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非煤礦山和尾礦庫安全度汛,6月6日,天水市副市長雷鳴帶領市安監、國土、環保等部門負責人,深入秦州、麥積兩區督查汛期非煤礦山和尾礦庫安全生產工作。
督查組一行先后深入到麥積區黨川鄉石峽溝和石咀無主尾礦庫、天水市鑫隆礦業公司尾礦庫、秦州區娘娘壩鎮柳林村駝陽溝無主尾礦庫、天水李子金礦有限公司,通過實地查看、聽取匯報等方式,詳細了解了全市尾礦庫的基本情況和存在的突出問題。
隨后,由市政府副秘書長汪杰剛主持召開了全市汛期非煤礦山和尾礦庫安全生產工作督查現場會議,秦州、麥積兩區政府分管領導分別匯報了非煤礦山管理及尾礦庫整治工作進展情況;市安監、國土、環保等部門負責同志圍繞各自職責分別作了表態性發言,并提出了建議和意見。
副市長雷鳴對全市尾礦庫的基本情況、現場發現的問題及隱患進行了反饋,對進一步做好汛期非煤礦山和尾礦庫安全生產工作,特別是尾礦庫治理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
雷鳴指出,要全面掌握全市尾礦庫基本情況,認清存在的問題,充分認識到尾礦庫治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目前,全市共有尾礦庫21座。其中上世紀90年代濫挖濫采期間形成的歷史遺留無主尾礦庫13座(秦州區5座、麥積區8座)、有企業主體的尾礦庫8座(3座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3座在建、2座已閉庫)。這些尾礦庫大多處于林區,無主尾礦庫沒有管理責任人,沒有治理預防措施,存在較大安全隱患;有企業主體的尾礦庫主要存在管理不到位,部分尾礦庫沒有取得安全生產許可;個別尾礦庫存在無排滲排洪設施、基礎壩和堆積壩坡比不符合尾礦庫安全規程要求等重大安全隱患;對尾礦庫的安全和環保方面投入不足,基本沒有投入資金用于治理尾礦庫隱患。這些區域近兩年來降雨量都特別大,隨著汛期的到來,一旦發生事故,嚴重后果將不堪設想。大家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進一步提高對尾礦庫隱患治理重要性的認識,把防止和減少尾礦庫生產安全、環境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保護人民身體健康、保護生態環境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明確任務,靠實責任,采取果斷措施,消除各種隱患,確保汛期安全。
雷鳴強調,要確定原則,明確職責,靠實責任,認真開展尾礦庫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要按照“三個原則”(區域屬地管理原則;誰受益、誰治理,以礦山企業為主體責任原則;誰審批、誰負責,建立探、采、選、建、治一體化原則),進一步靠實“五個責任”(各級政府實行屬地管理責任,國土資源部門承擔行業主管責任,安監部門承擔安全生產綜合監管責任,環保部門承擔污染物排放監管責任,采礦企業落實尾礦庫治理主體責任),由國土資源部門牽頭制定一個方案(全市尾礦庫治理綜合方案)。
雷鳴要求,要按照治理為主,循環經濟,綜合開發的思路,探索尾礦庫治理的有效途徑。要按照政府主導、治理為主、部門配合、一庫一策、企業參與、國家補助、開發利用的原則,各縣區、各有關部門和企業要積極爭取國家補助資金;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有實力、有技術的企業參與尾礦庫綜合利用和治理;要爭取將尾礦庫治理經費列入各級財政預算;要將尾礦庫綜合開發利用產品納入互保共建范圍,用于當地項目建設;要切實強化非煤礦山和尾礦庫汛期各項防范措施,全面落實安全應急預案、物資儲備、應急值守、巡查巡防,認真排查治理隱患,確保安全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