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天水貧家女何宇琪的父親突發腦梗塞不幸病逝。家里沒了頂梁柱,看到年幼的女兒童真渴望求知的眼神,悲痛之余,何宇琪的母親毅然選擇去工廠當搬運工,以維持母女的生計。何宇琪所在社區了解到她家的窘境后,給予了最低生活保障。
今年高考中,一直在校“宏志班”刻苦學習的何宇琪考了理科515分的好成績。成績揭曉,她的母親既喜又憂。陽光、懂事的何宇琪遂在學校老師的推薦下,向利群陽光助學活動遞交了助學申請書。
母女相依為命8載 女兒高考上重點線
何宇琪家住天水市秦州區雙橋路一小區。6月26日,記者來到這個50平方米的家時,干凈整潔的簡樸擺設以及家中生命力旺盛的盆栽,把這個家裝扮出一股溫馨、幸福的味道。
自出生至上小學四年級,何宇琪和其他孩子一樣,過著有父母疼愛的“小公主”生活。然而,天有不測風云,2005年12月25日晚,一向身體不錯的爸爸突發腦梗塞,經搶救無效,拋下母女倆撒手人寰。一夜間,這個家沒了頂梁柱,何宇琪的媽媽悲痛欲絕。望著年幼不懂事的女兒,她絞盡腦汁地一遍遍想著母女倆未來的生活方向。幾天后,為了生計,文化程度不高的媽媽顧不上體弱多病,先是去路邊擺攤賣肉餡,慢慢地,風吹日曬的日子和并無定數的飲食習慣,媽媽患上了嚴重胃病和類風濕病。眼瞅著身體一天天垮下去,媽媽便收起攤兒,去工廠應聘當了名搬運工,繁重的體力活一直干到現在。
媽媽的辛勞,懂事的何宇琪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此前,媽媽老給女兒說,這輩子她就吃了文化程度不高的虧,所以特別看重讀書人,因此,期許女兒有一天能學有所成,圓她這個夢。
懷揣母親這個夢想,何宇琪在心里暗暗發誓,自己一定要考個理想的好大學。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今年高考中,何宇琪考了理科515分的好成績,第一志愿報考的是江蘇揚州大學。
入選“宏志班” 愛心陪伴一路不孤獨
接受記者采訪時,何宇琪說:“其實,我是一個很幸運的孩子!因為成長路上一路有溫暖的愛心陪伴,我并不孤單。”
據何宇琪講,2010年,她考上天水市一中。開學之初,學校得知她家境遇后,她和其他50名生活困難的學生一起,憑著優異的成績和家庭低保證明,很幸運地成為學!昂曛景唷钡囊粏T,享受學費減免待遇。
“入讀‘宏志班’,讓我接受了另外一種意義上的成人禮。表面上,宏志班的資助者——美籍華人林漢克先生僅僅提供了我們物質上的財富,其實不然,林叔叔還教會了我們正視貧窮,直面貧窮,努力爭取學有所成,以此擺脫貧窮,這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是普通學生感受不到的!焙斡铉靼l自肺腑地說。
2012年,包括何宇琪在內的天水一中“宏志班”的7名品學兼優的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受邀前往上海參加全國“宏志班”夏令營活動。活動中,其中一項“義賣”活動讓她對人生的感悟又加深了一層。
“我們每個學生去時,都會帶點家鄉的土特產在義賣會上參加義賣。說是義賣,其實是賣方和買方間一次愛心的碰撞和交融。這次活動,貴在體驗人間真情,我感觸很深,是林叔叔的這份大愛,教會所有‘宏志班’的學生懂得如何去生活。有幸入選‘宏志班’,是我成長18年來積累的最寶貴財富!焙斡铉餍膽迅屑ぁ
將參選志愿者 感恩社會與愛同行
接受采訪時,記者明顯感覺到,家庭的變故和生活的艱難并沒有在何宇琪身上留下陰影。相反,積極、陽光的生活態度讓她比同齡孩子成熟許多。
“我家是窮,但在媽媽的努力經營下感覺很溫馨、很舒適,有家的味道!”何宇琪說。對她來說,社區給母女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讓她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林漢克先生資助的“宏志班”讓她懂得了做人的道理;現如今,蘭州晨報利群陽光助學活動再次讓她和媽媽看到了希望。她希望得到這份來之不易的資助,以圓她的揚州大學夢。
她說,之所以選擇這所大學,是因為離資助她上完高中的林漢克先生的上海工廠近。她希望上大學后,能努力成為“宏志班”的志愿者,一有機會就能為和她一樣曾受到過資助的學生服務,將愛心傳遞。
。ㄎ/圖本報記者王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