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41/BeyondPic/2014-6/21/140621143812328ce855fd95a8.jpg)
“人們通常說的‘上下五千年’可以理解為‘上五千年’和‘下五千年’。‘上五千年’由伏羲開創,‘下五千年’由黃帝開創!苯,2014中華伏羲文化論壇在天水舉行,著名龍文化研究專家龐進提出的研究新說引發關注。
會議由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和天水市政府主辦,甘肅省龍文化研究院等單位承辦。吸引了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等院校的專家學者100余人參加了研討。論壇就伏羲文化與龍文化、易文化的關系展開了深入討論。
![](/Files241/BeyondPic/2014-6/21/140621143804779d5721faa2f9.jpg)
會上,著名龍鳳文化研究專家、龍鳳國際聯合會主席、中華龍鳳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西安中華龍鳳文化研究院院長龐進作了《三皇·伏羲·龍文化》的主題發言。他以古籍文獻、民間傳說和考古文物為據,對三皇、伏羲、龍文化進行了梳理,提出了“前三皇”(有巢、燧人、華胥)、“后三皇”(姑息、女媧、神農)和“大伏羲”的概念;將伏羲時代定位在公元前8000年至公元前3500年。認為伏羲既屬于黃河流域,也屬于長江流域、遼河流域,是中華民族共同的人文初祖。
龐進指出,龍的融合過程,也即龍意識、龍崇拜的產生過程,是從舊石器時代晚期華胥開始,由新石器時代的伏羲、女媧、神農及其后的皇帝沿襲繼承并發揚光大。龍崇拜的形成,反映了伏羲、女媧、神農氏族部落不斷融合的歷程,龍是部族凝聚、強大的標志;伏羲文化是貫穿新石器時代早期和中期的以龍為標志的農牧漁獵文化。
龐進認為,人們通常說的“上下五千年”可以理解為“上五千年”和“下五千年”!吧衔迩辍庇煞碎_創,“下五千年”由黃帝開創。這一新說引起了與會者的強烈關注。
此外,由甘肅龍文化研究院主辦的“龍源杯”伏羲頌書畫攝影展,也在甘肅敦煌夢文化館拉開帷幕。展覽以“伏羲文化和龍文化”為主題,展出了省內書畫家王國文、王萬成、張建中等人的書畫作品和省攝影家協會近期來在省內外獲獎的攝影作品190余幅。(記者張鵬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