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重拳打擊非法傳銷
甘肅日報記者伏潤之 通訊員楊柳崗
從傳銷活動一度猖獗、屢打不盡,進而被工商總局通報,到如今傳銷活動得到了有效控制,天水市用3年的時間,完成了對傳銷的重拳打擊。10月底,甘肅省工商系統創建無傳銷城市觀摩交流會議在天水市召開,在全省上下學習推廣“天水經驗”。
聯防、聯動、聯打、聯建——天水市副市長溫利平介紹說,打擊傳銷、創建無傳銷城市工作在天水已由部門行為上升為政府行為,進而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行為。目前天水市2491個行政村、106個社區中,有2413個村(社區)成功創建為無傳銷村(社區),創建率達92.9%。
記者實地探訪了幾個縣區和街道村社,“天水經驗”有幾個亮點讓人記憶深刻。天水人口多、經濟欠發達,市政府要求全市以“平安天水”創建為依托,以社區、行政村為基礎,建立和完善預防機制,實現禁止傳銷知識普及化;以鄉鎮、街道為延伸,建立打擊規范機制,實現查禁傳銷工作日常化;以縣區為單位,全方位綜合治理,實現創建工作制度化。通過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逐級創建“無傳銷社區(村)”、“無傳銷街道(鄉鎮)”、“無傳銷縣區”活動,最終實現全市全面覆蓋的目標,創建“無傳銷城市”。
為實現“無傳”目標,全市采取逐級傳導壓力簽訂“軍令狀”的手段。從市上到縣區到鄉鎮再到村社,層層簽訂打傳專項責任書,建立了“一票否決制”。責任書指標包括組織領導、協調配合、查辦案件、長效治理、宣傳教育、經費保障6個方面19個項目44個打分點,涵蓋了制度建設、信息報送、投訴舉報、司法銜接、信息錄入等內容。構建了全員防范打擊的機制,制定了流動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辦法、打傳人員獎懲責任追究辦法、打傳舉報獎勵辦法等一系列既督促干部、又發動群眾全員打傳的舉措。
重點區域清查、重點部位整治、重點群體防范,讓傳銷陷入“人民戰爭”的海洋。天水市工商局負責人介紹說,全市在打傳中側重對出租屋、旅店、賓館、城中村等人口密集、情況復雜區域的檢查力度,特別是對出租屋和流動人口實行網格化管理,分類型實行“紅、黃、藍”警示管理。通過電信運營商向100余萬終端用戶發布打傳公益短信,開設宣傳欄,印發宣傳資料,招募打傳志愿者,發放聯系卡,進行強大的輿論宣傳。倡議在校學生寫“兩封信”(《致家長的一封信》、《致外出務工人員的一封信》),通過“小手拉大手”宣傳傳銷的危害性。秦州區招募建立了500支打擊傳銷志愿者隊伍4000余人,及時發現、收集和匯報傳銷活動情況。甘谷縣做好網格描圖、樓棟房屋電子地圖標注、事件采集上報辦結和涉及工商統計分析等綜治信息采集錄入工作。秦安縣縣鄉兩級820余名“四員”(宣傳員、信息員、調解員、治安員)利用手持綜治終端及時掌握情況,參與打傳與創建工作。打傳,串聯起了平安天水建設的各項工作節點。
一個逐年下降的數據為天水的打傳工作做了注腳:2013年全市取締傳銷窩點55個,遣返傳銷參與人員513人,公安機關立案偵查與傳銷有關的案件7起,破案8起,批準逮捕A級頭目2人,采取強制措施13人。2014年全市搗毀傳銷窩點16個,遣返傳銷參與人員159人,公安機關刑事處罰3人。2015年至今搗毀傳銷窩點5個,遣散傳銷人員50余名,抓獲犯罪嫌疑人15名。作為全省人口大市的天水,在取締傳銷窩點、遣返傳銷參與人員、公安機關立案偵查案件、刑事處罰人員等指標均大幅下降,基本遏制了傳銷活動的蔓延。
傳銷活動表面上“風平浪靜”,實際上卻是“暗流涌動”,監管上稍有松動就可能出現“反彈”——天水市工商局負責人表示,他們將堅持露頭就打、除惡務盡、打防結合、群防群治的原則,堅持對傳銷活動重點打擊高壓態勢不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