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全市經濟社會跨越式科學發展選好人用好人
——全市組織工作綜述之二
“政之興,在用人”。近年來,市委始終堅持正確用人導向,構建科學選人用人機制,以思想政治建設為重點,以各級領導班子換屆和充實調整為契機,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為動力,加強干部教育培養,嚴格考核評價實績,強化日常監督管理,全市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得到進一步加強,為推動經濟社會跨越式科學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始終堅持正確用人導向,營造良好選人用人環境
“用一賢人,則賢人畢進”。選一個干部就是樹一面旗幟。市委把堅持和樹立正確用人導向、營造良好選人用人環境作為干部工作的首要前提,旗幟鮮明提出和倡導用想干事的、不用混日子的,用會干事的、不用沒實績的,用作風好的、不用有問題的原則,把德才兼備、以德為先貫徹到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全過程,體現到干部培養教育、管理監督、激勵約束等各方面,重德才、重基層、重實績、重公論,堅持在基層一線培養干部,堅持用發展業績評價干部,堅持讓群眾口碑檢驗干部,營造選人用人的良好環境,一批長期在縣鄉基層工作、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干部得到提拔使用,進一步激發和調動了基層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干部隊伍活力明顯增強。2011年換屆以來,市委從縣鄉提拔縣處級干部76人,占提拔干部總數的31%。
不斷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選任機制更加科學有效
市委立足全市干部隊伍實際,不斷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積極探索完善公開選拔、公推比選、競爭上崗、差額選任等競爭性選拔方式,擴大視野,拓寬渠道,選賢任能,干部選拔任用機制不斷規范化、科學化。
——競爭性選拔干部實現常態化。在市直機關全面推行科級領導干部競爭上崗制度,共有621名干部通過競爭上崗走上科級領導崗位。探索新的公開選拔方式,打破以往一考定終身的傳統模式,2012年面向全市公開選拔50名縣級領導干部,公推比選6名市委工作部門常務副職,公安系統公推差選15名副處級內設機構領導干部,得到中組織部和省委的肯定和社會各界的好評。
——干部輪崗交流穩步推進。制定出臺《天水市縣處級領導干部交流工作辦法》、《市直科級干部輪崗交流辦法》,交流縣處級領導干部161名,有計劃輪崗交流市直機關同一崗位任職時間較長的科級干部,特別是從事執法執紀、干部人事、項目審批、財務等關鍵崗位干部,增加干部工作經歷,調動工作積極性,又有效規避廉政風險、強化約束。
——干部工作民主不斷提高。把擴大民主貫穿到干部選拔任用全過程,有效落實群眾“四權”,充分發揮組織把關作用,開展科學規范縣委書記用人行為和干部選拔任用初始提名制試點,從制度上解決誰提名、怎樣提名的問題。繼續堅持和完善民主推薦、民主測評制度,增強干部推薦、測評結果的真實性和科學性。推行干部任用票決、任前公示、任職試用期、任前談話等制度,進一步提高了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透明度。
加強干部日常宏觀管理,干部隊伍整體素質不斷提高
市委著眼于不斷改善結構、提升素質,堅持把從嚴管理、從嚴監督作為干部工作的基礎性、經常性工作來抓,干部隊伍整體結構不斷優化、能力素質進一步提高。
——改進年輕干部培養方式。積極實施“干部源頭培養工程”,以市縣直、鄉鎮和村30歲左右干部為重點,分類制定規劃,分級建立名錄,加強學習教育,注重艱苦崗位、基層一線磨練,讓年輕干部“墩墩苗”,把基礎打扎實。遵循干部成長規律,堅持老中青結合配班子,積極推行干部年輕化,既大膽使用真才實學、成熟較早年輕干部,也嚴格按政策辦事,讓各個年齡段干部都有干頭、有奔頭。
——大力引進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出臺《天水市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0—2020年)》,加快實施新農村建設人才保障工程和“人才特區”試點工作,啟動建設“鳳凰公寓”,近幾年,共引進各類急需緊缺人才271人,其中國家“千人計劃”專家1人,外國專家2人。2013年上半年,面向全國引進各類急需緊缺人才101人,其中博士2人、碩士58人、重點院校本科41人,為全市干部隊伍注入新鮮血液和新的活力。
——堅持從嚴管理干部。出臺《關于進一步從嚴管理干部隊伍的實施意見》等制度辦法,對干部檔案、工資、編制、調動等進行規范,實行干部提拔任前審核方案、任中列席會議、任后備案管理,對管人、管事、管物重點部門和關鍵崗位特別是“一把手”加強經濟責任審計、重大事項報告等日常監督,有效解決非領導職務干部管理缺位、在編不在崗、資源浪費問題,建立市管領導干部健康檔案,真正把從嚴管理體現到干部工作各個方面。
突出思想政治建設,各級領導班子整體功能進一步增強
“思想政治建設是核心是靈魂”。把思想政治建設作為領導班子建設重中之重,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政治理論素質和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有新的提高。
——強化理論武裝。健全完善各級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全面推行理論學習、考察調研和專題研究相結合“三三制”培訓模式,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使各級領導干部始終保持政治清醒、信念堅定,切實增強貫徹執行中央和省、市委決策部署的自覺性,形成干事創業濃厚氛圍。近年來,組織全市村黨組織書記赴山東濰坊進行農業產業化發展專題培訓,在上海、青島等地舉辦鄉鎮黨政正職培訓班、組工干部培訓班、黨校骨干師資培訓班、社區黨組織書記培訓班、人才工作者培訓班等,培訓4973人(次)。
——加強民主集中制教育。堅持集體領導與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建立健全黨委(黨組)議事決策、黨內情況通報、情況反映、重大決策征求意見等制度,規范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行為,提高議事決策水平。堅持落實領導班子成員談心談話制度,及時溝通思想,化解矛盾,維護團結。建立健全上級黨委(黨組)成員參加下級黨組織民主生活會制度,不斷提高民主生活會質量。
——認真開展綜合分析研判。分類對市管領導班子開展調研,先后對法檢“兩院”、35個市政府工作部門、縣區和市直衛生系統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情況進行專題調研,了解掌握班子運行情況,逐一分析研判。根據研判結果,先后對縣區人大、政協和部分市直部門領導班子進行調整配備,有效增強了干部工作的科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