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認真貫徹落實《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段旅游大景區建設綱要》,牢固樹立旅游大景區發展理念,全面加快我市旅游大景區建設步伐,把天水盡快建成全省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區,按照2014年全市旅游人才培訓計劃,2月28日,天水市舉辦了2014年全市旅游大景區建設培訓班,拉開了全市旅游行業春耕備耕的序幕。
市政府副市長張建杰出席開班儀式并致辭。市旅游局黨委書記、局長王燕主持開班儀式。市旅游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及各縣區政府分管領導,各縣區旅游局長、業務部門負責人,市旅游局和兩區旅游局全體干部職工,全市29家A級旅游景區部分管理服務人員,市屬新聞媒體記者,共130余人參加了培訓。
在開班儀式上,市政府副市長張建杰致辭,他對兩位專家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希望參加培訓的全體人員要珍惜把握這次難得的學習、交流、提高的機會,沉下心來, 虛心聽取專家學者的講授,學到真經、學以致用,按照建設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和打造全省文化旅游高地的戰略定位,牢固樹立“發展大旅游、建設大景區、開發大市場”的理念,搶抓政策疊加機遇,有效整合景區資源,理順景區管理體制,激活景區經營機制,搭建景區開發投融資平臺,為把我市建成全球華人尋根祭祖圣地、全國重要的旅游目的地、甘肅東翼區域旅游集散中心、全省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區和宜居宜業宜游區域性現代化大城市做出新貢獻。
開班儀式之后,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打造全國云臺山景區知名品牌和形成全國旅游業發展“焦作現象”的河南省焦作市旅游局原局長許長仁教授,圍繞如何成功打造云臺山景區大品牌做了精彩授課,他結合“焦作現象”的形成和打造講到,第一,科學營銷是旅游業發展壯大的重要支撐。一要挖掘文化內涵,培育景區亮點,把握營銷重點;二要巧用營銷方法,激活客源市場,擴大社會影響;三要制定具體目標,劃分不同階段,追求最佳效果。第二,狠抓服務質量是旅游業市場競爭的制勝法寶。要按游客需求,質量跟進,抓服務,抓細節,抓流程,強化質量管理。第三,建好一支隊伍是旅游業不斷升級的組織保證。要創造良好的人才發展環境和企業生存環境,激勵員工追求上進,善于從優秀人才中培養和打造旅游行業精英。第四,建設精品景區是旅游業發展的堅實基礎。要切實做好規劃編制,突出景區亮點和賣點,進而將景區做精做特。第五,堅持不斷創新是旅游業向縱深發展的靈魂。創新要符合中央精神、群眾意愿和發展實際,要不斷總結、推陳出新。他強調,焦作旅游業發展在全國一舉成名,成為“焦作現象”,主要是領導全力推動的結果,也是焦作市全社會支持參與的結果。結合打造麥積山大景區、大品牌,他建議,要把遺產資源與旅游產品分開對待;吸引學者與吸引游客區分對待;官方認可與民間興趣相統一;雄心壯志與腳踏實地相結合;口頭重視與實際行動相一致。最關鍵的是市縣區領導要高度重視、身體力行;旅游部門要勇于擔當,積極行動;相關單位要全力配合,大力支持,才能真正培育打造出全國知名的旅游品牌。
華東師大城市區域研究院包惠院長重點圍繞“大景區建設與天水旅游發展戰略”授課。他首先歸納分析了當前全國大景區運營管理的三種模式,即四川雅安碧峰峽模式(完全市場化運營)、陜西旅游集團模式(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安徽黃山模式(政府主導、企業運作),簡要介紹了甘肅旅游大景區建設的構想,重點對天水市旅游資源及發展現狀,天水旅游產業發展的優勢、劣勢、挑戰進行了深入分析,特別是對天水大景區建設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天水旅游資源豐富,具備良好發展機遇,但還存在觀念、人才、發展戰略、管理體制、經營機制、品牌管理與景區建設、開發與環保等問題,他建議,天水要立足伏羲文化、大地灣文化和石窟文化三大文化資源優勢及良好的自然生態氣候資源,依托百里石窟藝術長廊、中華始祖文化園、麥積山風景名勝區和大地灣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圍繞打造全球華人尋根祭祖圣地這一目標,突出羲皇故里、石窟之都、隴上江南三大主題,建設中華始祖文化園大景區、麥積山生態與文化旅游大景區、大地灣文化旅游大景區,盡快把天水建成全省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區,努力推動全市旅游產業轉型跨越發展。一要科學規劃,合理定位目標;二要更新觀念,創新人才機制;三要加快改革,優化管理體制;四要東西合作,發揮后發優勢;五要增加投入,打造優勢品牌;六要完善設施,改善發展環境;七要拓展要素,壯大產業規模;八要創意設計,開發旅游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