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消費者協會消費警示
理性參與商家促銷
“五一”小長假來臨之際,商家們紛紛以各種展銷、促銷吸引消費者眼球,面對琳瑯滿目的商品,相對便宜的價格,使得消費者非理性、無計劃的購買。天水市消費者協會提醒廣大消費者保持清醒頭腦,謹慎、理性參與各類商家促銷活動。
一、理性對待促銷,避免盲目消費。有需要才購買,不要因一時沖動或輕信商家宣傳而購買實用性不大的商品,造成浪費。
二、仔細閱讀商家在報紙、電視或店堂海報刊登的促銷活動的具體規則、時限等內容,在購買商品時要留意售價是否與標示的優惠幅度相符、謹防降價、打折、贈送等促銷活動中的價格欺詐行為,且要注意商品標價與實收價格是否一致,尤其注意一些打折商品在收銀時是否真正打折,防止商家虛構原價進行欺詐宰客。
三、選購商品時應注意仔細查看產品說明書、銷售授權證明書、合格證等相關證明,對“三無”產品保持警惕。要注意商品的內在質量,注意商品的性價比、要多問、多聽、多看,不能偏聽經營者單方的宣傳,不要被優惠價格所蒙蔽而調入消費陷阱。對打折商品或贈品,要當面查驗質量,注意是否符合相關質量標準。
四、保留購物憑證。購物一定要索要憑證,同時查看憑證上是否有消費商品的品名、型號、價格、日期等內容,一旦發生糾紛,要及時憑購物憑證申訴,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警惕商品“包修”與“保修”
警惕商品“包修”與“保修”目前市場一些商家有意混淆“包修”和“保修”的概念,欺騙消費者。一般商品都有包修期,但許多消費者不清楚究竟是“包修”還是“保修”?盡管它們只有一字之差,但法律效力卻有本質上的區別。一些商家正是利用消費者對這兩個概念認識上的誤區,故意混淆“包修”和“保修”。
“包修”是一個法定概念,指的是三包商品的免費維修有效期限。國家鼓勵企業作出高于國家規定的“三包”期限承諾,延長其商品“包修”期。三包商品在包修期內出現質量問題,經營者應履行法定義務,提供免費維修,不得向消費者收取任何費用。而“保修”期則是企業自身對消費者的承諾,指的是“三包”商品除去包修期以后的保修期限,經營者在該期限內提供維修通常要收取零件成本費即材料費。
在此提醒廣大消費者,正確的聯系廠商售后維修途徑有三種:一是查看包修憑證、使用說明書、產品外觀上是否公布有生產廠家統一的維修服務中心電話;二是到銷售商店該品牌的銷售柜臺查詢廠家維修服務中心電話;三是到生產廠家的官方網站上去查詢該品牌統一的專職維修服務聯系方式。
建議消費者不要在網上去簡單查詢品牌的地區維修部,或直接問本地的114查號臺查詢,也不要直接與以前維修過的維修服務部或維修人員聯系,因為廠家特約維修部每年都可能變動、調整。
預付款消費需謹慎
近年來,一些服務行業紛紛嘗試預付式消費形式,以“會員卡”等名義推出各種美容卡、健身卡、洗車卡、足浴卡、游泳卡等,并給予種種誘人的承諾。但是,由于這種消費模式是“先儲值后享有”式的服務,其在運行過程中常常產生消費者權益受侵害現象。那么,什么是預付式消費?所謂預付款消費,就是先付款后服務,商家往往以購買會員卡、貴賓卡等消費卡可享受不同檔次的優惠、折扣來吸引消費者。消費者選擇預付款消費發生糾紛時,經營者往往采取回避、逃逸、證照變更、店面轉移等手段,使消費者蒙受損失。 天水市消費者協會提醒廣大消費者:一是選擇預付款消費卡時一定要冷靜慎重,盡量選擇規模大、證照齊全、信譽好、經營佳的商家。二是不要貪圖便宜,每次充的錢不要太多,這樣即使遇到侵權和欺詐,也不至于損失太大。三是要理性消費,當心商家趁機暗抬商品或服務價格,推銷劣質、滯銷商品。四是注意收集和保存合同、發票等相關證據,一旦發生預付卡欺詐等侵權行為,應及時向消費者協會投訴或直接撥打12315投訴舉報電話,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