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由中國周易應用研究院院長沈煒民帶領的明易講堂第17期學員來到我市交流學習并舉行結業典禮。天水市政協副主席、天水周易協會會長安志宏出席典禮。
中國周易應用研究院明易講堂是沈煒民先生于2008年成立的專業周易應用和實踐的機構,首先提出了周易是中華民族源文化的概念,明確了周易是超越宗教的文化這個主張,將周易思想和周易方法進行了區分,旨在弘揚現代易學,發揚中華智慧。
當天,沈煒民一行先后前往卦臺山和伏羲廟,尋根祭祖、祭拜伏羲。隨后,在伏羲廟內舉行了明易講堂第17期結業典禮,并舉行了贈書活動,進一步促進了易學文化交流。
安志宏在賀詞中指出,天水文化古跡甚多,大地灣遺址保存有大量新石器時代早期及仰韶文化珍品;國內唯一有伏羲塑像的天水伏羲廟;中國四大石窟之一、被譽為“東方雕塑館”的麥積山石窟等,也是很多歷史名人的故鄉,具有一系列燦爛的古代文明,文化積淀較為深厚。他希望各位易學愛好者能夠在天水多走走、多看看,進一步了解天水悠久的歷史和絢爛的文化,并將其廣泛傳播,讓伏羲文化真正走出天水,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