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深入實施天水市知識產權
戰略行動計劃(2015—2020年)的通知
天政辦發〔2015〕138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市屬及駐市有關單位:
《深入實施天水市知識產權戰略行動計劃(2015—2020年)》已經市政府第46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天水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5年10月13日
深入實施天水市知識產權戰略行動計劃
(2015—2020年)
為貫徹落實《深入實施甘肅省知識產權戰略行動計劃(2015—2020年)》(甘政辦發〔2015〕77號),全面提升我市知識產權綜合能力,促進我市自主創新和經濟轉型發展,結合我市實際,制訂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推進知識產權戰略,營造良好的知識產權發展環境,全面提升我市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能力,為推進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支撐。
(二)主要目標。
到2020年,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能力顯著增強,知識產權意識顯著提高,知識產權保護環境進一步改善,知識產權對經濟發展、文化繁榮和社會建設的促進作用充分顯現。
知識產權創造能力顯著提升。知識產權數量穩步增長,質量顯著提升,結構明顯優化,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以及年增長幅度達到全省同期平均水平。核心專利、知名品牌、版權精品和優良植物新品種大幅增加。形成一批擁有核心專利和知名品牌的知識產權優勢企業。
知識產權運用水平顯著增強。企事業單位運用知識產權的能力顯著提升,對促進知識產權運用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加大。知識產權投融資額不斷增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產值不斷提高;核心版權產業規模不斷擴大;運用農產品商標和地理標志保護特色產品的能力不斷增強。
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不斷加大。知識產權行政執法和司法保護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法治環境進一步優化。建立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信息共享平臺。假冒專利、專利侵權、商標侵權、盜版侵權等知識產權違法行為得到有效遏制,知識產權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得到有力保障。
知識產權管理能力顯著增強。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制定公開。政務管理水平明顯提高,實現科技創新知識產權全過程管理。企業知識產權規范化管理水平明顯提升,高等學校與科研院所知識產權管理機制不斷完善。
知識產權服務能力全面提升。知識產權交易市場更加完善,信息服務穩步推進,人才培養機制更加科學,咨詢服務更加全面,服務業協作水平明顯提升,形成全方位、多功能的知識產權服務體系。
二、主要行動
(一)促進知識產權創造運用,支撐我市經濟轉型發展。
——促進知識產權數量和質量穩步提升。按照“數量布局,質量取勝”的理念,突出專利申請支持政策的質量導向,努力提升我市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確保專利數量穩步增長,質量進一步提升。完善我市現行的專利資助、獎勵政策,激勵我市企事業單位申報發明專利,提升職務發明申請比重。
——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降低小微企業創新成本,加大對小微企業專利申請資助力度,推動專利一般資助向小微企業傾斜。鼓勵小微企業專利創業創新,引導高校院所、科研組織與小微企業開展知識產權合作互助,幫助小微企業進行專利創業和專利二次開發。在小微企業集聚的創業基地、孵化器、產業園等逐步建立知識產權聯絡員制度和專家服務試點,形成小微企業知識產權服務長效機制。加強小微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結合小微企業技術創新周期短、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較多、涉案金額相對較低等特點,加快推進建立專利侵權糾紛快速調解機制。
——推動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工作。政府財政資金設立專利權質押貸款風險補償基金,逐步構建政府、銀行、企業、擔保機構及中介機構共同參與的專利權質押貸款風險分擔機制。引進和培育有實力、有資質的評估機構,鼓勵銀行和評估機構簽訂合作協議。開展知識產權保險試點工作,支持我市保險機構深入開展專利保險業,鼓勵保險機構加強運營模式創新,完善專利保險服務體系。
——促進知識產權轉化運用。探索知識產權資本化交易,探索建立市場化、專業化的知識產權交易機構,搭建完善專利技術交易平臺,逐步開展知識產權證券化交易試點。強化專利權流轉市場建設,積極培育專利權市場流轉體系,暢通專利權交易渠道。
