回鈔票,恨恨地跺腳:“不可救藥!”
這天,天慢慢黑了,食客都散去回家了,只留下志輝津津有味地獨酌。
蓮兒幽幽地嘆了口氣,坐在他對面:“志輝,怎么還不回家?你怎么這么傻?難道你不知道那些錢能買好多酒嗎?”
“當然知道!”一向悶聲不響地志輝開口了,倒差點把蓮兒嚇得跌到桌子底下。
“那為什么……”“可我如果挑對了,下次還會有人再請我喝酒嗎?”
“好啊,原來你這么‘狡猾’,但是你這么好酒嗎?”
“不是的,柯蓮——可憐,就是可愛呀,”志輝嘆息道,“我沒有錢喝酒,沒有人請客的話,我就沒有理由常常到這里來,就沒有機會看到你啊!”
蓮兒看著他其實星眉朗目,眼神是那樣誠懇,不但毫不呆滯,而且清澈澄靜。
她連忙避開那灼熱的眼神,兩頰飛紅。
第四幕
酒館燈火通明,遲遲沒有打烊。
志輝一反平日的低眉順眼,顯得氣宇軒昂,侃侃而談。
他談酒館自釀酒的甘冽,論及酒館經營的方略,頭頭是道。
畫外音:自小志輝就有博大情懷,外表傻氣其實天資聰穎的他胸懷大志,一心想把天水麥積山的美景與美食融匯貫通,做一番餐飲旅游的大事業。幾年前,他外出學廚藝,因對美食廚藝的癡迷和天分,被一世代相傳的烹飪大師相中,收為關門弟子,將全部絕技傳授于他。學成后,他依依不舍告別師傅,回到竹西,每天看似閑逛,實際上是在吸收天水風光之精華,研究歷史文化之精粹,揣摩如何將美景和美食推介出去,創立新一代天水人的傳奇。
志輝陷入回憶(鏡頭閃過):
幾年前,他外出學廚藝,在一餐館打工。
烹飪大師打量著他,對他于美食廚藝的癡迷和天分,微微頷首。
志輝拜師,向大師跪下,被收為關門弟子。
大師手把手將全部絕技傳授于他。
學成后,志輝依依不舍告別師傅……
(鏡頭閃回)志輝慷慨激昂地說:“咱們天水麥積山歷史悠久,文化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美,這是老祖宗留下的珍貴遺產,麥積山石窟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聞名世界的藝術寶庫。對我們天水人來說,現在國家注重生態環境建設,我們天水最大的優勢就是自然風光優美,生態環境優良,當別的大城市霧霾來襲時,我們天水卻是一片白云藍天。這也是我們旅游發展的大機遇。其實,我們可以做新一代的天水人,不要再一條心走老路。我想,如今生態旅游業即將興起,很多人對名山古鎮風情、歷史和文化充滿向往,我們有這么好的自然生態資源,不如創新一個“天水人體驗游”項目,吸引觀光客前來體驗原汁原味的山居生活,我們可以做導游,旅游者既可以觀賞到真正的天水麥積山美景,又能體驗到悠久的歷史文化,還可以享受到正宗的特色美食,肯定會受到歡迎追捧的……”
一席話聽得躲在店后靜聽的柯老板大跌眼鏡,暗暗點頭。
蓮兒呆呆地看著眼前意氣風發的青年,禁不住芳心暗許……
不久,由柯老板作主,出人意料地把蓮兒嫁給了志輝,向眾酒客宣布退休。
志輝與蓮兒在酒館辦喜事,向眾酒客敬酒。
酒家門口的牌匾換下“天水酒館”,改為“天水藍人家”。
酒家門口大幅廣告牌,強勢推出“麥積山風光、文化體驗游、美景菜”。
菜單(特寫):麥積山美景一一被命名為新菜式。
游客在此獲得訪古鎮、游麥積山、觀賞自然風光、享受白云藍天、探訪羲皇故里、絕壁佛國等獨特的旅游體驗。
游客在天水人家(房間布置著表現天水休閑、慢生活文化的裝飾)住宿。
志輝精選天水正宗特色食材,親自以天才的想像力和卓越的烹飪技法加以藝術性地演繹。
菜肴端出來,花團錦簇,色香味俱全。
食客一掃而光。
“天水藍人家”風靡一時,聲名大振,廣大游客絡繹不絕。
天水藍人家隨著近年來“天水藍”在全國聲名大振而得到更大的發展,其規模擴大,分店開張,志輝和蓮兒在門口剪彩。
畫外音:天水藍人家最終成為天水麥積山游客餐飲美食住宿的首選地、最受游客歡迎的天水文化客棧。這時左鄰右舍才知道志輝裝糊涂其實有大智慧,而賈沖之流不過假聰明而已。
音樂起。
劇終。
————————————————————————
筆者個人簡歷:
丁運時,男,法律專業人士,自由撰稿人,現居武漢。十三歲開始發表作品,多年來,曾在各地報紙上如中國青年報、中華讀書報、光明日報、工人日報、新民晚報、羊城晚報等發表詩歌、小說、散文、評論等文學作品數百篇,達數十萬字;
近年來,開始參加全國征文比賽,曾獲得各類上百項征文或征集獎項,擅長于征文寫作。
曾榮獲主要獎項:
2014年沈陽市作家協會“盛京文學”征文大賽散文獎;
“平安成都”公益廣告征集文字類一等獎;
“曹禺杯”詩歌大賽格律詩類一等獎;
濟南“我與12345的故事”征文一等獎;
《南京日報》“我眼中的青奧”征文一等獎;
蘇州“放心飲酒餐廳”征文一等獎;
東方煙草報“情系黃鶴樓”有獎征文一等獎;
云龍山酒征文散文類一等獎;
2014詩興開封國際詩歌大賽二等獎;
中宣部“書寫核心價值送您平安吉祥”新春詩詞歌賦征集二等獎;
“完美杯”大美中國—發現中國傳統文化之美征文二等獎;
中華詩詞學會“抗戰精神賦”全國詩賦詞曲聯大獎賽二等獎;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