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鈕承澤或去天水拍片 談尋根之旅:真相已不重要](/Files247/BeyondPic/2015-11/18/127985026.png)
鈕承澤(資料圖)
騰訊娛樂訊(文/潘俊良)“我已經很久很久沒有等著10點38分看(電視節目)播出了”,鈕承澤在臺灣翻墻上騰訊視頻,看的就是《客從何處來》。作為本季第三位登場的嘉賓,鈕承澤開始了一段神秘的尋根之旅。拍攝過程中,他說盡量讓自己適應鏡頭,“不偽裝、不設計”的向觀眾展現真實的自己。當鈕承澤拿到DNA鑒定時“確實很難受”,但一路下來,他最大的感悟是,“歷史沒有真相,真相也已不再重要”。
翻墻看《客從何處來》 聊拍攝:盡量不偽裝
在鈕承澤看來,參與《客從何處來》理所當然,“和節目組溝通,能感受到他們的真誠。出于信任,我希望面對所有事情的時候,是一個干凈、沒有經過設計的真實狀態”。多年的演員和導演的經驗,鈕承澤已經習慣了在鏡頭前,操控和擺弄別人,“其實任何一個人面對鏡頭的時候都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放松,可是我已經盡量做到沒有任何的偽裝、打扮、設計”。
拍攝結束后,鈕承澤仍心心念念節目何時播出,身在臺北還“翻墻”上騰訊視頻等播出,“我已經很久沒有守著電視看電視節目了”。年紀漸長,鈕承澤時常回頭想看看自己的家族,“覺得非常的有趣,可是我卻沒有心力自己去”。去之前,他是抱著去探尋究竟和真相的心,“一開始確實放在所謂的真相是什么,血緣是什么”。
可當他拿到DNA鑒定結果的時候,他征求編導意見“能不能給他5分鐘打個坐”。不僅是難受,還有更多別的感悟。那么,他的尋根之旅是如何開始的呢?
天水之旅拾獲電影靈感 談尋根:真相不重要
節目中,豆導來到了甘肅天水——在那里孔繁錦度過了人生最巔峰的時候。四十四歲身兼隴南鎮守使,陜甘邊防督辦和援川總司令以天水為中心,成為割據一方的隴南王。坐鎮天水,牽制甘肅、陜西、四川三省。太外公對天水有著非常深的情感,后來由于軍事失敗,他卸任后,在1935年-1951年他又回到天水,最終在天水去世。甘肅天水八十歲以上的老人基本上都能講述出隴南王的傳奇故事。孔繁錦可以說是天水現代化之父。
身為一個滿清余孽、軍閥后代,鈕承澤說“外公外婆父親都不太愛講那段歷史,我覺得可能他們心中有著太多傷口、太多遺憾。” 軍閥這個形象,似乎并不是特別的好。很多年來,太外公對于鈕承澤來講是遙遠的,一直不太敢太過于觸碰“軍閥”那個身份:“因為我們小時候,都認為軍閥都是目不識丁,強擄民女,魚肉相鄰。”但鈕承澤從外婆口中得知,“她的父親并不是這樣的軍閥。”
在這個過程中,一步一步的接近那個所謂的真相,可是“我又發現,我已經不在乎真相了,因為我認為歷史其實并不存在真相,”尋根之旅讓鈕承澤頓悟“歷史沒有所謂真相,而所謂真相并不重要”,他想明白“走進那段歷史之后,對于現在的一種,另外一種角度的關照。”
稱妄想超越父親侯孝賢 卻想收徒:年紀到了
去過天水,鈕承澤拾獲很多靈感,“那里就是我的下一部電影很適合拍攝的一個場域,我到了那兒,我都覺得那當中有很多神秘不可測的一些事情,總之我非常的喜歡”,他回到記者的語氣,能看出他內心的雀躍。
穿越在先祖的歷史中,鈕承澤想起兒時的事情,“我在少年時代遇到了侯導,我當時就非常非常喜歡他,我的父親很早就生病,性格古怪,后來住院了,侯導就是我當時理想中的,我能夠投射的父親形象。”曾經一段時間,鈕承澤幻想著總有一天能超越侯孝賢在電影上的成就,“一直到《軍中樂園》,我突然覺得以前太跟他較勁,我太想得到他的肯定,甚至是妄想超越他”。
請他來看《軍中樂園》的初剪,他看完之后,本來只想聽他的意見,卻沒想到老先生摸摸頭自己說“我來幫你剪一版吧”。那時候他正在剪《聶隱娘》,本來說先剪《聶隱娘》。可是鈕承澤那時急著送影展,所以他后來就早上去剪《軍中樂園》。這件事讓鈕承澤非常感動,“他不是我血緣上的父親,可他是我人生中一位如父的長者。”
如今的鈕承澤承認有收徒弟的打算,“就是一個很好的途徑吧,最近有比較完全處于無私的分享的態度跟年輕人互動,希望有更多的伙伴可以一起做一些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