——促進區域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結合深入實施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探索研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的目標、路徑、保障措施和任務舉措。扎實推進知識產權強縣、試點園區、優勢企業建設。充分發揮各縣區區域優勢和產業優勢,突出重點開展有特色、有亮點的知識產權工作。積極推動國家、省知識產權試點示范企業培育與建設,力爭在專利托管試點工作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支持天水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在知識產權試點園區工作方面取得新進展。
——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發布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利發展態勢報告。面向產業集聚區、行業和企業,實施專利導航試點項目,開展專利布局,在關鍵技術領域形成一批專利組合,構建支撐產業發展和提升企業競爭力的專利儲備。完善企業主導、多方參與的專利協同運用體系,形成資源集聚、流轉活躍的專利交易市場體系,促進專利運營業態健康發展。鼓勵有條件的縣區發展區域特色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鼓勵文化領域商業模式創新,加強文化品牌開發和建設,建立一批版權交易平臺,活躍文化創意產品傳播,增強文化創意產業核心競爭力。
——服務現代農業發展。加強植物新品種、農業技術專利的推廣應用,促進農業向技術裝備先進、綜合效益明顯的現代化方向發展。扶持新品種培育,推動育種創新成果轉化為植物新品種權。以知識產權利益分享為紐帶,加強農業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的協作創新,建立專利權轉讓交易公共平臺,提高農產品知識產權附加值。增加農業科技評價中知識產權指標權重。提高農業機械研發水平,加強農業機械專利布局,組建一批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加快健全農業標準體系。建立地理標志聯合認定機制。推廣農戶、基地、龍頭企業、地理標志和農產品商標緊密結合的農產品經營模式。
(二)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營造良好市場環境。
——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加強專利、商標、版權等知識產權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建立健全市、縣行政執法體系,充實基層執法力量,改善行政執法條件,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行政執法能力。充分發揮12330知識產權舉報投訴與維權援助熱線的功能和作用,建立隨機抽查制度。加快構建聯合執法機制,共同開展知識產權案件查處。加強知識產權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協作,建立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信息共享平臺。
——加大重點領域知識產權執法力度。在民生、重大項目和優勢產業等重點領域,積極開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加大知識產權執法辦案工作力度。健全電商領域和展會專利執法維權機制。突出馳名、著名、知名商標維權重點,進一步強化對商標侵權假冒行為的打擊力度。積極開展版權保護專項執法行動,突出互聯網版權保護執法工作,持續深入開展網絡侵權盜版治理專項行動。以知識產權保護案件信息交換工作為基礎,及時公開天水海關監管組查處的知識產權行政處罰案件信息。大力宣傳知識產權海關備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著力增加市內企業備案數。
——推進知識產權執法活動信息公開。貫徹落實《國務院批轉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領導小組〈關于依法公開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和侵犯知識產權行政處罰案件信息的意見(試行)〉的通知》(國發〔2014〕6號),建立完善相關配套政策,扎實推進侵犯知識產權行政處罰案件信息公開,震懾違法者,維護法律的權威性,同時促進執法者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嘗試建立與知識產權保護有關的信用標準,將惡意侵權違法行為納入社會信用評價體系,提高知識產權保護社會信用水平,穩步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推進軟件正版化工作。推進各縣區、各部門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件管理辦法的通知》(國辦發〔2013〕88號)和《關于貫徹落實〈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件管理辦法〉的實施意見》(國版發〔2014〕6號),完善軟件采購、安裝使用、資產管理、審計監督和督促檢查等制度。積極推廣將軟件正版化工作納入單位各部門重點工作年度考核內容。
——加強知識產權行政執法和司法保護。完善行政執法和司法保護“兩條途徑、相融互補、有機銜接”的保護模式。加強知識產權執法部門之間工作協調,推動理順市、縣兩級行政執法機制,合理配置執法資源。強化維權援助中心天水工作站的工作力度。積極運用社會調解等新方式解決知識產權糾紛。不斷壯大我市執法力量,提高專利行政執法效能。進一步統一行政執法的證據和形式標準,加強與司法證據標準的銜接。
(三)強化知識產權管理,提升管理效能。
——強化科技創新知識產權管理。加強科技重大專項和科技計劃知識產權管理,促進高校和科研院所知識產權轉移轉化。落實科技重大專項和科技計劃項目管理部門、項目承擔單位等的知識產權管理職責,明確責任主體,建立科技重大專項和科技計劃完成后的知識產權目標評估制度。
——實施重大經濟活動知識產權評議。針對重大產業規劃、政府重大投資活動等開展知識產權評議。加強知識產權主管部門和產業主管部門間的溝通協作,推動建立重大經濟活動知識產權評議制度,明確評議內容,規范評議程序。引導企業自主開展知識產權評議工作,規避知識產權風險。
——引導企業加強知識產權管理。深入貫徹《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GB/T29490—2013),指導和扶持企業特別是大中型骨干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制定實施符合自身特點的知識產權戰略,健全完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引進培養知識產權專職管理人員,促進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標準化建設。積極開展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示范企業培育工作。
——促進知識產權與標準化的融合。圍繞提高科技含量、規范市場準入、促進產業升級,積極支持優勢企業、行業組織將核心專利上升為技術標準,并在此基礎上積極參與國家相關技術標準的制定,進一步擴大市場競爭優勢。
(四)促進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
——進一步提高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水平。完善專利基礎數據服務系統,擴大專利基礎數據開放范圍,加快我市知識產權公共信息資源共享服務,切實降低企業創新成本。加強對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專利信息推送服務。完善專利數據信息加工體系,增強提供專利數據的完整性、準確性和時效性。
——推動知識產權服務業創新發展。深入開展知識產權服務品牌機構培育,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探索推動高水平知識產權智庫建設。支持引進高水平知識產權服務機構來我市開展工作。開展重點產業專利預警分析,及時發布分析報告。
三、基礎工程
(一)知識產權信息服務能力提升工程。依托國家、省知識產權信息資源庫,加速構建全市統一、高效的地方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指導和鼓勵各縣區、各有關行業建設符合自身需要的知識產權信息庫,實現知識產權資源整合和信息共享。鼓勵社會資本投資知識產權信息化建設,鼓勵全市具備條件的企業參與增值性知識產權信息開發利用。培育和發展市場化知識產權信息服務機構,滿足不同層次知識產權信息需求。
(二)知識產權人才隊伍建設工程。突破人才瓶頸,推進知識產權文化建設。充分發揮領軍人才和高層次人才在知識產權事業發展中的引領作用,繼續加大知識產權高層次人才和實務型人才培養力度。積極推動知識產權人才培訓基地建設。加強師資隊伍和專業人才的培養培訓。
(三)知識產權文化培育工程。廣泛開展知識產權普及教育,提高全社會知識產權意識。堅持把知識產權宣傳教育工作貫穿于精神文明建設和普法教育活動的全過程,形成尊重知識、崇尚創新、誠實守信的知識產權文化。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實施。各縣區、各相關部門要加強組織協調,強化責任落實,結合各自工作職能,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要把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納入政府目標責任考核,定期進行督查評估和考核通報。
(二)加強財政支持。各級財政部門通過部門預算渠道安排資金支持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帶動作用,引導各類資金向促進科技成果產權化、知識產權產業化方向傾斜。完善知識產權資助政策,適當補貼小微企業知識產權申請和維持費用,加大對小微企業知識產權創造和運用的支持力度。
(三)加強人才建設。建立和完善知識產權人才培養機制,加大企事業單位知識產權專業人才培養力度,培養一批熟悉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和基礎知識、具有較強知識產權管理能力的骨干人才。加強對黨政領導干部、公務員、企事業單位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知識產權知識的培訓。培育和引進知識產權工作急需的中介服務人員、研發人員和經營管理人員,為全市知識產權事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四)優化發展環境。利用世界知識產權日、全國法制宣傳日、保護知識產權宣傳周、科技活動周,舉辦大型知識產權宣傳活動。鼓勵中小學開展知識產權體驗教育和實踐活動,培養中小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建立專利、商標、版權等知識產權聯合執法協作機制和重大案件會商通報機制,強化商務、工信、工商、文化、旅游、公安、質監、農業、林業等部門與知識產權管理部門的協作,嚴厲打擊各種知識產權侵權違法行為,為知識產權工作順利推進營造良好的法制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